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AI公司,就要凉凉了
80%的AI公司,就要凉凉了AI行业"微笑曲线":硬件和应用盈利,大模型亏损。
AI行业"微笑曲线":硬件和应用盈利,大模型亏损。
OpenAI CEO奥特曼,墙倒众人推? 惊人的高管离职潮,令外界对OpenAI的信任降至谷底—— 如果技术真的接近AGI,如果奥特曼真的是位好领导,眼看着公司就要变成「非营利」,他们怎么可能舍得走? 面对外界质疑,奥特曼急忙澄清:自己绝对没有拿7%的股份!
《纽约时报》今天披露了很多关于 OpenAI 有意思的数据,根据其查阅的财务文件显示,OpenAI 8 月份的月收入达到 3 亿美元,自 2023 年初以来增长了 1700%,预计今年的年销售额约为 37 亿美元,而明年营收将增至 116 亿美元。
在 OpenAI,高层变动正在成为一种传统。
近期美国AI行业发生了一些引发热议的并购案例,可以肯定的是,进入国内从业者讨论范围内的只是其中的明星公司,那些不知名但快速实现了并购退出的创业者数量更多。
中国AI公司更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于实际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具体领域。在融资、技术创新、原创算法等方面与全球领先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被倡导要想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做出计划。然而,两位人工智能研究者却认为,这只适用于普通的小愿望。 一旦涉及过于高远的、不确定能否实现的目标,比如打造 AGI(通用人工智能)、登月计划等等——那么根据兴趣进行自由的、开放性的探索,才更能实现想要的。
自动驾驶领域又有了新的玩家。不过这个玩家并不陌生,就是“天才少年”侯晓迪。
9月26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合合信息正式挂牌科创板,为三年IPO冲刺征程画上句号。
印度教育科技公司Physics Wallah完成2.1亿美元B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