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见证历史性的一刻。"这好像是每个AI 大厂的共同愿景。站在 2024 年末,智谱再次对外宣布完成 20 亿融资....AI 大厂之间的战事仍在继续...
2024年11月29日,北京中关村某会议中心。智谱AI的技术开放日现场气氛热烈。CEO张鹏站在台上,面带微笑地说了一句话:"AutoGLM,帮我给现场观众发个红包。"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惊呼。人们看到大屏幕上,这个AI智能体正在自如地切换于微信、支付宝等多个应用之间,几秒钟后,现场观众的手机同时震动 —— 红包到账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这不仅仅是一个红包,"现场一位资深科技投资人低声评论,"这是AI Agent技术的里程碑时刻。"
确实,从技术角度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跨应用操作、多模态理解、自主决策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传统AI助手停留在被动应答,而这次展示的AutoGLM,展现了一个AI智能体主动理解、规划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然而,就在掌声雷动之际,角落里一位投资界老兵若有所思:"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更关心的是,这样的技术突破背后,智谱选择的战略路径是否正确?"
"如果说去年我们还在追赶的话,今年我们已经开始并跑了。"智谱AI的一位技术主管在私下交流时这样说。
"作为早期用户,我确实感受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某互联网公司的AI架构师李明(化名)表示,"特别是在代码生成方面,CodeGeeX的效率提升很明显。"
确实,2024年对智谱来说是个丰收年。7月,他们发布了代码生成大模型CodeGeeX第四代,支持从代码补全到翻译的全方位功能;同月,视频生成模型"智谱清影"问世,能生成1440×960高清视频;10月,端到端语音模型GLM-4-Voice横空出世,在多语言实时对话领域展现出惊人实力。
"但技术进步的速度可能掩盖了一些潜在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王教授指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此广泛的技术布局,是否会影响各个领域的深耕?"
"说实话,我们的视频生成还不够完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项目负责人坦言。
一位经常使用AI视频生成工具的短视频创作者分享了他的使用体验:"智谱的'清影'在某些简单场景下表现不错,但一旦遇到复杂动作,就会出现很多不自然的地方。"
这种"不够完美"在一次公开测试中暴露无遗。当系统收到"一片广阔的海滩上,一个人形机器人和一只猫在一起散步"的提示后,生成的画面令人啼笑皆非:两个机器人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而那只可怜的猫,走着走着头就变成了尾巴。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宏江分析道,"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资源分配。字节跳动和快手在视频生成领域投入了大量专项资源,而智谱却要同时应对多个技术方向。"
AIFactoryIO梁厂长的见解:"大厂在AI商业化竞争中,最终会回归到各自已有的产品竞争中去。像字节这样拥有完整app生态和海量用户产品矩阵的公司,能够轻松将AI能力转化为产品优势。
这对创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创业者需要认真思考:在没有应用场景和用户基础的情况下,仅靠技术优势是否足够?"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某知名云服务商的商务总监感叹,"低价确实能帮助获取市场份额,但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商业化困境。根据《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2024年1-9月,智谱华章虽然拿下了22个大模型项目,总金额达2472.3万元,但背后付出的代价令人心惊。
"我们的GLM-4-Flash价格已经降到了0.06元/百万tokens,"一位业务主管无奈地说,"而OpenAI的GPT-4 Turbo还在收10美元/百万tokens。"
"从采购方角度来看,"某国有银行的IT负责人表示,"我们更关注的是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单纯的价格优势。过度降价反而会让我们担心服务的可持续性。"
"我在硅谷和中国都有投资,"红杉资本的一位合伙人表示,"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创业公司更愿意在细分领域深耕,而中国公司往往追求全面布局。"
在大模型商业化的瓶颈期,是否有其他出路?答案是肯定的。OpenAI的劲敌Anthropic就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专注于AI安全和伦理问题,通过"宪法AI"概念获得了包括Google Cloud在内的长期投资。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指出,"AI领域的突破往往来自于对特定问题的深入研究,而不是广泛但浅层的尝试。"
"作为一线开发者,"智谱AI的一位资深工程师坦言,"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来自多个方向的压力。但技术创新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和突破的过程。"
回到智谱AI的技术开放日现场。当天的最后,张鹏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技术创新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某知名投资机构的AI领域负责人总结道,"中国AI企业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关系到单个企业的生存,更关系到整个产业的未来。"
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在AI领域,真正的竞争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能走得远。找到平衡点,或许是中国AI企业的必修课。"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AIFactoryIO”,作者“智厂星途”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