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00万美元的AI项目,竟是菲律宾“人肉API”?35岁CEO被曝欺诈,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搜索
投资5000万美元的AI项目,竟是菲律宾“人肉API”?35岁CEO被曝欺诈,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9108点击    2025-04-17 14:31

AI 外衣下的“血汗工厂”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先假装能做到,直到真的能做到).”


这句话,几乎是每个创业人心中秘而不宣的一个潜规则:创业初期,很多创业者并不具备足够的资源和经验,便吹嘘自己的能力和想法,以吸引投资人、优秀人才以及市场的注意,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弥补短板和不足,直到最终真正实现当初夸下的海口。


在如今这个追求颠覆性技术的 AI 浪潮中,虚假宣传与炒作更是时有发生——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make it”。


近日,美国司法部宣布,AI 购物应用 Nate 创始人、现年 35 岁的 Albert Saniger 因涉嫌欺诈被起诉:他利用虚假的 AI 技术宣传骗取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投资;更令人震惊的是,Nate 所谓“利用 AI 技术简化购物流程”的特色功能,背后也根本没有 AI 的影子,而是数百名来自菲律宾的客服在扮演“人形算法”。


投资5000万美元的AI项目,竟是菲律宾“人肉API”?35岁CEO被曝欺诈,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筹集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黑马” Nate


起诉书显示,Albert Saniger 在 2018 年创办了 Nate,一家声称能够简化在线购物流程的电商技术公司,并推出了同名的“Nate”应用。根据 Albert Saniger 的宣传口径,Nate 是一个“通用购物车”应用,即用户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点击”操作,即可在任何电商网站上完成购买,并省去繁琐的结账流程。


举个例子:如果消费者在某个电商网站上想买一双运动鞋,可以打开 Nate 应用并点击“购买”,然后 Nate 的“智能 AI”会自动完成剩余的过程:自动填写用户账单、配送信息、付款信息,甚至还能选择合适的尺寸等。


当时,Albert Saniger 反复向公众和投资人强调,Nate 与其他电商平台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具备一项核心优势:通过专有 AI 技术,能够在各类电商网站上自动完成交易,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按照 Albert Saniger 的说法,Nate 的“深度学习模型”是“定制的”,并使用了“长短期记忆、自然语言处理和强化学习”的混合技术。他还表示,Nate 可以在不到三秒的时间内直接在产品页面上购买商品,且 AI 数据模型每天最多可以支持 10000 笔交易。


意料之中,Nate 的“革命性”特点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Albert Saniger 在向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展示公司资料时,也大肆宣扬称 Nate 可以“完全自主地完成在线购物”。


据了解,在某家公司投资前夕,该投资公司的一名员工向 Albert Saniger 询问 Nate 的自动化率——即使用 Nate 的 AI 技术成功完成交易的百分比。当时,Albert Saniger 声称内部测试显示“成功率在 93-97% 之间”。在后来投资人进行尽职调查期间,Albert Saniger 也一再保证——除了极少数的“边缘情况”外,Nate 的 AI 系统几乎能处理所有订单,完全无需人工操作。


一时间,Nate 被 Albert Saniger 宣扬得就像是 AI 科技的最佳代表作之一,也被投资者看作是颠覆传统电商行业的“黑马”——于是,Albert Saniger 成功地从包括 Coatue 和 Forerunner Ventures 在内的多个投资机构筹集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资金。


AI 外衣下的“血汗工厂”


然而,真实情况却与宣传大相径庭——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指控,Nate 应用根本没有达到宣传中的自动化水平。据悉,尽管 Albert Saniger 从第三方购买了部分 AI 技术,也雇佣了数据科学家进行研发,但 Nate 的 AI 系统始终无法稳定地完成电商交易。


其实在 Nate 公司内部,较为资深员工都知道,Nate 应用的自动化率基本为零。可 Albert Saniger 明知这一点,却仍向投资人谎称 Nate 具备自主购物能力,并对大多数员工封锁相关数据,限制其访问内部“自动化仪表盘”,甚至用“商业机密”等理由搪塞询问。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用户在 Nate 上的购物订单是如何完成的呢?


原来,Nate 所谓的 AI 能力,都依赖于一支位于菲律宾的人工团队。起诉书称,Nate 在菲律宾设立了一个呼叫中心,雇佣了数百名员工,他们也被称为“购物助手”,专门手动处理 Nate 用户的订单操作,模仿 AI“自动完成”的效果,包括选择尺码、填写地址、下单付款等步骤——全部由人工完成,而用户对此毫不知情。


不仅如此,到了 2021 年,眼看购物旺季临近,人工团队可能无法满足订单需求,Albert Saniger 指示工程团队研发脚本型“机器人”来自动化处理部分交易。但实际上,这些机器人只是用来辅助人工操作,而非真正实现了自动化。


2022 年,终于有外媒揭露了 Nate 的真相——其技术并非依靠专有 AI 系统,而是依赖于低成本的人工。面对这一曝光,Albert Saniger 仍试图蒙混过关,对投资者谎称仅在部分特殊情况下才依赖人工。但纸终究包不住火,2023 年 1 月 Nate 公司资金耗尽,不得不出售资产,随后公司倒闭,投资者的钱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针对此案,美国司法部表示,Albert Saniger 被指控犯有一项证券欺诈罪和一项电信欺诈罪,而两项罪名最高可分别判处 20 年监禁——也就是说,如果罪名成立,他最高可能被判处 40 年监禁。同时,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将没收 Albert Saniger 与犯罪所得相关的所有财产,如果这些财产难以找到或已被处理,法院有权没收其其他等值财产。


其他被曝光的“伪 AI”公司


Nate 事件的曝光,让人们再次警惕 AI 行业中的潜在泡沫。但事实上,Nate 并不是唯一一个涉嫌虚假宣传 AI 技术的公司:


2023年,一家声称使用 AI 技术自动处理免下车订单的公司 Presto 被曝光,其 70% 的订单实际上是由菲律宾的外包工人手动完成的;


AI 法律科技独角兽 EvenUp 也声称通过 AI 来自动化处理个人伤害索赔,但实际上大部分工作仍然依赖人工完成。


可以看出,随着 AI 技术成为科技领域的热词,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在宣传中夸大自己的技术能力,以吸引风险投资。有些公司甚至通过将人工劳动伪装成自动化 AI 技术,成功吸引了大量资金,却没有真正实现技术突破。


可是,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毕竟,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会加剧市场对 AI 技术真实应用的怀疑,更是一种对整个 AI 行业声誉的损害。


参考链接:

https://www.justice.gov/usao-sdny/pr/tech-ceo-charged-artificial-intelligence-investment-fraud-scheme

https://www.justice.gov/usao-sdny/media/1396131/dl?inline


文章来自于“CSDN”,作者“郑丽媛”。


投资5000万美元的AI项目,竟是菲律宾“人肉API”?35岁CEO被曝欺诈,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关键词: AI , Nate , AI购物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cursor

【免费】cursor-auto-free是一个能够让你无限免费使用cursor的项目。该项目通过cloudflare进行托管实现,请参考教程进行配置。

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Kge6E7u/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engazhen/cursor-auto-free?tab=readme-ov-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