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出海的强有力支柱:最新开源文本转语音模型IndexTTS-2.0标志零样本TTS进入双维度时代
B站出海的强有力支柱:最新开源文本转语音模型IndexTTS-2.0标志零样本TTS进入双维度时代最近在 B 站上,你是否也刷到过一些 “魔性” 又神奇的 AI 视频?比如英文版《甄嬛传》、坦克飞天、曹操大战孙悟空…… 这些作品不仅完美复现了原角色的音色,连情感和韵律都做到了高度还原!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居然全都是靠 AI 生成的!
最近在 B 站上,你是否也刷到过一些 “魔性” 又神奇的 AI 视频?比如英文版《甄嬛传》、坦克飞天、曹操大战孙悟空…… 这些作品不仅完美复现了原角色的音色,连情感和韵律都做到了高度还原!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居然全都是靠 AI 生成的!
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跨界上车了。
今天,蚂蚁百灵大模型团队正式开源其最新 MoE 大模型 ——Ling-flash-2.0。作为 Ling 2.0 架构系列的第三款模型,Ling-flash-2.0 以总参数 100B、激活仅 6.1B(non-embedding 激活 4.8B)的轻量级配置,在多个权威评测中展现出媲美甚至超越 40B 级别 Dense 模型和更大 MoE 模型的卓越性能。
当GPT-5第一次被写进数学论文,舆论瞬间炸开。有人惊呼「AI 数学家诞生」,有人却冷静提醒:它只是把熟悉的工具快速拼接。于是,一个新的问题被摆到台前:这究竟是科研的加速器,还是博士培养的绊脚石?
GPT-5上线引发全网吐槽。8月14日,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深度复盘了GPT-5发布「风波」,并详细总结了此次产品发布中的失误:比如过快下线GPT-4o、低估用户会对模型的情感依恋、没有让用户建立起「可预期性」等。Nick也分享了OpenAI的产品设计哲学,要坚持「真正对用户有帮助」的原则。
还有一个多月,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就要来了! 作为消费者,你通常会如何寻找心仪的商品呢?或许你兴致勃勃地在搜索框里敲下关键词,却发现呈现出来的商品列表总是差强人意。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还在实时视频里找特定事件找半天?最新技术直接开挂了。
9 月 16 日,OpenAI 正式推出一款新模型 GPT-5-Codex ,这是一个经过微调的 GPT-5 变体,专门为其各种 AI 辅助编程工具而设计。该公司表示,新模型 GPT-5-Codex 的“思考”时间比之前的模型更加动态,完成一项编码任务所需的时间从几秒到七个小时不等。因此,它在代理编码基准测试中表现更佳。
无广告的纯净AI体验,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
经过数月的外界猜测,CEO Sam Altman揭晓了一款远超预期的全新模型。用他的话来说,与前代的跃升可以这样形容——“GPT-4像是在和一位大学生对话,而GPT-5则是第一次让人真切地感觉在与一位博士级专家交流。”
谷歌的 Nano Banana 甚至被称为 AI 图像生成与编辑领域的「ChatGPT 时刻」,而字节的 Seedream 4.0 则进一步拉低了门槛,让中国用户能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创作。
自从 Google Gemini 将数学奥赛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并行思维」后,如何让大模型掌握这种并行探索多种推理路径的能力,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真就一个大写的“哇塞”——智元的灵犀X2,成了全球首个完成韦伯斯特空翻的机器人!要知道,韦伯斯特空翻是空翻里的进阶技巧,属于中高级水平。一般完成这个动作,需要靠一条腿强有力地蹬地,另一条腿摆动带动身体翻转,对腿部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更高。
很多人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所谓的「AI 下半场」,一个模型能力足够强大、应用理应爆发的时代。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前)OpenAI 研究者姚顺雨强调了评估的重要性,著名数学家陶哲轩则指出必须降低成本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s)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能力突飞猛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度思考的策略,即通过增加测试时(test-time)的计算量,让模型生成更长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
上下文学习”(In-Context Learning,ICL),是大模型不需要微调(fine-tuning),仅通过分析在提示词中给出的几个范例,就能解决当前任务的能力。您可能已经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了:您在提示词里扔进去几个例子,然后,哇!大模型似乎瞬间就学会了一项新技能,表现得像个天才。
谷歌TPU团队原班人马组建,英伟达挑战者、AI芯片初创企业Groq又获融资。超出此前的6亿预期,此次融资高达7.5亿美元(约53亿人民币),Groq现估值69亿美元(约490亿人民币)。
这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但Phota Labs正在让这一切成为现实。这家由前Adobe AI研究员创立的公司刚刚获得了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的5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他们正在用个性化的视觉AI技术彻底重新定义摄影的边界。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2015-2024)》数据显示,中国AI研究人员数量从2015年不到1万人,增长到2024年的5.2万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7%。尽管增长迅速,但仍难追上产业扩张的速度。当前中国AI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需比例为1∶10。
这篇题为《Nav-R1: Reasoning and Navigation in Embodied Scenes》的新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身体体现式(embodied)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旨在让机器人或智能体在 3D 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结合「感知 + 推理 + 行动」。简单说,它不仅「看到 + 听到+开动马达」,还加入清晰的中间「思考」环节。
以腾讯元器平台上的「公众号智能体」为例,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公众号创作者授权后,可自动读取该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并实时更新为知识库。对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困惑,这个功能简直是打瞌睡送来了枕头。
腾讯元宝日活冲前三、混元3D建模精度飙3倍;还要砸1.5亿在沙特建新数据中心!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这波信息量不小。表面没大张旗鼓,实则在C端悄悄打磨起了大模型产品。从刚公布的数据来看,成果还挺显眼。
来自MIT Improbable AI Lab的研究者们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RL's Razor: Why Onlin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gets Less》的论文,系统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不仅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这一现象,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简洁而深刻的解释,并将其命名为 “RL's Razor”(RL的剃刀)。
ICPC 2025全球总决赛诞生历史性一幕:谷歌Gemini与OpenAI推理模型同时斩获金牌!Gemini在5小时内攻下12题中的10题,并在30分钟破解难倒所有人类的死亡C题;而OpenAI更是满分12/12,碾压139支人类队伍,成为赛场唯一全解团队。
通义DeepResearch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阿里开源旗下首个深度研究Agent模型通义DeepResearch! 相比于基于基础模型的ReAct Agent和闭源Deep
DeepSeek荣登Nature封面,实至名归!今年1月,梁文锋带队R1新作,开创了AI推理新范式——纯粹RL就能激发LLM无限推理能力。Nature还特发一篇评论文章,对其大加赞赏。
昨天OpenAI正式发布了GPT-5-Codex,一个专门为Codex编码智能体研发的GPT-5版本。在看了全球网友实测效果后,基本结论就是可以告别Claude Code,放下Cursor,直接来拥抱Codex了!为了验证网友们的说法和GPT-5-Codex的真实能力,我们全面的测评了一下。
9月17日消息,AI领域的两大巨头Anthropic和OpenAI正致力于开发能够替代人类执行复杂工作的“AI同事”。其核心方法是使用模拟企业软件来训练AI模型,使其能像人类员工那样理解和操作真实的工作流程。
CEO私人助理的活儿,也被Agent盯上了。 每天能独立更新出全公司的日报版“今日头条”,还是完全本地部署、开箱即用的那种:没错,整个机箱就A4大小,跟iPhone 15 Pro Max对比起来是这样的:不卖关子,这么个新鲜角色,名叫智跃Agent一体机。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是市面上首个专门面向CEO打造的软硬一体私有化Agent,目标用户非常明确。
最近,硅谷兴起了一股新玩法,叫 AI Rollup。 简单来说,就是投资机构帮助AI应用公司收购一批传统小公司,然后把 AI 技术塞进去,让它们更高效、更赚钱,然后批量做大。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AI客服公司Cresc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