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搜索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4686点击    2025-03-06 11:06

端侧AI的火热,从1月的CES燃烧到正在进行的MWC,热度丝毫未减。


但这应该只是端侧AI这一仗的开始,离“竞争白热化”“开始价格战”都还很遥远。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在个人keynote上表示,算力增强和模型优化两者带来的叠加效应,有望在未来12个月让端侧AI实现3倍的整体性能提升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演讲结束后,杨元庆还果断对外坦言,“在短期内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他列出自己的论据,2个驱动端侧AI性能的因素,一是算力,二是模型效率。


拿前者来说,摩尔定律虽然停滞(也有人称之为失效),但当AI芯片重新激发市场活力,摩尔定律可能一点都不会停止,甚至会加速。


就后者而言,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杀出一条血路的深海巨鲸DeepSeek。各种创新结合下来,同样是7B参数模型,DeepSeek就是更高效、更精准、速度更快。


(注:2月25日,联想发布YOGA 2025系列新品,本地部署DeepSeek-7B,成为全球首家在终端设备上部署此规模大模型的厂商)


杨元庆谈到,他观察到其它AI相关企业对端侧AI的预估“可能比我还激进”:


约是在12-18个月内实现十倍数的增长。


端侧AI站上风口,联想第一步是“推AI PC”


无论各方如何推演预测具体的数值,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端侧AI风头无两,同时又势不可挡。


而且随着DeepSeek和此后所有类DeepSeek等鲶鱼们的出现,端侧AI的发展趋势既能明确被看到“在不断加速”,又难以琢磨到前进的曲线绘成。


当端侧AI可以预见的快速发展,面向端侧AI的战略或相应业务该如何计划?


联想集团掌舵者直接表示:


第一个就是推AI PC


AI PC的本质,在于能运行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对需求者而言,它拥有足够的便捷性和安全保障机制。


联想毋庸置疑是全球PC第一名,也是AI PC赛道的率先提出者和发布者。


来到MWC 2025后,量子位发现它或许还会是当之无愧的AI PC卷王——在CES和MWC上,联想都发布了AI PC新品,一款卷轴屏AI PC,一款外折叠屏AI PC。


这在所有参加两场展会的展商中绝无仅有。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 CES卷轴屏AI PC(左),MWC外折叠屏AI PC(右)


上述两款产品无疑是两场全球展会里AI PC的吸引无数闪光灯的翘楚,但它们只是联想“推AI PC”这一步棋的冰山一角(前者6月量产,后者还属概念机)。


面对消费级市场,联想在11个月前发布旗下第一代AI PC,杨元庆又在MWC现场表示,很快就将发布全新一代产品。


届时大家将能看到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巨大飞跃,其水平可媲美OpenAI o1-mini,而成本却大幅降低。


若不论眼前,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杨元庆的回答是:“三年以后,80%以上的PC都是AI PC。”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2个月前的CES上,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总裁Luca Rossi明确放话,AI PC的换机潮正在到来,关键时间点就是2025年。


管中窥豹,联想自己就有现成数据作为佐证,截至2024年年底,联想AIPC已经占据PC的15%,提前完成计划中2025年占据10%的目标。


MWC现场,杨元庆继续谈道,AI PC只是联想布局端侧AI的第一步。


再往后面,是「让更多的终端变成人工智能的终端」


更多的终端包括一切智能设备(or more),手机也好,手表也好,哪怕是有些智能能力但没什么算力、智能读取和收集数据的戒指也好。


端侧AI,不再只存在于目前方兴未艾的AI PC和AI手机身上。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联想在各种终端上面、在各个生态里面都建有自己的开发的能力以及经验。”杨元庆说,“我们对Windows的PC、安卓的手机、平板,甚至chrome的生态都有所了解。”这足以成为用来研究瞬息万变AI大模型和千变万化的终端形态。


然后实现不同形态、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生态的跨设备、跨平台、跨操作系统。


杨元庆说得很有底气,联想有这个能力


他补充说,AI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是智能的前提。当然没有算力也不行。


今天最好的端侧AI能力承载在个人电脑上,产生最多数据的终端是每个人的智能手机。


因此联想在这一阶段的第一步是把两者跨设备连接好,做好交互,把数据统一管理,以及让手机产生的数据经由个人电脑处理,让它们产生智能,得到想要的智能化结果,最后反作用于每个人。


做好这一步也还没有完。这一步也只是个中间过程。


杨元庆对端侧AI发展的终极想法,be like:


不管你有多少设备,每个人在自己设备上产生的数据是统一的。它们为你个人所独有,是你自己的财富。

(数据外),算力也是统一被管理。你可以想象,在自己的AI PC上,用它的算力来处理你自己的数据,用你自己家庭的存储和计算来保存你的这些数据。


最终,实现联想已经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的个人AI双胞胎,用AI赋能人,而不是取代人。


“端侧的智能绝对取代不了云上的智能”


端侧AI是AI和硬件交集下的最炫弄潮儿,不过端侧AI并不能解决所有。


杨元庆给出了一个斩钉截铁式的表达,


端侧的智能绝对取代不了云上的智能。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他展开解释,以基础模型打底追求AGI,需要基于全网数据预训练,还涉及后训练阶段以及种种工程优化……


这需要大量的算力,在端侧是做不了的。端侧只能做推理的应用。


也就是说,大家服务的方向不一样。


在把AI用起来的过程中,私有化的东西要有私有化的处理方式,但俗话说得好,现在的人不做选择全都要,对待AI也不例外。


必须要同时满足有效性、效率、响应速度、安全/隐私保护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这应和了联想早在2023年Tech World大会上就提出的「混合式AI」。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本地化部署的智能终端(如个人电脑、手机)和私有云,结合公共大模型能力,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个性化AI服务。


是一手抓联想在硬件领域传统优势,一手抓AI时代对数据安全和效率双重需求的路数。


硬件和模型双轮疯狂前奔,混合式AI已经是联想盖戳定论的“必然趋势”。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回头看,从战略概念,到2024年落地(发布AI PC及智能体),到2025年年初在MWC对混合式AI的展示,短短一年半时间,远方的灯塔已经来到眼前。


不得不说,联想在端侧AI这个命题上,想得很早;想清楚端侧AI不能for everything后,布局和进展都很快。


One More Thing


联想的端侧AI,既做消费市场,也做企业市场。


但作为亿万消费者中的一员(还是价格数字敏感型人群之一,doge),发现市面上所有AI PC定价均高于普通PC。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对此,杨元庆的回答是:


在本地部署和运行私有大模型,虽然需要高端电脑,买的时候价钱比较高,但未来运行的时候是没有成本的。顶多用点电费(笑)。

这也是端侧智能能够推动、会更加普及的一个原因。


文章来自于“量子位“,作者”衡宇“。


对话杨元庆:未来1年端侧AI提升3倍性能,“这是短期内保守估计”丨直击MWC 2025

关键词: AI , 端侧AI , AI PC , AI硬件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AI代理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2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