基于姿态识别算法的安全防护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概述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比18.7%),老年人跌倒已成为重大健康威胁——全球每10秒就有一名老人因跌倒受伤,30%导致骨折或残疾。现有防护技术存在明显缺陷: 传统传感器方案局限性:基于可穿戴设备(如加速度计)的方法易误判日常动作(如弯腰、坐下)为跌倒,误报率高达30%,且设备佩戴不便,用户依从性差。 视觉识别技术瓶颈:单一RGB相机方案受光照变化、遮挡干扰,难以精准捕捉跌倒动态特征;而深度学习模型需大量训练数据,真实跌倒场景数据集稀缺。 实时性与隐私矛盾:云端处理方案延迟高,无法满足跌倒后秒级响应需求,且全程传输视频数据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因此,亟需研发一套轻量化、高精度、低延迟的跌倒检测系统,通过优化姿态识别算法与边缘计算架构,实现非接触式实时监测,突破现有技术瓶颈。
需求详情
1、多模态融合感知:结合RGB摄像头与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通过中期融合策略平衡精度与计算效率。例如,加速度峰值(>3g)与视觉姿态特征(人体宽高比变化)联合判定,降低误报率。2、轻量化姿态估计模型。采用GhostNet替换传统主干网络,引入坐标注意力(CA)模块增强关键点定位,参数量降低26.2%,计算量减少30%,满足嵌入式设备部署需求。3、边缘-云端协同架构:边缘端初步筛选可疑动作(置信度>阈值),仅传输关键帧至云端多模态大模型复核,减少带宽占用,实现响应延迟<10ms。4、隐私保护机制:本地处理原始视频,仅上传脱敏后的骨骼关节点数据,结合加密传输(HTTPS/MQTT TLS),确保数据安全。
技术参数
识别延迟≤10ms边缘计算本地推理,模型轻量化(如MobileNetV2)识别准确度≥90%多模态特征融合(加速度峰值+视觉姿态变化),YOLOv8时序动作分类跌倒预警率≥80%(养老院场景)卡尔曼滤波跟踪,针对前倾、后倾、侧身跌倒多类别训练模型计算效率参数量≤268KB,速度≥66FPS网络结构优化(如CSPNet、加权BiFPN),TensorRT量化部署误报率控制日常动作(弯腰、坐下)误判率<5%阈值优化+多模态大模型二次验证
项目预期
交付端到端跌倒检测SaaS平台,支持实时视频分析、多设备联动报警。通过Transformer融合多模态数据,提升复杂场景(遮挡、低光照)鲁棒性。在养老院部署后,预计将跌倒救助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内,降低因延误导致的严重伤害发生率60%。系统可扩展至独居老人家庭,缓解照护压力。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在保护隐私前提下联合多机构数据优化模型;冗余传感器设计(MPU-6050+ADXL345)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
征集中
金额:25万元-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