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超越o1,成本仅4%,UCSD张怡颖教授团队开源生成式AI工作流自动优化器
质量超越o1,成本仅4%,UCSD张怡颖教授团队开源生成式AI工作流自动优化器近几年在生成式 AI 技术和商业创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建高质量且低成本的生成式 AI 应用在业界仍有相当难度,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近几年在生成式 AI 技术和商业创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建高质量且低成本的生成式 AI 应用在业界仍有相当难度,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ChatGPT诞生的第二年,OpenAI和国内的一众企业正在试着“抛弃”它。 在Scaling Law被质疑能力“见顶”的情况下,今年9月,OpenAI带着以全新系列命名的模型o1一经发布,“会思考的大模型”再度成为焦点。
OpenAI近日正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名为“OpenAI o1”的商标注册申请。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OpenAI对其最新推出的推理模型o1的重视,也标志着OpenAI在保护其知识产权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
OpenAI o1大火之后,国内外上演的AI推理能力竞赛可以说是2024下半年AI领域最大看点了。
没想到,技术发展得竟然这么快。最近,人们已经开始畅想 AI 时代后的生活了。
家人们,国产o1大模型,最近着实是有点火啊。 就在今天,昆仑万维的Skywork o1也开启了邀测。 那一波实测,这不就得安排一下么。
近期,微软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揭示了AI推理能力从传统的提示工程方法(如Medprompt)到原生推理机制(如OpenAI的o1)演进的全貌。此项研究为正在开发AI产品的朋友们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洞察。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一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探讨其对AI推理领域及产品开发的深远影响。
Meta全新发布的基准Multi-IF涵盖八种语言、4501个三轮对话任务,全面揭示了当前LLM在复杂多轮、多语言场景中的挑战。所有模型在多轮对话中表现显著衰减,表现最佳的o1-preview模型在三轮对话的准确率从87.7%下降到70.7%;在非拉丁文字语言上,所有模型的表现显著弱于英语。
Scaling Law撞墙了吗?OpenAI高级研究副总裁Mark Chen正式驳斥了这一观点。他表示,OpenAI已经有o系列和GPT系列两个模型,来让模型继续保持Scaling。
2小时内,Claude和o1就能超过人类专家平均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