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人工智能 GPT4 伦理 生成式 医疗 监管 安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强化学习 模型 算法 应用 开发 研究 工具 平台 框架 数据集 训练 部署 安全 合规 培训 投资 LLM,llm AI,ai,Ai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制图 生图 绘图 文生图 文生视频 生成式AI AGI 世界模型 sora chatGPT,chatgpt,ChatGpt claude openai Llama deepseek midjourney 红熊猫模型 Red panda,panda Stable Diffusion,StableDiffusion,stable DALL- E 3 DALL E DALL Flux,flux 扩散模型 混元大模型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 可灵 Pika PixelDance 豆包 月之暗面 零一万物 阶跃星辰 搜索增强 MiniMax Talkie Agent prompt fastai LangChain TTS 微调 提示词 知识库 智能体
# 热门搜索 #
搜索
哈佛毕业ex-Googler创业智能眼镜,超越Ray-Ban Meta登顶亚马逊品类畅销榜
8014点击    2024-09-23 15:20


今年,从Apple Vision Pro发售,再到Meta Rayban销量破百万,沉寂一段时间的XR赛道再次被关注。


比尔盖茨和小扎近期不谋而合在访谈中提到了智能眼镜“最有可能”成为未来AI的最佳载体。中国的各大厂也逐步意识到,当AI时代来临,人机交互的方式将被彻底颠覆,替代手机的下一个智能终端很可能是XR眼镜。


据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2024年5月,VITURE Pro在北美上市,销量连续超越Meta和雷朋联名的明星产品Ray-Ban Meta,成功登顶亚马逊智能眼镜畅销榜。从Kickstarter众筹一举破300万美金开始,到后面霸榜亚马逊,VITURE短时间内成长为这个行业的头部。本期,我们访谈了VITURE的创始人姜公略。


这位自幼在家庭浓厚的计算机氛围中成长,同时对绘画和艺术设计充满热情的80后,成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人机交互专业中国大陆首位学生,并在MIT Media Lab从事交互研究,毕业后在Google总部从事人机交互设计工作,参与到Google Glass的设计研发中。


姜公略于2021年回国创立VITURE,致力于研发XR技术、创造未来人机交互的新范式。2022年推出的VITURE One产品,打破XR行业众筹历史记录,荣获《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CES Innovation Award、IF Design Award、Red Dot Design Award、Good Design等重量级奖项,打破了以往对中国品牌的廉价和模仿的印象,实现了新一代科技产品的原创性创新。


在本期深度访谈中,姜公略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以及在AI时代的技术下,打造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的愿景。姜公略,不仅看到了AI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的革命性潜力,更致力于开发能够深刻理解人类复杂意图的、具有全球化基因的智能产品。


姜公略和VITURE有诸多荣誉加身:哈佛大学设计系人机交互专业中国大陆首位学生;Kickstarter众筹平台单月认购310万美元,打破Oculus记录;Amazon智能眼镜品类销量第一,京东XR销量榜第一;然而,当问到VITURE最大的成绩是什么的时候,姜公略毫不犹豫地说:“用户的热爱。这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


“用户”这个词在整个访谈里出现了41次,这或许代表了姜公略创业的初心,也或许是VITURE获得的诸多成绩背后的另一种答案。这是一个关于姜公略、VITURE和VITURE的用户的故事,Enjoy!


  • 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XR glasses”的关键词时,第一条就是“VITURE”并且搜索结果的90%都是“VITURE”,这表明我们已经定义了XR眼镜这一市场品类。


  • (2022年)5月的时候我们就完成了单月310万美元的众筹金额,打破了当年Oculus 240万美元的记录,一炮而红……我们在日本最大的众筹平台上进行了众筹,并打破了行业记录……我们在亚马逊上线后,我们是亚马逊的Best Seller,并在上榜产品中单价最高、销量和评分最高。


  • 做产品不仅仅是做一个Project,关键是能够大规模量产,这中间其实是有巨大的Gap……确保产品的可量产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成本的可控性,这是另一门大的学问。
  • 我们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成功的AR眼镜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和一个基本点。首先,需要有内容。其次,价格必须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三,可穿戴性,这包括了重量、舒适性、平衡感、外观设计等因素。除了这三个要素,还有一个基本点:眼镜必须解决用户的刚需场景


  • 我们Day One就站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做着全球化的市场,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特点。我们是一家以用户为导向的公司,所有决策和方向都以用户为中心。我们不是技术导向、资本导向或老板导向的公司,而是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


  • 当用户拥护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当用户抛弃我们的时候,我们将失去所有。用户满意度。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最核心的指标。


  • 我们不把自己看作一家做眼镜的公司。你会看到我们的产品线,包括颈环等配件,都是为了提供一种全面的体验,正如任天堂通过Switch游戏机提供沉浸式游戏体验一样,我们做的是通过AI和XR时代最接近成熟的尖端技术,打造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眼镜只是这个体验中关键的一环。


  • 随着AI的发展,未来的人机交互将过渡到更高级阶段,这个变化需要一段时间,但一旦这件事情成立,手机将不再是最佳的交互设备,它能够提供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维度均低于智能眼镜。我并不认为眼镜会完全取代手机,就像手机也没有取代电脑,终局会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01 艺术与科技跨界才子,哈佛人机交互首位大陆生,人机交互领域弄潮儿



ZP:很荣幸能邀请姜总来Z Potentials做客。首先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建议可以从读书的时候开始,可以涉及人生的关键节点、比较突出的特征以及各阶段的积累等。


姜公略:我是80后,因为母亲在大学教计算机,从小对计算机耳濡目染,也很热爱编程和电脑硬件。其次是从小喜欢画画,当时刚出现在国内的一批进口轿车,我很痴迷流线型的外观,从现在来看,这是美学和设计的启蒙。高中时迷上了用Flash和ActionScript做交互式动画,这是一个能融合艺术和技术很完美的平台。


我在哈佛学习的时期,认识了很多其他学科很有才华的同学,常去哈佛商学院听课,到MIT Media Lab做技术探索性的项目,逐渐对将产品技术商业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去了Google,也有机会参与到了Google Glass的项目探索中,踩了不少的坑。在硅谷的几年也让我感受到产品技术驱动创新和商业化浓厚的氛围。


有人好奇VITURE如何能在创立之初就精准定义产品,众筹一炮而红。是过去这些经历让我沉淀了产品定义能力和创造力,在好奇、尝试、失败中不断的学习,总结,从而得到认知的提升,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其实在VITURE之前我做过两个众筹项目的产品定义,都成为了网络爆款。核心还是思考用户、场景、需求和技术,找到最佳的形态。


ZP:你是哈佛大学在这个专业从中国大陆招收的第一个学生,哈佛看中了什么?去哈佛读书之后,有哪些经历?


姜公略:哈佛的经历是一次认识深度和广度的提升。那里聚集了一批各行各业才华横溢的学生,跨学科交流非常多。我在商学院有几个好朋友,就经常去商学院听课,觉得基于商业case的教学方式非常好。所以我非常喜欢阅读各种商业史和case。在哈佛还创过业,做了当时学校很流行的送餐服务“筷道”。因为离MIT不远,我还在MIT Media Lab做了一年的研究项目。当然还有学习强度,同学们都非常拼,通宵是家常便饭,在宿舍看着窗外天亮然后睡上两三个小时去上课是难忘的回忆。在这一过程中,我意识到人机交互技术+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且令我充满热情的领域,毕业后接触到Google Glass让我对热爱的领域有了一个更具象的认知。


ZP:你觉得哪段经历,对于你打造VITURE来说,影响是最大的?


姜公略:过往所有经历都很重要,都是connecting dots。如果从相关性上来看,Google Glass这段经历可能对我打造VITURE产品的方法论很重要。


我参与Google Glass项目是在Google Glass刚刚发布不久。即便在今天的视角看,Google Glass依然是一款相当棒的XR产品,它足够轻便、外观时尚,并且具备全彩信息提示功能,有本地计算能力,还能够拍摄。考虑到当时网络和计算能力的限制,Google Glass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产品已经做的非常极致了。然而,它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产品定义是从技术导向的,而不是用户场景导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基于Google Glass的硬件探索了多种使用场景的软件设计开发,包括在会议和To B领域中的应用。但最终这些尝试在POC阶段就没能继续推进。最后在医院落地了一些设备,但依然缺乏真实刚需和场景,未能持续拓展。


从Google Glass的经历和一些行业产品成败的案例中,我总结了成功的消费级XR眼镜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和一个基本点。首先是内容,要有killer apps,设备只是载体,内容才是核心。其次是价格,必须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三是可穿戴性,这包括了重量、舒适性、平衡感、外观设计等因素。一个基本点是必须解决用户的刚需场景。眼镜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的产品,要让用户接受它,必须给他们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理由。大多数AR眼镜没有解决用户的刚需,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虽然看起来很酷,但销量不佳的原因。拿Magic Leap举例,它在内容、价格、可穿戴性这些要素和满足用户刚需的基本点上都没有满足。通过这个模板,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一个XR产品是否获得消费级市场的成功。


ZP:创办VITURE的背景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机会?


姜公略:三个契机:核心元器件成本大幅下降,网络带宽和延迟达到XR所需的临界点,高质量沉浸式内容爆发。


首先是MicroOLED的国产化。视涯科技在2021年初量产了0.49寸的MicroOLED。我进行了评估,结论是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大规模量产的需求,同时成本是之前SONY MicroOLED的1/4。这样下游一定会长出消费级XR眼镜的赛道。


其次是5G蜂窝和家庭百兆宽带及WiFi5的普及。XR眼镜一直有一个不可能三角:算力、轻便性、续航,三者不可兼得。而云计算可以实现完美解决。当时我在美国家里的算力很弱的电视棒上玩3A大作Cyberpunk2077,逼真的光追效果和流畅的游戏体验,让我认为云计算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后来通过数学计算,这个临界点就是WiFi5和5G蜂窝。就像每一个网络技术次代的更迭诞生了全新的应用,5G时代的应用就是XR。


当时原神已经大火,UE5刚发布,我判断未来的数字内容将逐渐由高质量沉浸式内容dominate,因为人的体验是无法降级的。最近大火的“黑神话悟空”,和云游戏的结合,也印证了当初的判断,未来一定是高质量沉浸式内容+云计算+XR设备这套框架成为主流。


02 登顶亚马逊智能眼镜畅销榜,获评《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



ZP:可以向还不了解的读者简要介绍一下VITURE的产品、主要功能和目标用户。


姜公略:戴上VITURE的眼镜,用户可以体验到3米远的135寸高清激光电视的视觉效果。只有76g的重量和类似时尚墨镜的外观可以长时间在任何场景下佩戴。其画质清晰度、亮度和色彩不输任何高端电视和显示器。眼镜自带与哈曼独家合作的Open Speaker,提供沉浸式游戏和影音体验。眼镜可以直连手机、电脑。如果连上我们独创开发的颈环计算单元,可以无线连接到家中的PS,Xbox和PC串流打游戏,并且具有超低延迟。我们的产品还能够连接主流云游戏平台,如微软的X Cloud和腾讯云游戏,无需主机即可游玩。另外,产品还内置了所有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YouTube、爱优腾等。眼镜还能够播放所有的3D电影、3D视频、空间视频和VR视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媒体播放设备。我们首创的电致变色技术可以实现透明和沉浸一秒内的切换。我们还针对Switch用户开发了全球首款兼容Switch的配件“魔宝坞”,支持10小时Switch游戏和双人游玩。


ZP:VITURE所在的赛道是叫“智能眼镜”还是“XR眼镜”更合适?请David帮我们先介绍一下行业的整体情况,以及VITURE在其中选择了什么样的细分方向?


姜公略:这两个叫法都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共存。大家每个人都有耳机,本质上耳机是一个“头戴式音频设备”,提供好的声音体验和隐私性。VITURE眼镜是一个头戴式显示+音频设备,提供好的视听体验和隐私性,再加上计算,就是一台“沉浸式计算设备”。手机屏幕太小,且没有隐私性,游戏、办公、观影这些场景都存在真实痛点。所以我们做的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需求,做好显示、佩戴体验、外观、软件、内容兼容性,控制好成本,定一个用户可接受,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作为眼镜形态先被消费者接受并产生黏性,是进入真正XR时代的第一步。


ZP:眼镜+颈环这种设计很独特,当时出于什么做了这样的设计选择?


姜公略:在我们做计算单元之前,大多数的XR眼镜都是需要直连第三方设备投屏的。如果只做投屏眼镜,除了显示提升以外,它无法再提供超出直连设备(手机)能力之外的体验。最好的用户体验一定是从硬件、软件、再到内容生态串成一线的。我们不把自己定位为一家眼镜公司,而是打造全新的数字体验,眼镜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现阶段的技术还无法把光学、计算、通讯、电池全都集成到一个眼镜里。耳机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成为了TWS。所以我们设计了独有的眼镜+颈环的形态,把不必须放到眼镜里的东西都放到了颈环上,如CPU、电池、WiFi等。用户可以随时语音唤醒操控,打游戏或者移动的情况下,双手是空出来的。用颈环可以串流到家里的PS,Xbox,PC上几乎无延迟的打游戏,这也是VITURE独有的体验;也可以直接打本地游戏或云游戏,还可以在里面看3D电影,办公等等。它是不占用手机的,手机的信息也不会打断游戏/观影进程。


ZP:目前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VITURE在其中的优势和差异化定位是什么?


姜公略:第一,我们是一家Global Company,我们不将自己定义为美国公司或中国公司,而是将自己定位为立足于中国的全球化公司。现在全世界都在问Where is the next China?我特别认同BAI龙宇的观点,即The next China is Chinese。我们的核心团队主要是中国人,但我们致力于打造的是全球化的品牌、业务、渠道和产品。


第二,我们以产品创新引领科技潮流,有自己的差异化。比如颈环的设计,电致变色技术,支持Switch,多人游戏观影,支持iPhone的XR多屏空间体验,都是我们特有的创新功能。从结果上,我们在亚马逊销售榜上实现评分、销量、售价三个领先,同时也获评了《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打破了以往中国品牌的低价平替的印象。


第三,我们专注于打磨特定场景体验。游戏人群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会围绕这一场景做硬件和软件的创新延展。当然,XR是未来的基础平台,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也会像英伟达一样,拓展到更广阔的市场。


ZP:你们的最新产品VITURE Pro在亚马逊和京东上表现很好,具体做了哪些升级?


姜公略:VITURE Pro主要升级了显示。显示是XR眼镜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入眼亮度和清晰度都是显示的核心指标。我们应该是第一个实现高清全彩显示入眼亮度超过1000nit的,它会大幅拉升显示效果。边缘清晰度也是办公场景下的一个必备素质。色准也进行了升级,同时引入了根据用户喜好调节色彩模式的功能。目前塞西实验室的数据,VITURE的边缘清晰度、亮度和色准三项核心指标都是同类产品中最高的。这还是在我们光机模组内置了0到600度近视调节的情况下实现的。另外我们对电致变色技术也进行了大幅提升,目前能实现最低0.5%的透光率,基本实现了AR眼镜在透明和不透之间的无缝切换。


ZP:VITURE Pro售价是459美金,这个价格在品类里属于什么水平?


姜公略:从品类来看,是比较贵的。但是贵只是相对而言,如果对比Apple Vision Pro,其实VITURE Pro非常实惠。贵本身不是优点,我们也希望能做更低的价格,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新科技带来的体验跃升,这个需要我们和行业共同努力降本才能实现。


因为XR眼镜还是一个以体验为核心的产品,现阶段用户的需求优先级一定不是便宜,而是足够好的体验。价格和产品定位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是品类的规模效应,这里面又分为用户圈层和行业发展阶段这两个维度。简短来说,就是在XR眼镜这个品类里,在目前的用户群特征和行业发展阶段下,以什么样的价格和定位,能够获取未来最大化的市场优势。结论不是价低者胜,也不是价高者胜,而是定位正确者胜。


因为对品类规模效应的判断,和赛道未来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作为创业公司,当前阶段不能走一条为了规模和市占而烧钱的道路。“不依靠输血的可持续增长”是我们践行的理念。



ZP:XR行业之前一直处在起起伏伏中,根据你在前面的介绍,VITURE一问世就在持续增长,这个增长是否可持续?


姜公略:销量增长只是结果,我们更应该关注PMF是否真正跑通。VITURE的PMF,我认为有三个标志性的数据。


第一是Kickstarter上超300w美金众筹,超过了Oculus 240万美金记录。这次众筹我们团队刚成立半年,而且在几乎无投放情况下实现的,总金额除以backer人数平均客单价达到了600多美金。我看过一个统计,Kickstarter上成功众筹的project中实际发货的比例大概是40%,所以这5000多名backer(支持者)是在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有60%情况下打水漂的情况下,掏出600多美金为我们产品投票的。这证明产品概念击中了真实需求。后来我们发货后,用户的客诉和退货率不到1%,又证明了产品体验是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之后我们登上了日本的众筹,再次打破了之前行业记录数倍的成绩收官,说明用户的需求是跨文化和地域相通的。


第二是我们发货后后台看到的用户使用时长。最开始是日均90多分钟,后面逐月增长,目前达到了145多分钟。这个数据证明用户是每天长时间使用产品的,作为头戴式设备,这个指标尤其重要。这里面还没有计入用户连非VITURE联网设备和软件套件的使用时间,比如打Switch,直连电脑等。日均使用数据的不断增长说明我们的软件、硬件升级还在持续增加用户的黏性。


第三是我们在亚马逊的销量一直在增长,季度复购率达到了40%。我们会在一年当中持续推出新的产品,主要是搭配眼镜使用的新配件。有40%的用户会在一个季度内重复购买VITURE的产品,说明用户在持续使用,同时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这样的增长是否可持续?近视眼镜和墨镜的市场有多大,耳机和手机的市场有多大?销售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还是来自于解决用户刚需。新技术的应用,产品体验的提升,用户群的拓展,都会带来阶段的新增量。这个赛道再发展5-10年,它就会成为人手一个的大众级产品了。


ZP:你刚才提到Google Glass有摄像头,Meta Rayban也有,而目前VITURE产品却没有,怎么看这个差异点?


姜公略:XR产品的三大技术栈是“显示、交互、感知”,他们的有机整合是XR产品定义的关键。


我在Google的时候,接触了Google Tango团队,这是最早使用手机双目RGB摄像头进行空间SLAM的项目,也成为了今天AR眼镜做SLAM的标准范式。Google Glass和Rayban Meta眼镜虽然有摄像头,但不具备SLAM功能,其实主打的是GoPro的第一人称摄像市场。而真正具备感知能力的双目摄像头,需要付出巨大的产品代价 - 算力、体积、功耗。我们会随着显示技术的成熟,逐渐把眼镜的感知能力加上去,这也是我们最开始制定的“先解决显示,再解决感知“的基本路径。


其实Meta Rayban很好的证明了用户体验是打开市场的核心。第一代的Rayban Stories是2020年发布的,产品定义和今天的Rayban Meta(二代)别无二致,而二代只是提升了摄像头、音质、续航,微调了外观设计,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反馈。基于BB的观影眼镜也是五六年前就出现了,甚至更早,而真正市场爆发性增长是在23年。市场的驱动核心还是靠产品力。


ZP:对于VITURE来说,你最关心的北极星指标是什么?这个指标目前表现怎么样?


姜公略: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北极星。当用户拥护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当用户抛弃我们的时候,我们将失去所有。


如果你上Reddit、Discord之类的社区,会发现海量的用户好评。同时海外媒体在客观横向测评中,也给予了我们极高的评价。有用户自称是我们品牌的Life-Time Supporter,有的推荐了50个朋友购买我们的产品,这些都非常令人感动。我们的净推荐值(NPS)非常高,有用户甚至表示VITURE是我唯一想要带到After-Life的产品。


之前总有人问我,VITURE能快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但如果只说一个核心点,那就是“用户导向”。我们不是技术导向、资本导向或老板导向的公司,而是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我们所有的决策、方向,最有话语权的都是我们的用户,所以我们能够快速迭代和创新,快速的为用户打造他们最想要的体验。


03 AI时代人机交互的方式将会改变,VITURE致力于打造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眼镜只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ZP:AI+硬件是最近很受关注的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VITURE有什么计划吗?


姜公略:AI会革新人机交互的方式。第一它会直接理解人类的复杂指令,这样就不用再人为的拆解成app、菜单、点击等传统交互方式。第二当交互friction大幅降低时,人会花更多时间在内容本身。传统的App容器形式会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AI Agent。


随着AI的发展,未来的人机交互将过渡到更高级阶段,这个变化需要一段时间,但一旦这件事情成立,手机将不再是最佳的交互设备,它能够提供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维度均低于智能眼镜。我并不认为眼镜会完全取代手机,就像手机也没有取代电脑,终局会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ZP:对于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未来,你怎么看?


姜公略:首先是和AI的结合,会带来全新的交互和内容体验。


XR眼镜的消费级市场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的产品形态可能只满足了愿景的5%。对剩下的95%,就是我们的机会和创业公司的机会。这个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赛道和时代。有资源、有投入意愿的大厂在行动,但一定会有人掉队,同时有新的创业公司登上核心舞台。中国在新的智能时代,绝对也不仅仅是在智能手机时代的跟随策略和形象,我们有机会去定义全新的产品,去引领全球下一个智能时代平台。中国已经有了全球最好的上游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制造能力,软件平台能力,AI算力基座,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ZP:你对十年后的VITURE和自己有什么期待?


姜公略:在未来的十年,我深信我们将步入一个由AI和XR技术驱动的全新科技时代。希望十年后,科技圈谈论的最多的就是今年VITURE将会发布什么新的革命级的产品,它会成为人们真正兴奋点的来源,它会成为大街小巷每一个人排队争相购买的产品。


ZP:回顾这3年创业的时光,你最兴奋和最痛苦的时刻是什么?


姜公略:每看到用户的一些好评和好点子我都会有点小兴奋。其实VITURE的产品迭代到今天,大部分的进步点都是用户提出来的。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从解决各种困难中获得快乐的过程,痛苦倒谈不上。目前是一个对创业公司极具挑战的环境,既要业务快速增长,又要持续投入研发,还要能够盈利。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次高强度挑战,但只有在高压中,才能够真的历炼,尤其是个人和团队的意志品质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在未来才会获得更大的加速度。Resilience和心力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基座。


ZP:除了产品,还有什么也是非常重要的?


姜公略:经营一家创业公司是一项全面且复杂的任务。团队、产品、资本和战略是几个核心的抓手。


ZP:过去1-2年是技术发展非常疯狂的一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一个人是什么?


姜公略:ChatGPT和Apple Vision Pro,都是划时代的产品。所以AI和XR的结合会很有趣。


ZP:日常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姜公略:没有除了工作外的兴趣爱好。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在工作,经常做梦想到一个灵感,逼自己起来用手机记下来,不然早上肯定忘了。能够全情投入一件热爱的事情是一种幸福。


文章来自于“Z Potentials”,作者“Z Potentials”。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2
AI搜索

【开源免费】MindSearch是一个模仿人类思考方式的AI搜索引擎框架,其性能可与 Perplexity和ChatGPT-Web相媲美。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MindSearch

在线使用:https://mindsearch.openxlab.org.cn/


【开源免费】Morphic是一个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该项目开源免费,搜索结果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AI搜索所需要的必备功能。相对于其他开源AI搜索项目,测试搜索结果最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urla/morphic/tree/main

在线使用:https://www.morphic.sh/

3
微调

【开源免费】XTuner 是一个高效、灵活、全能的轻量化大模型微调工具库。它帮助开发者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平台,可以对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图文模型(VLM)进行预训练和轻量级微调。XTuner 支持多种微调算法,如 QLoRA、LoRA 和全量参数微调。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xtu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