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人工智能 GPT4 伦理 生成式 医疗 监管 安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强化学习 模型 算法 应用 开发 研究 工具 平台 框架 数据集 训练 部署 安全 合规 培训 投资 LLM,llm AI,ai,Ai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制图 生图 绘图 文生图 文生视频 生成式AI AGI 世界模型 sora chatGPT,chatgpt,ChatGpt claude openai Llama deepseek midjourney 红熊猫模型 Red panda,panda Stable Diffusion,StableDiffusion,stable DALL- E 3 DALL E DALL Flux,flux 扩散模型 混元大模型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 可灵 Pika PixelDance 豆包 月之暗面 零一万物 阶跃星辰 搜索增强 MiniMax Talkie Agent prompt fastai LangChain TTS 微调 提示词 知识库 智能体
# 热门搜索 #
搜索
AI助手内卷加剧,但你的下一部手机何必是手机 | 模力时代
5529点击    2023-12-11 15:54

谁能想到,大模型风暴袭来,钢铁侠里的贾维斯俨然成了最忙碌的“漫威英雄”(手动狗头)。


原因无他,实在是超级助手这个概念太火爆,从手机到PC再到智能座舱,哪里都要被cue上一轮。



甚至连硬件本身的形态,都因此出现了新的变化。


比如火爆国内外社交媒体的AI Pin,就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你的下一个手机,何必是手机”。



这么一个类似徽章的小玩意儿,由高通芯片驱动,内置以大模型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语音助手。


即使没有屏幕和按键,依靠诸多传感器和智能“大脑”,它一样可以帮你完成打电话、写短信、发邮件、记录世界的操作。


目前,AI Pin背后的公司Humane已经拿下2.3亿美元融资,最新估值达到8.5亿美元。



事实上,无论是挤占各大手机厂商发布会最重要版面的大模型智能助手,还是AI Pin这样更彻底的硬件创新,如果我们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就会发现,核心的变化还是:

随着大模型和AIGC技术的火爆,交互方式变革的序幕,已经被不可逆转地拉开


而第一波创新机遇,正在智能终端上有所体现。


AIGC时代,交互方式变了


尽管距离真正的“贾维斯”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对于智能终端行业而言,在大模型技术的冲击之下,交互方式已经发生了两重变化:


第一重,是人与机器之间交互方式的改变;第二重,则体现在机器与机器的相互联通之上。


人机交互方式变革,在ChatGPT掀起风暴之初,就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原因很简单:从命令行,到GUI(图形用户界面),再到纯自然语言交互,最新科技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的同时,也意味着一切应用乃至设备,都将迎来重构。


而正如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如抖音这样的现象级App,“重构”背后,新的跨时代杀手级App,甚至是杀手级设备的涌现,开始成为可能


观察行业动向,不难发现对于场上玩家而言,把握先机已然成为共识。


而最先被看好的超级助手雏形,就是智能语音助手。


像是微软,就直接用大模型驱动的Copilot,取代了Windows系统原有的语音助手Cortana。


更不用提各大手机厂商。大模型/AIGC技术驱动下的智能语音助手,俨然已成各大发布会上的新C位,取代影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最新“卷”点。



相较于已然被热烈讨论、实践的人机交互新范式,机器与机器之间交互方式的改变,较少被提及,但实际上,大模型这个“机器大脑”也正在物联网(IoT)中掀起变革风暴。


在过去,受限于物联网场景的碎片化,“一事一议”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I算法应用落地的进程和有效性。


换句话说,就是各种终端传感器,缺少一个能真正统筹全局的“大脑”。


而大模型的智能涌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缺,能将其他智能终端作为“感官”更好地联动起来。


2023年科技界的另一大热门话题“具身智能”,其实就是大模型与IoT设备碰撞的实例。



李飞飞团队机器人研究,无需预训练就能让机器人完成复杂指令


人类与机器的交互,机器与机器的互联,大模型时代,“万物互联”无疑有了更具象的进展。


那么,问题来了,要更进一步通往真正的超级助手,并在新的竞争浪潮中取得先机,还有哪些重点信息需要关注?


底层技术加速交互方式变革


任何一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外乎可以从载体实现路径两方面来观察。


对于超级助手而言,载体即智能终端,涉及硬件算力和软硬件协同技术;至于实现路径,当下最可能、也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就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了,而走在这样路径之下的时代,如今我们也称之为「模力时代」。


首先来看智能终端为核心的载体。


横向从终端技术来看,对于超级助手而言,作为载体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有两点,计算和连接。


计算,以芯片为代表的各设备的AI计算能力,也是能否承载超级助手的关键。


以当下在智能终端领域占据主导话语权的高通为例。


这几天,高通的端侧运行百亿模型能力又成了热门话题,还被英伟达高级AI科学家Jim Fan转发: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芯片的性能不是通过GHz来衡量的,而是通过Llama 2的tokens生成速度来衡量的。大语言模型是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这种AI计算能力,具体又可以分为手机和PC两方面。


一方面,以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为代表的芯片,正在进一步增强手机计算生成式AI的能力。


如高通AI引擎中最核心的Hexagon NPU,为了更好地支持AI计算,它升级了全新微架构,性能比前代快98%的同时、功耗降低40%,实现了对更多Transformer网络的支持。


加之对高通AI引擎及其他部分,如高通传感器中枢的优化,使得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发布时已经实现让终端跑100亿参数大模型,并能以每秒生成20 tokens的速度运行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



终端大模型文本生成能力


另一方面,以骁龙X Elite为代表的芯片,又将从手机端卷出来的AI计算能力进一步拓宽,给PC端带来一点小小的AI算力震撼。


骁龙X Elite的高通AI引擎,算力达到75 TOPS。


其中光是核心Hexagon NPU,算力就达到45 TOPS,为此高通特意给NPU增加了全新的供电系统,让它能按照工作负载适配频率;同时,为了专门加速Transformer网络等复杂AI模型,还研发了微切片推理架构。


这样,PC端就能直接运行超过130亿参数的生成式AI模型,写PPT、总结、生成文案甚至无需联网就能实现;


同时AI处理速度快上4.5倍,又能实现视频会议背景虚化、降噪、视频编辑、照片加滤镜等更丝滑的功能。



视频编辑,一键消除背景无关对象


连接,各设备间传输数据的性能,从底层直接影响超级助手的交互能力。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连接的需求同样有两方面,以手机、PC为代表的人机交互领域,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机器万物互联领域。


人机交互领域,需要连接硬件能提供更智能的网络性能分析、同时具备更高的传输效率。


以骁龙X75 5.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为例,这款基带首次集成了专用硬件张量加速器,即第二代高通5G AI处理器,AI性能相比第一代提升2.5倍。


基于此,通过分析信号完整性和信噪比,AI就能改善无线带宽、延迟,让网络性能更高效、数据传输更智能。


机器互联领域,对于连接硬件又有续航性能、成本和体积等不同的限制。


以骁龙X35 5G NR-Light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为例,相比移动宽带与极低带宽的NB-IoT,这个基带相当于轻量级实现了5G的传输性能,同时续航也要更持久、成本更低,更好地适应体积更小物联网设备。



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即计算和连接之间兼容并济的能力


无论是云端运行的通用大模型、还是终端以超级助手为目标的个人大模型,要想实现二者并行,势必需要5G+AI技术的双驱动,才能在确保传输数据效率、确保使用体验的同时,保证各侧模型的稳定运行。


高通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至少5年。


从定位智能终端设备开始,高通就一直在利用5G技术的连接能力,将更多AI技术由云端扩展至终端,如同渠与水的关系一样,让“原本在数据中心才能实现的AI功能,现在终端也能实现”。


最早从手机的摄影、图像视频处理,到更多设备如汽车智能座舱AI的数据传输、XR上运行手势识别等AI功能需要的低延迟,再到如今在云端和终端运行生成式AI……


高通不断用最新的AI技术快速引领终端侧的功能革新,而这每一步都离不开5G数据传输在背后的连接支持。


正是有了AI+5G打配合的能力,才能在进一步用高效连接提升AI使用体验的同时,反过来用AI增强连接的性能,最终改变用户和终端交互的方式。



纵向从载体类型来看,这种交互方式的变革,又能通过高通AI软件栈这样的工具无缝衔接到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终端设备中。


高通AI软件栈全面支持各种主流AI框架、不同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来提升各类AI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兼容性。


基于这套工具包,即使只在一个平台如手机上开发,也能在汽车、XR、PC和物联网上运行,极大加速了交互方式变革的速度。


总结来看,在各类终端万物互联的时代,AI+5G是不可或缺、相互协作的两大最重要的基础能力,而高通恰好在这两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并持续引领着终端侧的技术发展。


但对于超级助手而言,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发展再快,也只是作为载体,为其大规模落地做好了准备。


从超级助手最关键的实现路径——AI技术来看,我们距离最终的目标又还有多远?


我们距离超级助手还有多远?


正如《钢铁侠》中的贾维斯一般,在「模力时代」下,大众对超级助手的想象,也是一个“统筹一切”的AI个人助理


对此,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兼AI负责人Ziad Asghar,这样描述过对于AI个人助理的想象:


在各方面,大伙儿可能都只需要1个应用就能完成所有任务,如生产力APP、娱乐APP等,再用一个AI个人助理来“统筹一切”,这将会是一场极具颠覆性的变革。

当下,AI技术正迎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爆发的阶段。


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近期接受《独立报》采访时,如此强调生成式AI给终端带来的重要性:


生成式AI将赋能用户大大提升查找文件的效率,以直观高效的方式进行视频创作和修改…将这些处理能力引入终端,人们会看到大量应用场景涌现。

纵观智能手机领域,AI的发展有望开启一轮全新的增长周期。只有强有力的技术变革才能推动手机市场的变革。我们将生成式AI视为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基于智能手机的新一轮创新浪潮已势不可挡。

而作为“被认定是最有可能实现超级助理”的实现路径之一,大模型距离成为这样一个超级助理,或许还有三方面的条件。


其一,思考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进化出更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同AlphaGo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一样,这部分的关键在于教它学会自我提升,理解行动的目的。


除此之外,大模型的思考方式也应该从“系统1”到“系统2”发生转变,从不假思索地预测,到真正缓慢理性的思考。



其二,功能上的增强,从单纯的文本生成进化出多模态、甚至是学会使用工具的能力。


Ziad认为,这一部分的关键,依旧是需要合适的训练数据,甚至模型本身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像是OpenAI的GPT-3虽然有1750亿参数,但LLaMA的650亿参数能实现同等甚至更好的效果。


以多模态为例,Stable Diffusion的文生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多模态的,但参数只有十几亿。只要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大模型增加更多模态不是问题,而且不一定要朝着“大”的方向发展。


其三,具备定制化能力,即在终端定制专属大模型、微调出专属于个人超级助理的技术。


以目前的大模型为例,Ziad表示,即使能给云端大模型提供部分个人信息,作为“助理”来提供规划,终究还是会面临隐私和安全、甚至是“失忆”的问题。


因此,要想实现超级助手,一大路径就是能做出依靠个人信息微调、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终端大模型,同时不将个人信息上传到云端,确保用户安全。


同时,用户的终端使用记录,也能让大模型在一次次“微调”中更加理解用户的意图,成为更“贴心”的超级助手。


高通已经在着手准备。第三代骁龙8的传感器中枢,正是有助于大模型在手机端实现定制化,让用户的位置、活动等个性化数据更好地为AI个人助理所用。


综上来看,未来大模型引领下的超级助手形态,或许正是一个全新的智能操作系统


正如OpenAI大牛Andrej Karpathy所言,在这样的操作系统中,大模型的窗口和嵌入对应内存和硬盘,代码解释器、多模态、浏览器和其他AI算法是系统上的APP,大模型本身则相当于CPU核心,负责统筹调度一切。


因此,不止是大模型,在更多场景的环境感知和交互上,要想实现超级助手,同样还需要更多AI技术支持。


以手机摄影场景为例,在AIGC生成能力之外,骁龙8 Gen 3芯片认知ISP中部署的语义分割、感知等基础图像AI算法,依旧可以进一步增强,节省算力的同时也增强手机环境感知的能力;


与此同时,结合AI技术,还能实现声控拍照、视频编辑、无缝扩展照片等应用……



又像是XR场景中,最新推出的第二代骁龙XR2和第一代骁龙AR1平台,默认支持平面检测、深度估计、3D重建、语义理解、物体识别和追踪等AI算法,让智能终端的交互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于第二代骁龙XR 2实现的房间一键“换装”


而在物联网领域,第一代高通S7、S7 Pro音频平台AI性能,最高能提升到前代的100倍。


这样一来,不仅耳机AI主动降噪功能大幅增强,在会议、社交、游戏等不同场景获得不同的降噪能力;


附带的传感器设备也能因为AI算力得到功能提升,更稳定精确地测量脉搏、耳温等健康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



至于在汽车方面,第四代骁龙座舱至尊级平台(骁龙8295),也已经用AI技术实现更智能的座舱体验。


以搭载骁龙8295的极越01为例,搭载的智能座舱能支持舱内感知离线训练,实现算法在车端迭代。用户只需要动动嘴,座舱就能结合AI理解算法和多模态感知能力,准确get需求,并作出响应。


Ziad更是认为,5年内,AI会彻底改变人车的交互方式,例如告诉汽车想去机场、同时吃点好的、买杯咖啡,汽车就能准确识别这3个需求,智能导航到指定的地点。



显然,无论是手机、XR、物联网还是汽车,种种智能终端设备交互方式的改变,除了自身的计算和连接能力提升以外,终究也需要依靠AI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

这样的路径,也正是高通长期以来坚持的AI统一路线


高通认为,从云端、到终端、再到云端和终端连接的混合AI端,AI终将无处不在,从而开启一个全新的AI时代。


正是基于这条一以贯之的路线,高通才能在「模力时代」下率先交出答卷,将不同的终端和计算架构用AI串联起来,朝向超级助手的终极目标迈进一步。


最终的超级助手会是什么交互形态,还没有人能预测。


但可以预知的是,只有继续拥抱和发展AI技术,才能更快地推动「模力时代」下交互方式的变革,引领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 QbitAI),作者 “鱼羊、萧箫”
关键词: Ai助手 , AI Pin , AIGC , chatGPT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微调

【开源免费】XTuner 是一个高效、灵活、全能的轻量化大模型微调工具库。它帮助开发者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平台,可以对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图文模型(VLM)进行预训练和轻量级微调。XTuner 支持多种微调算法,如 QLoRA、LoRA 和全量参数微调。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xtu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