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移动网络能像 “预知未来” 一样提前感知用户需求?在今年的 ACM KDD 2025 大会上,清华大学电子系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发布了 UoMo,全球首个面向移动网络的通用流量预测模型。UoMo 能同时胜任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甚至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全新区域的流量分布。它结合了前沿的扩散模型与 Transformer 结构,还能理解城市中的地理信息与人流变化,把网络规划和优化做得更聪明、更精准。
在大规模移动网络中,流量预测是实现智能化网络运营与优化的核心能力。它让运营商能够在复杂网络环境中,提前感知流量变化,从而主动执行一系列网规网优操作(如调度资源、部署基站、降低能耗)。然而,现有方法往往针对单一任务,缺乏跨区域、跨任务的统一预测能力,难以支撑智能化网络在多样化场景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泛化能力不足
不同城市在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和地理环境上差异极大,导致流量模式也随之变化,现有专用模型难以捕捉多样化时空特征,更难迁移到新场景。
任务适应性受限
短期 / 长期预测对数据特征的关注点不同,传统做法往往为每个任务单独设计模型,导致部署复杂、维护成本高。
UoMo 目标:在统一框架下同时支持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生成三类任务。
论文把移动网络的流量预测归纳为三类
(一) 数据词元化:异构时空流量变成统一 “token”
(二) 基于扩散模型预训练
UoMo 骨干网络结合扩散模型 + Transformer,采用扩散模型建模大规模移动数据的复杂时空分布,采用 Transformer 学习流量数据序列相关性。同时,UoMo 采用掩码 - 复原的自监督训练范式,定义如下四种掩码策略:
训练目标:定义前向过程加噪后数据表示为e,可观测部分数据为o,掩码策略为m,可以表示如下:
去噪网络用于还原原始添加噪声,最小化掩码部分的 MSE 损失:
(三) 城市环境微调:把人和城市注入模型
作者从真实世界 9 座规模不同的城市中采集下行移动流量数据,时间粒度为 15 分钟至 1 小时。在每个数据集中,城市环境环境数据通过公开地图服务抓取各城市的 POI 信息,覆盖居住、娱乐等 15 个相关类别。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生成任务,UoMo 相比于现有 baseline 算法,均体现卓越的预测能力,充分说明 UoMo “一模多用” 的能力,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本文还对数据预测效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充分说明 UoMo 所预测数据不仅仅是 “数值指标最优”,能够很好地还原真实流量数据的波动模式,这也为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重要实用基础。
对于 UoMo 零样本 / 小样本的学习能力, UoMo 相比于其他算法同样能够展示强大的泛化迁移能力,尤其是在小样本数据(如 5%/10% 数据)训练之后,能够进一步拉近与真实的误差。
基于 UoMo 预测的移动网络流量,文章测试了三类典型的应用场景(基站选址规划、无线资源分配、基站休眠控制),验证移动流量预测能力以及对网规网优的能力支撑。部署过程遵循三步闭环范式:
UoMo 是一种结合扩散模型的移动流量预测通用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支持多种预测任务(短期 / 长期预测与生成)。通过建模移动流量在时间、空间、城市环境之间的联合分布,UoMo 在多城市的预测任务中具备优越的性能表现,并且具备较好的零样本 / 小样本学习能力,体现出卓越的通用性与泛化能力。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