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搜索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5261点击    2024-07-30 11:46

最近,番茄小说的AI技术应用,遭到了网文作者的强烈抵制。


随着AI技术不断落地,“AI是否会抢走人类饭碗”的话题,越来越热。


普通人如何才能享受到AI红利?


01 抵制


据番茄小说平台签约的著作者在社交平台披露,他们收到了一份番茄小说关于AI的补充协议。


该协议中写道:


甲方可将签约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如作品名称、简介、大纲、章节、人物、作者个人信息、封面图等作为数据语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标注、合成数据、数据库建设、AI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


简单来说,番茄小说准备把平台作者的作品“喂”给AI做训练。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番茄小说协议内容


这引发了网文作者的担忧。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作品版权受到侵害;另一方面,担心AI在被“喂”大后,自主创作,抢走自己的饭碗。


对此,番茄小说声明,平台现阶段开发的是AI辅助写作,而非纯AI小说。


言下之意是,AI技术是为了辅助作者写作,而非取代作者。


这些解释,并没有打消作者的疑虑。


最终,在网文作者的抵制下,番茄小说做出妥协,删除了原协议关于AI的部分条款。


在正解局看来,番茄小说的妥协是暂时的,网文作者必须直面AI带来的冲击。


从整个行业看,AI写作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早在2015年前后,就出现了写稿机器人。


今天,AI写作之所以还没有什么存在感,是因为这一技术还处于升级之中。


随着算法的迭代、算力的提升、数据的喂养,AI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必然且持续的。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提供的AI写作功能


这一次,网文作者强烈抵制番茄小说AI技术,正是感受到了日趋临近的“逼迫感”。


番茄小说愿意妥协,是因为平台与作者共处一个“生态圈”。


如果番茄小说强推AI技术,极大可能逼走作者,最终损害自己利益。


但是,不在这个“生态圈”的“野蛮人”,就不会考虑这么多了。


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地“喂养”AI。


展望不远的未来,AI写作技术有可能进化到可以取代大部分作者的水平。


届时,再多的网文作者抵制也无济于事。


因为AI带给平台的利益,已经超过了网文作者退出的利益。


更残酷的事实可能是,全网平台普及AI,网文作者的抵制更显得无力。


网文作者除了抵制,还有什么好办法?


能做的,很少。


除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与AI形成“差异化优势”外,网文作者别无他法。


在面对AI带来的冲击,个体乃至某一群体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02 探索


AI,不仅改变了行业、产业,还给社会治理与人类文明带来挑战。


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国外行业大佬的思考与探索。


马斯克、人工智能教父Geoffrey Hinton、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都担心AI会引发技术性失业潮。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


他们认为,这一潮流是无法阻挡的,能做的是“兜底”,即推广一种名为“全民基本收入”的制度。


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直接发钱,应对AI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


Sam Altman是全民基本收入的支持者,更是探索者。


他自己掏了1400万美元,展开大规模研究。


最近公布初步研究结果,基本收入的确能让某些人享受更多自由感,压力也减轻,但效果有限。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研究结果


其实,不看结果,大家也知道。


“全民基本收入”制度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最近,Sam Altman又提出了个新概念,叫“全民基本算力”,让所有人获大型语言模型GPT-7计算资源一部分,可随心所欲使用,等于每个人都有部分生产力。


相对于“全民基本收入”,“全民基本算力”更靠谱一些,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


让大多数人成为AI技术的受益者。


再回到番茄小说这个话题,网文作者抵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作品被“投喂”AI,不仅没有获得收益,反而带来损害。


如果番茄小说规定,提供作品的作者,未来能够分享AI创作带来的收益,那么,应该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03 红利


前段时间,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引发关注与热议。


有人提出疑问,无人驾驶是否会抢走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短期看,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订单量有限,冲击很小。长期看,无人驾驶出租车会是一种趋势。


其实,除了武汉,北京、重庆、深圳、上海等城市都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如祺出行、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出行平台也在探索无人驾驶出行业务。


无人驾驶对就业的冲击,绝非一家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问题。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技术进步史。


我们推崇技术进步,是因为技术进步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


换言之,如果一项技术只给少数人带来好处,便不能称之为“进步”。


这才是“科技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AI技术本身的迭代与创新,对AI技术的监管、治理关注得太少,思考得太少。


只有让大多数人享受到AI红利,AI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这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