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 #
搜索
核心产业规模将达1700亿元!成都目标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新闻发布会解读“行动计划”
7845点击    2024-06-21 11:34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将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6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书记丁琴作为主发布人,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局长刘杰,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局长郭宫达,武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徐雪松作为发布人,本次发布会主要围绕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对“行动计划”进行解读并回应关切问题。


发布会明确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核心算力规模达到30000PFlops,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创新活跃、能级领先、应用广泛、要素集聚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书记丁琴在会上介绍,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落实全省“1号创新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成都出台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全力构建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惠企的工作体系。



发布会现场


重点推进“六大行动”19项任务


强调“大创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攻关、培育行业大模型应用矩阵、完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等措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强调“大算力”。实施算力支撑能力攻坚行动,通过推动高能级算力建设、加速运力提档升级、夯实存力基础保障等措施,为成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异构、泛在普适的坚强算力支撑。


强调“大数据”。实施数据供给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提升数据资源质量、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优化数据流通环境等措施,打造高质量数据资源底座。


强调“大培育”。实施集群发展能级跃升行动,通过建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施企业培育“十百千”工程、打造人工智能品牌产品等举措,培育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强调“大场景”。实施场景融合应用培育行动,通过推进“人工智能+生产”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生活”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治理”迭代升级等措施,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强调“大要素”。实施产业高端要素倍增行动,通过实施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加强金融支撑保障、举办高端品牌展会赛活动、提供充足能源保障等举措,建设人工智能高端要素聚集地。


构建“政企协同”10条保障措施


明确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班机制、会商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完善顶层设计体系。强化多元参与,加大场景开放力度、加强智力支撑和产业交流合作。营造发展氛围,加强产业宣传、行业立法、行业自治。


丁琴表示,《三年行动计划》具有四方面特点。一是紧扣国家战略。发展人工智能是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成都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中西部高地”,肩负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的重任,《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目标,是国家使命所在、城市竞争所趋。二是直面发展问题。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数据要素、龙头企业、金融支撑、能源保障等产业发展难点、堵点,精准提出应对措施、突破发展瓶颈。三是把握发展焦点。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行动计划》提出 “以场景育模型”的大模型发展思路,构建行业大模型“矩阵”,为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探索成都发展“新路子”。未来将在制造、医疗、金融、交通、文娱、科研、城市治理、商务等领域,集中力量每个领域遴选支持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大模型,遴选大模型应用标杆项目50个。四是瞄准市场需求。市场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行动计划》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引导市场主体聚集生产、生活、城市治理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多措并举推动构建面向市场需求的产业应用生态。未来三年将打造150个特色化、体系化的创新应用场景,培育示范应用产品超过500个,推动“人工智能+”在成都产业发展、美好生活、城市治理中深度应用。


解读“算法10条”专项政策


本次发布会上还解读了《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配套施细则,包含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主要围绕算法工具源头创新、算法创新转化、算法首试首用和创新应用平台建设等4个方面,打造从理论算法研发到行业转化应用的活跃创新生态。第二部分是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主要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集聚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能级跃升。第三部分是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主要是支持高端要素聚集、支持重大展会落地、支持开展标准研制,助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政策实施细则已经发布,预计7月开始申报,部分企业已收到政策申报温馨提示。


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旭就成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在自然语言处理、视听觉信息智能识别、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发明专利授权数近10000项。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院相关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取得销量优势;多项芯片成功研发并量产;智慧金融领域、智能空管领域、智慧医疗领域均取得多项成就。


重点区县推进产业特色化发展


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局长郭宫达介绍高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具备的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468亿元,占成都市60%以上,行业大模型数量40余个、占全市70%,聚集80家规上企业、300余家生态企业。硬件方面,成都高新区在计算芯片、存储、服务器等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软件方面,已聚集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行业赋能方面,本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文创、金融等优势产业和人工智能结合紧密,有望打造一批标志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包含6个方面13条措施,并已于6月5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围绕算力基础设施、AI硬件、AI大模型、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关键要素六个方面开展攻坚突破。


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局长刘杰介绍了天府新区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从2014年成立至今,经过近10年的发展,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初具雏形。一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二是多元算力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三是产业环境不断优化。近期工作举措方面,天府新区正以成都科创生态岛为主阵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体系化、制度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徐雪松介绍武侯区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和举措。武侯区三大核心优势,一是科教平台多,拥有川大“一校四院”等平台资源,还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青创中心等科创资源,人工智能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二是优势企业多,人工智能企业共计62家,营业收入超30亿元,多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人工智能创新企业100强名单,多个项目入选四川省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首批项目;三是应用领域多,同时在智能管理、智慧医疗、图像识别、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拥有在建、已建行业大模型4个。


据悉,武侯区即将印发《成都市武侯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武侯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政策最高奖励1亿元。


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快速成长


据悉,自2021年以来,成都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强力推进。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拥有企业近900家,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2023数字百强市”榜单成都位居全国第五、新一线城市第一。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基础层,不断夯实算力底座。全市算力规模超4500P,成都超算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成都智算入选工信部2023年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持续提升智能芯片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海光、华微、申威等代表企业,具备CPU、GPU、FPGA等芯片设计能力,多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芯片在蓉首发。在技术层,人脸识别、智能语音、AIGC企业出海、离线智能语音家居、国产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均有成就,正在推进考拉悠然多模态大模型、潜在行者AI大模型、索贝明眸语言大模型等30余个行业大模型加速迭代。在应用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18位。


企业方面,近期成都海艺互娱“海艺绘画大模型”晓多科技“晓模型XPT”明途科技“MT-WorkGpt”3个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川大智胜、数之联是全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考拉悠然,创意信息等链主企业正不断发展进步。数据方面,“智慧蓉城建设”加速数据资源汇聚;人才方面,专业人才引育并举、量质双升,全市16所高校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拥有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资本方面,金融保障支持产业快速发展,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新经济创投基金,2023年27家人工智能企业累计获得融资28次。


当前,成都正按照“四个发力”的重要指示,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新赛道变成新支撑。成都将以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路径,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抓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坚持创新引领、场景赋能、项目支撑、专班推进的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全要素提升、全场景应用,扎实推进“六大行动”,力争今年再造一个千亿产业,三年规模翻一番,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文章来源于“36氪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