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图识别:实现人类和智能体的有效沟通
意图识别:实现人类和智能体的有效沟通意图识别及其在智能设计中的应用
意图识别及其在智能设计中的应用
能帮你干活的智能体,或许才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AI产品。
RPA虽然能完成任务的80%,但在20%的失败情况中,仍然需要人工介入;下一代的RPA将由AI Agent来完成,而不是依赖传统的RPA。
2025年伊始,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在播客节目中放出狠话,“在2025年,Meta以及其他正在研究这一领域的公司,很可能会开发出一种AI,它能够发挥相当于中级软件工程师的作用,具备编写代码的能力。”
近期,OpenAI CEO Sam Altman 宣布,2025 年将推出名为 “Operator” 的虚拟员工计划,AI 代理将能够自主执行任务,如写代码、预订旅行等,成为企业中的 “数字同事”。
刚刚,ChatGPT的全新功能「Tasks」上线了。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需要执行的任务和执行时间,来指挥ChatGPT在未来某个时间,自动完成任务。
2024 年,我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在研究多智能体系统,主要是 AutoGen,一个用于构建 AI 应用的 OSS 框架,并为此写了一本书《Multi-Agent Systems with AutoGen》。
抢先OpenAI的“Operator”,清华、复旦、斯坦福等研究者联合起来整了个大活~
近日,小扎在采访中透露,Meta等一众大厂或许将在今年拥有能够媲美中级软件工程师的AI;而在未来,AI将能够完成几乎所有的编码工作,甚至是AI系统本身的开发。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浪潮,人类该如何未雨绸缪?个人又该如何适应变革?
今年的科技盛宴CES上什么趋势最火?AI智能体当仁不让。 在AI界呼风唤雨的老黄,也将智能体定位了英伟达未来的一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