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时代,开发的边界正被重新划定。
我们能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设计师,甚至内容创作者,正在熟练地使用 Cursor、ChatGPT、DeepSeek 等 AI 工具,解决真实的业务问题。
他们或许不写底层代码,却能用自然语言驱动生产力,用智能工作流重塑流程。我们认为,他们,是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开发者」。
「开发者」的内涵,正在从掌握编程语言的个体,扩展为能够调动 AI 能力、创造实际价值的行动者。AI 不仅在改变开发的工具,更在改变「谁」能开发。
在 AI 的推动下,「开发者」开始以全新的方式与世界交互。他们不再局限于实现功能,而是通过设计问题、组合工具、构建流程,直接影响业务与决策。他们的工作不只是写代码,更是塑造生产力的模式,是让创意和实践产生直接价值的行动。
换句话说,AI 让每一个能有效调动智能工具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开发者」。而这种身份的开放性、能力的扩展性,也意味着整个技术生态正进入一个更为复杂、多元、快速迭代的时代。

这些开发者是什么样的画像?他们都在使用什么工具?又在具体做些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期许?
知乎联合魔搭社区还有我们特工宇宙,在 10.24 程序员节当天,一起在上海 WTCC 做了一场圆桌对话,和锦恢、林旅强、吕昭波老师聊了聊他们的开发经验与观察。

同时,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还一起发起了《AI 时代开发者生态白皮书》,尝试回答一个问题 —— 在 AI 时代,我们应如何更完整地理解「开发者」?

完整内容添加客服微信 openai178 ,免费获取查看,以下为部分核心数据与观察~
新时代开发者画像
从年龄段来看,他们是「经验与活力并存」的群体。28-32 岁的开发者是中坚力量;33-37 岁(占比 22%) 和 23-27 岁(占比 20%) 的开发者同样占比较高。

同时,这是一个高素质、高集中的群体。93.35% 的受访者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且高度集中在「互联网/软件」(50.7%) 和「人工智能」(32.7%) 两大核心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 AI 浪潮并非只是「大厂」的专利。虽然超千人规模大厂的开发者占比最高(24.27%),但 50 人以下小组织的占比(20.74%) 和独立开发者群体(13.7%) 也日渐活跃。

这再次印证了 AI 带来的「技术平权」:强大的工具正使得小型团队甚至个人,也能开发和部署复杂的 AI 应用。
从职业分布上来看,「前端/后端/全栈工程师」是最大的单一群体(达 26.51%)。值得注意的是,占比高达 14.62% 的「产品/运营等非技术岗位」尤为引人注目:他们正在成为开发者的另一核心人群,也许不直接参与代码编写,但会利用 AI 编程工具来辅助相关工作。

开发者的核心焦虑,不是被取代
在公众的普遍讨论中,「AI 是否会取代程序员」是一个热门话题。但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事实:开发者们最担心的,反而不是「饭碗不保」。
数据显示,仅有 36.5% 的受访者担心「AI 对现有工作岗位的潜在冲击」。相反,高达 79.4% 的开发者将「如何将 AI 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并产生价值」列为首要焦虑。紧随其后(60.8%)的,是「技术更新太快,如何跟上学习节奏」。

这种焦虑的错位,反映了 AI 时代开发者的自我定位。他们不再将自己视为单纯的代码执行者,而是驱动商业价值的「核心引擎」。驱动他们的首要动机也并非「较高的收入」(仅占 25.62%),而是对前沿技术的「热情」(63.55%) 和抓住「时代机遇」的渴望(59.11%)。

更多开发者焦虑自己无法在这场「范式迁移」中,将 AI 的巨大潜力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商业价值。
而这些焦虑情绪的背后,是 2024 至 2025 年间 AI 技术令人目不暇接的飞速发展。大语言模型的上下文窗口从几千个 Token 跃升至百万级别,MoE 架构成为实现模型规模与效率平衡的关键,多模态和文生图、文生视频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以及各类 AI 公司涌现的新产品、各类信息,共同构成了一条陡峭且永无止境的学习曲线,给身处其中的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开发者的认知飞轮
在 AI 技术以「周」为单位变化的当下,开发者如何学习?如何完成认知迭代?
面对永无止境的学习曲线,开发者的信息获取路径分为四步:感知、溯源、消化、应用。

开发者获取信息的核心驱动力是「即时」与「实用」。数据显示,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以保持信息同步(综合占比超 6 成)是最高频的场景。
与此同时,了解「新技术/新模型的专业解读」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同样占比过半。

当一个新兴技术发布,他们的首选是去官网和论文获取一手信源 ;而下一步「消化阶段」——即「这东西到底怎么理解?」——他们则涌向了知乎和其它垂直技术社区 。

此外,在报告定性访谈阶段,我们还找到了两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第一位是互联网公司的 AI 产品经理。他懂 Python,但瓶颈在于无法独立完成前端开发 。现在,AI 编程工具让他补齐了短板。
他告诉我们:「做 Demo 比画原型更快」。现在他能在两天内,独立开发出一个能完整跑通核心流程、并可实际上手交互的 Demo。AI 正成为一种强大的「能力杠杆」,让他这样懂产品的复合型人才突破了技能瓶颈,切实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效率。
第二位则代表了「独立开发者的诞生」。访谈者过去曾是特斯拉的后端(Go 语言)开发者 ,他坦言:「如果没有 AI 的话,我是不会出来做独立开发的」。他依靠「和 AI 边聊边写」,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 Swift 语言和 UI 设计领域也能做出产品。
他表示,自己几乎将 100% 的代码工作都交给了 AI,自己只负责提供思路和逻辑,以及审查 AI 的代码质量。在 AI 的帮助下,他在成为独立开发者的一年内,上线了四款广受好评的 App。
当 AI 把个体的「实现半径」拉大,一个人的可交付范围正在接近过去的小团队。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特工宇宙”,作者 “特工宇宙”
【开源免费】字节工作流产品扣子两大核心业务:Coze Studio(扣子开发平台)和 Coze Loop(扣子罗盘)全面开源,而且采用的是 Apache 2.0 许可证,支持商用!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studio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