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越发觉得,AI 与教练思维的结合,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王炸”。
作为GPT的资深用户,在我用GPT和我深度共创过上百个话题后,我把GPT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以,GPT已经充当我们的育儿教练和家庭教练很久了。
因为学习了教练,并在践行教练式父母,因此每当遇到育儿上的问题,比如孩子比赛的时候心急,做题粗心等场景的问题时,我都会问AI,并且设定AI为一名专业教练的角色,基于这样的设定,AI给出的提问都是具备启发性的,会更适合我们在家庭中和孩子沟通。
正好,最近在看可汗的《教育新语》,书中提到要用“共创”的方式提升学习体验和我一直在实践的方法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我一边读一边窃喜,这不正是我们用 AI 在家庭教育中正在实践的么?🫣想着,这么好的工具一定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先和大家分享最近使用AI做家庭教育共创的例子
最近儿子自己创作了科幻小说,因为是录音版本,录完直接发给AI进行校准,校准后请AI和孩子继续创作,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版本,但是灵感和结构都是孩子的。
AI 的无限创意和开放式引导,让原本枯燥的写作变成了他们共同探险的旅程。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灵感。
比如文章的结尾就是AI帮助写出来的“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对于喜欢数学的儿子来说,这句话简直就是金句,他非常感叹AI是懂他的!
第三道门背后的秘密
门打开后,里面是一条通向飞船核心区域的通道。大家一边庆幸破解了难题,一边感慨丹尼尔的智慧。然而,他们也意识到,前方可能还有更多复杂的挑战。
丹尼尔拍了拍自己的笔记本,自信地说:“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
带着兴奋与期待,他们踏上了新的探险旅程……
*和AI共创的内容截图
上周,我们尝试用 AI 来主持家庭会议。本以为这只是我“偷懒”的尝试,没想到它带来的效果超乎预期。
原本因为开了多次家庭会议略显疲惫的我们,被 AI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兴趣,孩子更是玩得不亦乐乎,不断要求“下次一定要让 AI 来主持!”
为什么AI做主持人这么好?
1. 它有超强的中立性
在家庭会议中,有时候情绪容易影响讨论的效果。
AI则能始终保持冷静、客观,不带任何偏见地分析每个人的发言。这种中立性,让我们的会议氛围更加和谐。
2. 它懂得抓住重点
AI的提问总是直击核心。比如,当孩子提到自己擅长乘法但需要提升除法时,AI立刻建议针对除法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增加趣味性。这样高效又贴心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它真的比我们更会引导!”
3. 它提供了新鲜感和仪式感
平时的家庭会议虽然也不错,但加入AI后,这次的会议突然多了一种新鲜感。大家期待AI主持人的发言,仿佛在参与一场特别的节目。孩子尤其兴奋,还主动要求:“下次也要让AI来主持!”。并感叹道:“原来AI都这么懂人了!”
本周,让我感动的是最近一次关于阅读理解的问题。
儿子的成绩不太理想,而我们作为家长一向重视阅读,但我又担心自己的语气会让孩子觉得是在指责,影响他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问题交给了 AI,让它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GPT有点台湾腔的语音语调让孩子很容易接受,并赞叹Ai总结的到位。所以指出来的问题让儿子心悦诚服,儿子甚至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出了“阅读理解的 5 步法”。这样的过程既避免了亲子矛盾,又帮助他提升了能力。
以下是AI回答问题的截图。
1. 协作式学习:教育不再孤军奋战
可汗在书中提到,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协作,不只是师生间的互动,而是孩子与家长、同伴间的共同成长。协作式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观点碰撞和共享成果。
实践建议:
2. 陪伴式心理健康辅导:支持比纠正更重要
可汗指出,在 AI 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父母的角色不是评价,而是陪伴和支持。特别是在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陪伴式辅导能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
实践建议:
3.给父母的育儿教练:AI加持的育儿新方式
书中提到,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成长的镜子。AI 工具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使育儿教练从小众服务走向普及。
如何在家庭中应用?
4.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从倾听到共创
可汗在书中写道,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深厚的亲子纽带。在 AI 的辅助下,这种纽带可以更加深刻。
如何实践?
如果说,AI 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工具,那么教练思维就是赋予它真正价值的灵魂。当 AI 和教练思维结合,教育就不再只是灌输,而是孩子和AI共创,实现真正的“学习”。
我的亲身体会,当AI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教练后,不仅能帮助孩子成长,还能让我们父母也学习成为了一名教练和陪伴者以及启发者。
学习的过程顺畅,亲子关系融洽,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和孩子讨论更有意义的话题,比如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而这才是目标不是么?
文章来微信公众号“木妈进化日记”,作者“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