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搜索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4604点击    2025-03-26 09:44

前段时间上手了全新的三星Galaxy S25,主编们让我着重体验一下这台手机著名的AI功能,于是我把它当作主力机来使用,换掉了手上这台和AI毫无关系的iPhone 15。


先不谈Galaxy AI好用与否,在体验的过程中,另一个想法也渐渐在我内心成型:目前用户和手机的交互,似乎还没有一个能很好容纳AI的范式。


这也衍生出了一个疑问:有必要为AI,增加一颗专门的按钮吗?


我想要一颗AI按钮


这样的想法,源于我刚刚拿到三星Galaxy S25时的体验。


既然要体验“AI”,那AI在哪呢?第一反应肯定是直接长按那个曾经被称为“电源键”的长条按钮,果不其然,呼出了三星的AI语音助手Bixby。内置了大模型的Bixby体验和大部分国产手机类似,能说会道,还能一句话帮忙发朋友圈。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但当我想使用圈点即搜、AI识物等多模态功能时,我却有点困惑了,这些功能都藏在哪?


没有教程,没有引导,也就是说,如果是不太了解手机AI的小白用户,他们很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花大几千买的新手机,还包含了这些发布会上大谈特谈的新功能。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这个现象不只是三星一家,同样非常重视手机AI的国产厂商,AI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长按导航条、长按电源键、“AI岛”......各家还不完全一样,各种AI功能被塞在各种各样有点抽象的交互之中。


但AI现在已经被提升到一种优先度极高的战略级地位,不管什么设备什么平台都要讲“AI”,什么操作都可以让AI赋能。


所以我不由得去思考,如果有一颗交互专门围绕AI功能的实体按钮,不管什么场景,只要一按,就能得到AI助力。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而且,专门做一颗按钮,也能给消费者和用户一种更深刻的“AI手机”印象。


AI按钮这个概念,其实并不算特别新鲜。如果现在入手一台全新的Windows笔记本,很大概率会发现,方向键的左边是一个全新的按键。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从去年开始,微软出台一个新规范:所有的“AI PC”笔记本,出厂都要配备一个“Copilot”按键,将旗下的AI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


虽然一年过去,这个Copilot按键基本上只能用来呼出Windows的Copilot聊天机器人网页应用,而如果你在Copilot不支持的地区,那它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搜索键而已。


另一个桌面阵营的“AI按键”就有用多了。Google也在去年开始推广ChromeBook键盘上的“Quick Insert(快速插入)”按键,按下就能快速访问ChromeOS的AI生成工具菜单,快速生成需要的文字和图片内容,或者进行搜索。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而苹果这边,iPhone比Mac要抢先迎来“AI按键”:iPhone 16上的全新“拍照按钮”不仅能用来抓拍,还能用来启动“视觉智能”功能;没有拍照按钮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6e系列,则把这个交互放在了操作按钮上,方便用户抬手就能用Apple智能看世界。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现在的AI形态,已经不满足于一问一答的聊天机器人,各种多模态和智能体,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流和设备当中,这也是现在厂商们提倡的“系统级AI”。


未来设备上的AI功能,一定会比现在花样更多,这时候就需要一颗专门用来承载这些功能的AI按钮了。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现在侧边按钮都能呼出语音助手,但或许还不够


比如,当用户在小红书刷到一家餐厅的种草帖,按下AI按键就能自动提取出相关的地址信息,推送大众点评的详细评价,还能自动安排合适的日程。


没想到,一些不同的“AI”按键的设备,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


不同的AI按键,体验如何?


作为一家新品牌,Nothing没有太多的技术积累,很难像其他大牌一样拿出“系统级AI”的解决方案,因此语音助手的集成上只能依靠Google Gemini和ChatGPT。


不过,全新的Nothing Phone 3a上面的AI功能要更别出心裁:名为“Essential Space”,有点类似老罗的“闪念胶囊”。


用户可以随时按下锁屏按键下方的Essential Key截取一张屏幕截图,并可以加入一点文字描述,或者长按录音转文字AI也会在后台识别截图和录音的内容,生成一个摘要。


理念很美好,但用起来却有点在我的预期之下,一个问题是,很多时候我几乎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功能,误触的次数比主动唤醒要多得多。


毕竟,要让用户形成全新的使用习惯并不容易,除非是一个让用户一碰就回不去的顶级功能。而这个简陋并且不太靠谱的Essential Key,有用但不算特别好用,归纳总结和语音识别都不算特别准确,更多只是一个将重要信息保存在另一个地方的截图键和录音键而已。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AI按键”,却赢得了编辑部不少小伙伴的好评。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这个乍一看非常雷人的“AI键盘”,其实就是一个做工50元的普通键盘,加上了一大堆能一键直达相应AI功能的按键:文稿校对、阅读理解、AI问答、AI写作......集成的是DeepSeek R1模型,然后售价高达399元。


一开始,这个键盘以一种“智商税”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讨论之中,但一上手,我就被这种简单粗暴的交互方式折服,逢人便说好。


原因很简单,这些一键直达的AI功能,很多都是我需要先点开浏览器页面,再点击DeepSeek的书签,还要往里面输入合适的prompt,最后才能真正用上这些功能。


所以,即使知道DeepSeek和ChatGPT的翻译、校对能力都要更胜一筹,很多时候我还是因为懒得打开相关页面和输入promt,选择使用更古早的工具。


而这一切都被这个方便的AI键盘颠覆,真正让AI直接渗透了我的工作流。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键盘联动的AI软件真的啥都有


AI交互的答案


要不要增加AI按键,说到底还是一个“入口”的问题。想要一个AI按键,其实就是渴望一个统一的AI入口,让AI为所有操作和交互赋能。


AI键盘就是直接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各种各样的AI功能入口,直接推到我的手下,功能的实现路径被缩到最短。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当然,这也因为,AI键盘的功能都是强生产力相关的,能完美融入我用电脑的工作流之中,极大增加工作效率。


手机和电脑,不管是交互还是场景都有着不小差异。电脑上我们可以让DeepSeek生成十篇不同的文稿择优录取;手机上,我们希望AI能一声令下完成任务,但现在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百分百的可靠,难以说服用户积极使用。


为AI单独设立一个按键,不管从智能设备的演变,还是AI发展的路径来看,或许都不算最终答案,最多只是一种过渡。


不仅智能手机本身就在“去按键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如果过度依赖一个物理的入口,也会固化“AI=独立工具”这样的认知,而目前公认的AI方案,其实都是让AI深入系统底层,实现“真智能”。


毕竟,AI不是目的,而应该是更好用户体验的手段。


就像是Nothing的Essential Space,如果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在我需要的时候,就能搜索快速检索出之前我看过的信息,比如淹没在海量聊天记录中的一家餐厅,或是飞机信息,那就是更加高级的智能。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苹果画饼的“AI Siri”其实就是想实现这种愿景


vivo的“原子岛”也很有这种感觉:复制一个地址信息,原子岛就会建议地图导航;复制一个淘口令,原子岛里淘宝已经等着你去打开。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真正高明、简约的交互,不应该需要用户频频转移注意力去完成,而是当用户需要的时候,就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需要的帮助,更多时候甚至是主动提供帮助。


我相信,未来这几年内,会有更多设备做出AI按键的尝试,但最终又都会消失,甚至更多其他现存的交互也会不复存在,因为AI已经将一切完成了。


文章来自于“APPSO”,作者“appso”。


有必要给手机增加一颗专门的“AI”按钮吗?

关键词: AI , AI手机 , AI硬件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AI代理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2
AI工作流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

3
AI数据分析

【开源免费】DeepBI是一款AI原生的数据分析平台。DeepBI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来探索、查询、可视化和共享来自任何数据源的数据。用户可以使用DeepBI洞察数据并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eepInsight-AI/DeepBI?tab=readme-ov-file

本地安装:https://www.deepbi.com/

【开源免费airda(Air Data Agent)是面向数据分析的AI智能体,能够理解数据开发和数据分析需求、根据用户需要让数据可视化。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itsz-ids/airda

4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5
prompt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