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8183点击    2025-11-05 12:51

今天翻 GitHub Trending 的时候,看到一个不怎么眼熟的项目占据榜单第一。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仔细一看,是个多 Agent 舆情分析助手,名字叫「微舆 BettaFish」。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再往下拉,发现它 star 已经过万了,而且还是最近十几天突然暴涨。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这我一下子就好奇了。


去小红书上搜了下这个项目的名字,结果还真刷到了作者自己写的复盘文章。点开一看,他居然只是个 20 岁的大学生。。。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而做这个项目的初衷也很单纯,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


交一个作业,卷进 GitHub 热榜第一。


太强了,果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人人人。


那它到底做了什么?我们来拆一拆。


听到“舆情分析”,我第一时间脑子里浮现的,是那种常见的「可视化仪表盘」「评论词云」「情绪热力图」。


所以,看到“微舆”这个名字时,我也以为不过是又一个数据看板项目——几张折线图、几朵词云、几块热力图,最后再套一层 ChatGPT 自动摘要,差不多就那样。


但我错了。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它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带搜索 + 分析 + 写作能力的 AI 舆情顾问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666ghj/BettaFish?tab=readme-ov-file


它不仅能全自动刷社交媒体、收集数据,还能自己提炼观点、撰写报告,最后打包成一份像模像样的分析文档交给你。


而且,全流程几乎不用人工干预。因为它背后运行着一整套 多 Agent 协作机制


来看看它是怎么工作的: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 Insight Agent:相当于团队里的“数据分析师”,负责处理数据库里的结构化信息,提炼关键词、热点走势和声量变化。
  • Media Agent:像一个“外勤记者”,打开浏览器爬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内容,自动提取帖子和评论,并做多模态内容分析。(注意这里的多模态结果信息,也就是说它甚至可以爬取卡片信息)
  • Query Agent:负责深度搜索,比如追踪事件最初的爆点、识别传播源头、验证不同平台的说法差异。
  • Report Agent:最后登场的“主编”,整合所有中间结果,确定逻辑结构和版式风格,把分析结果写成一份正式报告。


四个 Agent 之间还会通过一个叫 Agent Forum 的“虚拟会议室”互相交流。


最后形成的,是一份能自圆其说、可复查溯源的完整分析报告。


当然,作者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果。


从项目首页的手绘图可以看出,他们把“舆情分析”分为三步:


  1. 输入话题,启动全网搜索
  2. 自动分析,输出结论报告
  3. 预测未来走势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现在,前两步已经跑通了,且基本实现了「人类全程躺平」的自动化体验。


第三步,预测,还在路上。


作者没有选择直接让大模型“编”一个预测结果,因为那种方式并不可靠,也不具备说服力。他们更希望用过去积累的大量话题数据,来建立真正的数据模型,预测一个话题在未来是否会继续发酵,还是很快冷却。


接下来,他们计划引入时间序列、图神经网络、多模态分析等技术,让“微舆”具备真正的趋势判断力


目前跑出来的效果究竟如何?


我们拿这份“武汉大学品牌声誉分析”为例拆解一下。


整个文档一共 25 页。看下来只有一个感受:信息密度和冲击力都远超预期。


首先是宏观指标部分,直接怼出一组极具杀伤力的对比数据。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这可不是那种“贴个大号标题 + 几个虚热词”的吹风数据。它结合上下文,把这些数字背后的社会情绪做了解剖。


比如我们熟悉的“图书馆事件”和“甲醛宿舍”,在这份报告里都被单独抽出来,做了非常规深度的解剖。


比如“图书馆事件”,不仅列出核心时间点,还把每个节点的情绪波动、传播路径一一还原。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而“甲醛宿舍事件”的分析,情绪图表是整个报告的亮点。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细分成“愤怒”“恐惧”“焦虑”“愤懑”四种情绪流向,并在四个时间节点下做出对比:曝光、校方回应、第三方报告、问题解决。


每一步,情绪如何升温、如何转换、如何拐头,通通能看到。


就像看热搜一样爽,但背后有数据支撑。


最后甚至还有 SWOT 分析。市场营销的 DNA 动了。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传统的舆情监测,顶多告诉你:哪个关键词热了,哪个 KOL 发了帖,哪个微博被转了几万次。


但这份报告里,你能看到的是:哪一阶段的情绪最极端?是什么事件触发了情绪结构的转变?司法介入的时间点与舆情是否同步?校方在什么地方做错了,错得有多严重,又给个体带来了多大后果?


如果未来能将这种模型迁移到更多高校、品牌或城市舆情中,我们或许真的能在“情绪沸腾”之前,提前发现那一点最危险的温度上升。


最后,再回到那个 20 岁的大学生。


还是很难相信,这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事。


但这,正是 AI 时代的底色:奇迹,开始由普通人书写。


为了交一份作业,他从零做了个项目,开了源,也写了几篇小笔记分享自己的踩坑和思路。他没精力刷秋招题库,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可能赶不上这波机会。但最后,拿到了一份心仪的实习,全靠这个项目自己闯出来的分量。


写代码的过程里,他是真的和 AI 并肩作战。靠着 Claude Code、Cursor、Codex 一步步摸索出一个像样的产品雏形,一边踩坑一边磨合。


项目做完了,他没有等人来发现,而是主动出击,在小红书、B 站、Linux Do 等平台宣传推广。没人帮他推流量,他就自己一点点推。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你能看到的每一颗星星,都是他亲手点亮的。


这种从 0 到 1 的过程,是清醒的,是完整的,是具备方法论的。甚至可以说,是值得被复制的。


AI 不只是让强者更强,它正在让那些被低估的人,有机会被看见。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夕小瑶科技说”,作者 “夕小瑶科技说”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