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厂裸辞,靠AI赚钱,年入近百万
我,大厂裸辞,靠AI赚钱,年入近百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环游了无数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陈云飞似乎在以“报复性旅游”的方式,告别自己十年的互联网工作。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环游了无数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陈云飞似乎在以“报复性旅游”的方式,告别自己十年的互联网工作。
本文提出了AI创业产品选择的几条简单判断标准,包括新颖性、是否能解锁过去做不到的事情、AI成功率、壁垒和竞争等方面。
一个服务于1000万日活跃用户数的通用大模型,至少需要年收入100亿元才可能保持收支平衡,如果未来能服务1亿日活用户呢?10亿日活用户呢?
进入 2024 年,AGI 领域的投融资热度明显下降。 当模型层的技术边界仍未清晰界定,全球 AI 相关的流量红利开始逐渐消解,而一些 PMF 发生在了大厂,大厂追赶创业公司的时间周期缩短到数周时,对于创业者而言,快速构建自己的业务壁垒就更为关键。这同样也是 AGI 领域投资人不得不思考的难题。
AI创业现在需要的是哪一类人?黄云刚就AI技术开放的门槛、创业者的技术要求和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模型的开源和Database时代的开源不是一个概念。”源码资本管理合伙人黄云刚说。
社交平台上,AI 智习室是一门大生意。随便以“AI 智习室”为关键词搜索,你能找到不少“赚麻了”“下一个风口”为标题的帖子,大致内容几乎都是雷同的,诸如“闺蜜合伙开 AI 智习室,半年收入 45W+”,又或者“和朋友合伙办智习室,3 年买了五辆车你敢信”
自从和员外上家公司离职后,我们就自己搞公司投入到了RAG大模型的AI产品应用的开发中,这中间有一个春节,前后的总时间大概是三个月左右,在这三个月期间,基本是昼夜兼程啊,到今天3月底结束,产品目前看是有了一个基础的雏形。
我有一个朋友,中年被裁、股市爆仓、子女厌学……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地,每天除了钓鱼、打游戏,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积极思考新的创业良机。
本文围绕“AI投资趋势及应用方向”展开讨论,涵盖了AI Agent与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的本质区别、AI原生商业模式的发展、AI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这篇文章来自知名的「科技与商业战略」博客 Stratechery,作者是 Ben Thompson,采访对象 Nat Friedman 和 Daniel Gross 是一对投资二人组,他们很像是「人工智能时代」的 Marc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后者通过创办了 A16Z 在 2008 年之后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硅谷的顶级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