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听器助力提升老年人听力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听力健康问题日渐引发关注。
2024年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专门举办“老龄化社会的听力健康新视野”圆桌论坛活动,多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听力健康对于应对老龄化和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在今年的进博会上,AI助听器也成了医疗健康领域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代表。
据世卫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近15亿听力障碍患者,老年性听障在全体听力障碍中占据绝大多数。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也就是说,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每三个就有一个患有听力障碍。
与日益严重的听力问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助听器普及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WHO 数据显示,全球助听器覆盖率大约为17%,其中英国和法国的助听器渗透率均超40%,美国市场渗透率约为27%,日本为14.4%,而我国只有5%。
事实上,听力问题对老人健康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身体,因听力障碍而造成的交流障碍,让越来越多的老人逐渐成为家中的孤岛,失去了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与亲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家庭矛盾激增,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普遍。
价格太贵、用着太麻烦、隔三差五就得换……助听器的诸多硬伤成了老人拒绝佩戴的理由。
国外助听器品牌的巨头垄断格局加剧了这类问题现状。IDATE数据显示,2023年五大集团占据全球约96%的数字助听器市场份额;具体到国内市场,则是接近90%的份额被国际巨头所占据。
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与积累的渠道优势使得国际大牌助听器的价格在中国市场居高不下。好的助听器动辄便要大几万、老人听不清又买不起,百元甚至几十元的廉价助听器意外在中国获得了很大的市场。然而,大部分劣质助听器都有让老人越戴越聋的问题,老人的听力损伤陷入恶性循环。
打破国际助听器在中国国内的市场垄断现状,让更多老人享受AI声学技术为医疗健康、听力健康带来的优势,成为中国优化养老服务、提高养老质量迫在眉睫的关键一步,也对国产助听器在国际巨头垄断的大山中突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与助听器的结合,使得助听器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AI 助听器所蕴含的智能语音识别、环境自适应降噪、个性化声音放大等技术,成为了突破垄断的关键力量。对于国产助听器品牌而言,这是一次绝佳的弯道超车机遇。
但要真正抓住这个机遇,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更要懂中国老人。中国老年人群体有着独特的语言习惯、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他们使用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声调变化和独特的语义逻辑,这要求 AI 助听器在语音识别和处理方面要针对中文进行深度优化,确保老人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理解周围的声音。而且,中国老人的生活环境嘈杂多样,从热闹的菜市场到安静的家庭角落,从街头巷尾的喧嚣到公园中的欢声笑语,AI 助听器需要能快速适应不同场景的噪声变化,为老人提供舒适的聆听体验。
以中科院声学所知名专家为首的声智团队,深耕八年,全面声学大模型改造,终于为中国老人的听力障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除了噪声与啸叫抑制、多种环境自适应、防水防汗等助听器基础功能外,声智AI助听器还基于中国国情,为中国的空巢老人提供了一键呼叫子女、AI语音陪聊、AI助听字幕、AI防丢定位等功能,同时,声智贯彻“从中度到极重度,一台就够了“的原则,支持AI助听器居家自主调节,首创AI听力验配师,5分钟便能居家自主验配。
“为了让AI技术造福中国更多的老人,声智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也在声智健康提供的陪诊服务中看到了老人很多的痛点问题,为我们助听器更切合老人的实际需求极累了经验。比如很多老人记性不好,助听器怕丢,我们就专门给助听器设计了防丢绳;再比如中国老人对于助听器的佩戴舒适度、操作便捷性也有特殊要求。与年轻消费者不同,他们可能对复杂的操作界面感到困惑,因此,设计出符合他们使用习惯的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细节,来打造一款更适合中国老人的助听器。“声智科技副总裁黄赟贺介绍道。
声智科技CEO陈孝良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也提及AI助听器是声学AI在医疗健康领域非常重要的应用,除了帮助老人接触到真实世界的声音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也让老人对AI有一些体验,并通过AI来实现陪伴,减轻老年人的抑郁问题。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让更多中国老人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用科技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应成为发展中国未来医疗健康的应有之义。
文章来自于“时氪分享”,作者“时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