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略航向尚未明朗时,选对人常常是掌舵者的第一战略。这是我们第二期关于大厂AI进化论观察系列。
第一期,我们观察的是阿里的AI旗舰产品钉钉,参考《钉钉回归创业状态》,文章撰写时正是钉钉原创始人陈航回归后,在钉钉开启作风整顿。
这一期,我们准备写写决定美团在AI时代走向的关键变量王莆中。和钉钉的CEO陈航一样,他们是都能打硬仗的人,又在集团关键时期被推到台前。
他们不仅是出色的产品经理,还是用辉煌的战功证明过自己能力的“少壮派”。
但二人面临组织内部风浪不同,一位要在大厂权力更迭的风浪中实施铁腕手段,处理好和阿里云生态的协同,
一位是在美团稳步高升,被视作潜在接班人,不仅要抵御抖音本地生活、京东外卖对主营业务份额的蚕食,还要为美团搭建“AI”协同业务的护城河。
01
最近美团的AI浓度有点高,不是因为产品,而是源于两条招聘帖子和一场电话会议。也因此有媒体调侃,美团的AI正在网络社区刷存在感。
引发关注最大的是美团“光年之外”在小红书上发的帖子——《想招几个志同道合,猛搞AI的疯子》,文风写的很野生,摆明了只要AI天才,还要不惧加班。
比如要求工作时间是每天12小时起,5个工作日,其余时间每天两个小时用来研究AI,周末还要拿出一天,学习AI,也就是14*6。
还特意标注:“这是底线,AI发烧友的日常生存指南,别问,问就是人总要有点信仰吧 ”。
福利也很简单粗暴,就一句话:“干成加钱”。
如果还有一个也算的话,那就是大厂普遍稀缺的组织文化——小团队、无职级、不晋升、不汇报,决策快,快速试,一顿猛搞。
这样的招聘文风即使放眼各大厂,也很罕见。虎嗅3月也曾报道,王兴在密切见AI圈的明星科学家们。美团招聘的研发团队,不会像业务部门一样给予具象的考核。
不过,AI研发团队招聘“去大厂化”,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
3月18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部门(Seed)召开全员会,宣布AGI长期研究团队取消季度OKR和半年考核。
在今天大厂AI竞赛狂奔、竞争路线不清晰、技术迭代提速的现状下,打碎人身上的枷锁-不汇报、无职级、取消OKR考核,
给予充分的自由和想象力空间,或许才能激发他们身上真正的创造力。
光年之外,在美团一直是个“隐身”般的存在。它是2023年,王兴从清华老同学兼前创业伙伴王慧文手中收购的一家大模型公司。
被收购后,继续大模型研究和探索,非常低调,很少会出现在美团官方活动中。
再次引人注意还是今年3月22日美团的业绩电话会上,王兴首次宣布美团的大模型longcat面世,但并没有提光年之外。
王兴似乎刻意让光年之外保持在聚光灯之外。光年之外不仅独立于美团各事业部,它在美团内部声量也不大。
我问了两位美团的朋友,他们都不知晓光年之外这两年有什么亮点。
看到这则招聘帖时,其中一位朋友很直率地说曾经心动过,但是感觉光年之外苟了两年,竞争力并不明显,所以没有内部申请转岗。
在美团更有旗舰意义的产品,是美团2号位王莆中发起的Native AI(一个更通用的生活小秘书)。
在光年之外发布招募帖后不久,王莆中在社交平台为Native AI也发了一个招人帖。
此帖文风就是主打一个简约:让每个人都能有一个专属的生活小秘书,诚邀对AI有强烈热情的研发、产品同学加入。
王莆中还特意强调,项目是“我发起的”,但不是什么绝密项目。
相比于光年之外专注长期价值,Native AI 更强调基于主营业务,覆盖美团的外卖下单、出行就餐等全服务,要实现“用户视角出发的千人千面”,落地也会更快。
这也意味王兴口中的AI“主动进攻”论,已经由这两个旗舰性项目大步推进,而这两款产品也反映了王兴最有名的战略战术论——战略上打持久战,战术上打歼灭战。
02
战术上习惯打“歼灭战”的美团,更应该解决的是AI在业务场景上的切入,带来的内部撕裂。
因为上层对AI的高度重视,许多部门领导会投其所好,不顾业务和AI的结合可能,盲目要求团队上线AI产品。
“现在主要是各路业务、各种序列的不同角色都希望通过做AI相关的功能,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作为晋升或其他激烈的筹码。”一位美团朋友忍不住向我吐槽。
但又转而强调,这种外部看起来像赛马的形式,也是大厂的普遍现象。
虽然美团早在chatgpt诞生初,王兴就看好AI的未来。因为限于模型部署成本的昂贵,能够尝试AI的部门并不多。
今年2月,DeepSeek把成本打下来后,部署外部模型变得越来越容易,美团各部门几乎都有新的AI功能上线。
这场自上而下推动,也迅速拉升美团的AI含量。比如骑手端,今年2月,有骑手发现美团上线了一个智能助手,可以用AI辅助骑手跑单。
外卖端,美团的“神抢手”全面接入DeepSeek,3月先后上线“AI智选”和“美味缘分测一测”。商家端,也有餐饮运营从业者反映,近期上线了测试版的功能“团团”等。
这些功能虽然打上AI标签,但一些功能着实鸡肋。
神抢手接入的DeepSeek,会让一些用户觉得很莫名其妙。
随手点进去一个“米皮+传统肉夹馍+南瓜粥”的单人套餐页面,出现一栏AI智选内容,会告诉你肉质鲜嫩多汁,南瓜粥甜而不腻,营养均衡、口感丰富……
用户们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有啥用。
先不说内容是否符合个人需求,这些总结细品下来,却很像对商家产品的一种盖章,但站在美团的角度考虑,却是很好的广告变现模式。
点进右侧的“美味缘分测一测”,因为是DeepSeek深度思考的结果,加载了足足有一分钟才生成答案。
答案似乎也很不走心,一方面猜测用户喜爱米面搭配荤素,注重健康,另一面又不忘提醒一下用户,这是碳水,权当节食之余放纵一下吧。
“美味缘分测一测”,就因为曾被用户投诉,还灰度下线一批用户。
我的这位美团朋友说的也很实在,能上线的基本上还是在app性能和交互体验上做到平衡的,更多的部门都在暗中尝试,只是苦于找不到上述平衡点。
这也导致美团内部的其他业务跟进不足。他就听到有同事合作的到店技术团队,因为都在做AI,对其他业务支持跟不上,被投诉了。
因为都去搞AI ,导致普通的需求没人能满足。
这些问题或许不是美团的专属,许多大厂正陷入“AI错失焦虑症”。
除了前有阿里宣布全面all in AI,提速推出应用产品,后有腾讯紧跟不舍,
先后承接DeepSeek的流量以及推出知识库,上线微信AI搜索,大厂在应用上堆叠Ai功能,已经成为博取关注和讲述资本故事的新玩法。
这也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硬整AI,但真正落地让用户心服口服的AI应用却几乎没有。
一位早在2023年就在大厂做AI应用的高管告诉我,大模型应用产品落地后,远没有想象或者外界宣传中的那么好用,他早已过了兴奋期,现在几乎心灰意冷了。
讲AI的人越多,也愈发显得真正有用的AI少了。
这也难怪一则关于“开水团AI内卷全面加速”帖子,就触发了一位美团员工的激动情绪:“因为这个AI现在超级无敌,非常想立刻马上一分钟不停留的离职。”
03
一场新技术搅乱了大厂的业务部门之间,员工和集团利益之间的平衡。这可能是新技术搅局时,附带的无法规避的阵痛期。
刚刚接棒管理美团基本盘的王莆中,会如何让AI切入美团的业务场景中,为美团释放新的活力,依然是个极大的考验。
虽然,王莆中在即刻上为Native AI招人时说,项目是他发起的,会积极参与贡献想法,不是他“带队”。
但是在为Native AI张罗人才的同时,王莆中已经在思考产品方向和寻找产品灵感了。
在这则招人的帖子下,王莆中收到了600个点赞,139个留言。除了询问招人情况的,都是产品经理或者美团的“精神股东”们,给美团新产品提建议和想法。
从王莆中的互动中看,他不仅会浏览各种想法,还会追问一些模糊的建议,对于一些志同道合的思路,他也会回一句“赞同,生活中不只是效率”。
这款服务美团到店、到家业务的AI 新产品,会不会成为大厂杀手级应用竞赛中的胜出者,现在还很难说。
对照阿里推出的夸克或者钉钉,被赋予冲刺AI时代的应用,
美团的这款产品虽然目前还没有雏形,但从用户的场景互联和数据闭环上,似乎更有智能体落地的现实意义。
比如,用户周末突然心血来潮,想来一场郊区家庭旅行,却没有具体想法时,
如果这款APP能调用美团内部的商家、用户评论等数据,不仅做规划,推荐合适路线,还可以自动跳转到美团上,使用美团支付下单酒店住宿以及周边美食餐厅。
这对许多家庭或者情侣而言,都会是极大的吸引力。
王莆中考虑得更深,这款新AI产品不只是解决用户的效率,他还想让这款产品变得更温情,更有人文属性,所以这款产品的定位是,打造一款生活的小秘书。
这一点从他和粉丝的互动中,也能验证。有位前美团人给王莆中建议时提到,大部分AI产品在集中解决效率的问题,生活的幸福感并不和效率成正比。
美团的愿景是“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希望终极形态能出一款有温度、有情感、能服务大众的AI 生活秘书,
既能像朋友一样推荐美食,也能像长辈一样唠叨早睡,又可以利用美团的数据优势提供专业指导。
“赞同,生活不仅仅是效率。”王莆中回到。
这或许也暗示出,在用户的情感需求上,这款产品可能会有更多的探索。
比如通过情绪识别技术,当用户深夜下单时主动推荐助眠食品套餐,或在用户连续加班后推送解压活动预约。
这种设计逻辑与他一手搭建的即时零售中“确定性带来幸福感”,一脉相承。
王莆中在和粉丝互动时,还频繁提到这款AI产品将不再是平台视角下“千人千面”,
而是真的从用户视角满足需求,这还为AI重构“人货场”关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空间。
用户对饮食、旅行需求的高确定性需求,是王莆中一直铺展的赛道,也是他熟悉的商业思维逻辑。
但在实现这个更有潜力的产品之前,他还需要解决的是美团内部协同,以及分散在美团app上各部门跃跃欲试的野心和利益冲突。
正如2月,王莆中在即刻上写道:“有哪些聪明勤奋,但无效的例子?”这个问题,或许美团内部也需要好好想想。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八尺八寻”,作者 :培培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茴香豆是一个能够让AI接入第三方的免费开源项目。更可贵的是,即使你不会编程,也可以根据它的教程,将AI接入到微信或者飞书当中使用。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HuixiangDou
在线使用:https://openxlab.org.cn/apps/detail/tpoisonooo/huixiangdou-web
【开源免费】FASTGPT是基于LLM的知识库开源项目,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处理、模型调用等能力。整体功能和“Dify”“RAGFlow”项目类似。很多接入微信,飞书的AI项目都基于该项目二次开发。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bring/FastGPT
【开源免费】MindSearch是一个模仿人类思考方式的AI搜索引擎框架,其性能可与 Perplexity和ChatGPT-Web相媲美。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MindSearch
在线使用:https://mindsearch.openxlab.org.cn/
【开源免费】Morphic是一个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该项目开源免费,搜索结果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AI搜索所需要的必备功能。相对于其他开源AI搜索项目,测试搜索结果最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urla/morphic/tree/main
在线使用:https://www.morphic.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