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人工智能 GPT4 伦理 生成式 医疗 监管 安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强化学习 模型 算法 应用 开发 研究 工具 平台 框架 数据集 训练 部署 安全 合规 培训 投资 LLM,llm AI,ai,Ai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制图 生图 绘图 文生图 文生视频 生成式AI AGI 世界模型 sora chatGPT,chatgpt,ChatGpt claude openai Llama deepseek midjourney 红熊猫模型 Red panda,panda Stable Diffusion,StableDiffusion,stable DALL- E 3 DALL E DALL Flux,flux 扩散模型 混元大模型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 可灵 Pika PixelDance 豆包 月之暗面 零一万物 阶跃星辰 搜索增强 MiniMax Talkie Agent prompt fastai LangChain TTS 微调 提示词 知识库 智能体
# 热门搜索 #
搜索
天才还是伪君子?为何大家开始讨厌Sam Altman了
8126点击    2024-06-21 11:49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日(20日),OpenAI的灵魂人物伊利亚·苏茨克维(llya Sutskever)宣布成立新公司SSI(超级安全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


而就在半年前的OpenAI“宫斗”中,伊利亚作为的主要推动人,将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踢出公司,从而饱受争议。不少网友为奥尔特曼鸣不平。


如今,角色调换。伊利亚成立的AI安全公司获得了网友们的支持,而奥尔特曼却成为了网友口中的“伪君子”。这究竟是为何?


OpenAl:假公益,真赚钱?


这次对奥尔特曼的“声讨”源于一条“OpenAI将转为营利实体的信息”。奥尔特曼近日向股东表示,打算将OpenAI彻底转向营利实体,不再由非营利性组织控制。


其实每次OpenAI有新动态时,关于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intelligence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说法就会被众网友拖出来讨论一遍。讨论的重点主要在于OpenAI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


实际上,早在ChatGPT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奥尔特曼就推动成立了一家限制性营利实体「OpenAI LP」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完全由原OpenAI(非营利性组织)控制,但可以进行营利操作。


同时,奥尔特曼还拉来了众多LP(有限合伙人)进行投资,微软就是其中一员。借助公司营利的属性,有限合伙人可以获得每年的利润分红。而这里的“有限”指的是OpenAI的分红只有上限100倍的回报。也就是说,赚的钱是有定额的,达到了之后就不能继续获取利润了。



在奥尔特曼看来,这样的组织架构限制了他的脚步。并且,这一轮的AI竞赛中,“堆数据、堆人才、堆算力”成为公开的取胜秘诀,这三者都需要「钱」来解决。


而商业世界的增长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依靠资本的力量实现规模的扩张;另一种是凭借组织的力量获得持续的增长。显然,为了让OpenAI在这轮AI竞赛中持续占领高位,奥尔特曼打算“双管齐下”——一边拉来新的董事“坐镇”,一边推动OpenAI转向营利组织。


成为营利组织后,“100倍回报”的限制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回报激励能够进一步扩大合伙人范围。同时,如果走向了IPO(公开募股),这家半年时间估值就能翻3倍的明星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局。而当前860亿美元的估值(约6244亿人民币)也有可能为奥尔特曼本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然而,此消息一出,舆论却没有那么乐观。网友纷纷指责奥尔特曼,认为他“高呼着造福全人类的愿景,顶着非营利组织的名头,随意使用数据、资料训练AI模型,结果转头就准备IPO了”。


在网友看来,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更有甚者跑到奥尔特曼账号的评论区大骂他是“liar(骗子)”。专栏作家Edward Zitron在自己的博客中直接写了一篇名为《Sam Altman Is Full Of Shit》的文章。在国外社区reddit,还有网友专门建了一个话题区叫做“为什么奥尔特曼这么讨厌?”,这个话题下引发了网友的百条评论。



网友在话题下回复


仅仅半年前,奥尔特曼被迫离开OpenAI时,网友们还纷纷为其辩护,认为OpenAI能走到今天,少不了奥尔特曼的付出,他是“天才级的战略家”。然而,如今他却成了“伪君子”“白莲花”。到底是什么让网友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舆论何时反转?


时间线拉回到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GPT-4,宣布AI进入新时代。过后不久,围绕AGI潜在危险等问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攻击OpenAI。当时的奥尔特曼选择参加专访来回应这个问题。


在专访中,奥尔特曼专门提及马斯克先前的一个采访。在当时的采访中,马斯克正遭遇着SpaceX的发展困境,主持人在节目中问马斯克:“许多太空先驱都在猛烈地抨击你,反对你,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马斯克红着眼圈回答“很难受。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奥尔特曼把自己代入了当时马斯克的角色,他说:


“我敬仰马斯克,在成长过程中,他无疑是我的英雄。我知道他感受过不被理解的痛苦,所以他这么做(攻击OpenAI以及上诉等)的时候,我格外难过。”


“我希望他能多来了解一下,能来看看我们正在为自己的愿景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个专访在YouTube这一个平台上就有高达643万次的观看,在推特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奥尔特曼的感同身受让网友们都开始为他站队,认为马斯克只是“眼红”OpenAI现在的成就。


对奥尔特曼的支持延续不久。到了去年年末OpenAI的“宫斗大戏”时,不少网友开始内心对奥尔特曼产生了疑问。


这场“宫斗”的发起者是OpenAI的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他是一位公认的有着技术理想的科学家,也是OpenAI能走到今天的灵魂人物。说服董事会开除奥尔特曼的理由是伊利亚“看到了AI的能力”,认为当前并不适合将大众暴露在AI面前。这一点,和奥尔特曼积极商业化的行为大相径庭。



OpenAI团队合照,伊利亚站在中间


奥尔特曼在这场“宫斗”中,离职又复职。一些OpenAI的员工跳到微软,又跟着奥尔特曼回归。看似什么都没变,但其实自此之后,在公开的场合里,伊利亚再也没有参与过任何公司动态。再次更新动态,就是最近宣布退出了OpenAI公司,成立了新的AI安全公司SSI(Safe SuperIntelligence)。


而“what did llya see?(伊利亚到底看到了什么)”也成为网友们心中的疑问。在伊利亚宣布成立新公司的帖子下仍有网友不停追问这个问题。推特上搜索相关词条,还能看到数千条网友追问的帖子。还有不少梗图在网络上传播。




让OpenAI真正声名鹊起的关键人物其实是伊利亚,但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内斗后,伊利亚被踢下牌桌,奥尔特曼重新掌权,AI安全&商业化之间的平衡彻底打破。但奥尔特曼并不打算止步于此。


最近,OpenAI调整了董事会席位。在四位新加入的董事中,保罗·中松(Paul Nakasone)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来坐镇安全问题。剩下三位——苏·德斯蒙德-赫尔曼博士(Dr. Sue Desmond-Hellmann)、妮可·塞利格曼(Nicole Seligman)、斐济西莫(Fidji Simo),都是有着丰富的IPO经验的董事,其中不少还曾在社交头部应用Facebook中任职。请来这些商业大佬,奥尔特曼似乎是想让OpenAI商业化的这把火,烧得再旺些。



组织上的“松绑”和资本上的加持,“双管齐下”的奥尔特曼彻底放开手脚,开始商业化的道路。网友却越来越担心,尤其是当OpenAI宣布和苹果达成合作之时。


不确定性就是奥尔特曼


围绕奥尔特曼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penAI和苹果的合作。


在WWDC2024大会之后,库克接受专访时被问到“最近,有一些事情引发了对奥尔特曼判断力以及产品可信度的质疑,您有没有因此感到不安,甚至重新考虑?”


库克的回答十分理性,选择OpenAI合作的原因只是“现在他们有最好的模型”。


库克还补充道:“显然,我们不会永远只依赖某一个人或某个公司。我们也在与其他人合作。”据悉,苹果高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则暗示未来可能与OpenAI的“劲敌”——谷歌 Gemini 达成协议。


在与OpenAI合作落地之时,以隐私安全著称的苹果也进行了一些微妙的处理:对于IOS 系统无法处理的请求,用户需要明确是自愿选择ChatGPT后,才会调用OpenAI。此举是对用户隐私安全的界限进行了清晰地划分,虽然合作,但苹果有意在将OpenAI和iOS生态之间建立起一道安全围墙。


而当天在WWDC的现场,到场支持的奥尔特曼却始终没有一个上台分享的机会。


在OpenAI初期,作为美国著名创业投资公司的年轻总裁奥尔特曼就是OpenAI最有力的代言人。他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为OpenAI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和马斯克之间的公关战也让不少网友开始相信这是一位AI世界的“屠龙少年”。


然而,随着口碑的转向,OpenAI的各种细节也在网络上不断被放大、审视。“ClosedAI”成为OpenAI如影随形的黑称。网友用“Closed”来讽刺OpenAI不开源,不透明,不负责任地攫取数据,滥用非营利组织的特权。


在这场AI大戏中,Sam 奥尔特曼的个人IP成为了与OpenAI强绑定的符号。


第一幕,OpenAI作为初创公司,在与大公司的博弈中以示弱的姿态平稳度过每一次追问,观众也得以看到了少年改变世界的赤诚和对技术的热忱。


然而第二幕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在观众眼中的“屠龙少年”似乎还有别的目的。观众心中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个人IP与公司的强绑定就不再是助力因素,而变成了公司发展的巨大隐患“liar(骗子)”“ClosedAI”等词的相继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AI的大戏还在继续,OpenAI能否继续发挥自己的先发优势,占领市场鳌头?Sam 奥尔特曼又该如何面对公众的质疑?相信更精彩的永远是下一幕。


文章来源于“PConline太平洋科技”,作者“赵甜怡


关键词: 奥特曼 , OpenAI , chatGPT , ll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