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厂商面临挑战,国产GPU有哪些,国产GPU芯片什么水平
谁能替代英伟达,谁又不想替代英伟达。这家掌握着将近80%的AI市场份额的企业,几乎没有天敌。
自从美国禁令不断加码,人们已经对特供版英伟达不再产生兴趣,愈发关注国产GPU产品。但GPU技术壁垒高,生态建设难,如果回看历史,很多国际巨头都曾在GPU上折戟,这足以说明GPU研发到底有多难。
这种情况下,烧钱便是唯一的行径,但对国产初创公司来说,哪有如此充足的资金,市场又存在如此多的变数,美国紧盯着国产厂商不断收紧禁令。现在,一个又一个国产厂商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这两天,一封内部邮件引发业界哗然。据透露,国内GPU芯片独角兽公司“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简称“象帝先”)已开始大规模裁员,补偿标准为 N+1。
此前有消息称,象帝先于8月30日召开全员会议,因遭遇资金危机,宣布公司正式解散,所有400多位员工全部终止合同。
但9月1日,象帝先在公众号上发布澄清公告,否认流传的“全员解散”传闻,同时承认存在“团队调整”。
象帝先微信公众号截图
资料显示,象帝先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册资本约1783万元,公司成立3年多时间里,先后进行了五轮融资,估值一度高达150亿元。
来源:天眼查
象帝先遭遇资金危机早有预兆。红星资本局报道显示,5月中旬开始,就有员工被裁,部分员工2023年年终奖从12月底拖到今年4月也未发放,随后又被告知部分员工5月工资只发一部分。
关于资金危机的原因,据界面新闻报道,象帝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唐志敏声称,公司目前遭到股东起诉,资金账户已被冻结。被起诉是因为公司曾经与股东签署过一份对赌协议,公司在协议中承诺B轮融资规模要达到5亿元,但未达成,对方发起诉讼。
该公司曾推出“天钧一号”和“天钧二号”两款GPU产品,但似乎缺乏大客户采用。想想也非常能够理解,毕竟现如今,AI芯片市场异常内卷,从国产GPU到ASIC/TPU,厂商们都在想方设法替代英伟达,自己的产品想要在极卷的市场中打入供应链,并非易事。
另一家同属于国产GPU赛道的厂商,也曾陷入裁员的舆论漩涡。
去年10月,网络上开始传播西安芯瞳半导体(Sietium)裁员的消息,一位来自于豪威科技一名员工称:“80%的人都裁了,昨天突然通知。未入职的都不让入职了,还有一个刚去4天的被裁了。”
对此,集微网则援引芯瞳半导体联合创始人李洋的回应称,“近期公司因业务调整确有优化,但是大规模裁员纯属谣言。”
根据芯瞳半导体官方介绍,芯瞳是一家自主设计研发GPU芯片及GPU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以行业先进的计算和图形渲染平台为依托,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云端、终端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国产GPU解决方案;为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算力支撑,构建自由算力的文明世界。
该公司GPU产品共有两个系列:
1.GenBu01 GPU产品于2020年8月流片,2021年发布,已完成与飞腾、华为海思、龙芯、统信、麒麟、翼辉、昆仑太科、中科可控服务器、中科方德、中国长城、数码大方、腾讯云等软硬件厂商兼容互认;
2.GB2062 GPU产品于2023年6月15日发布,已完成与中望、博云、奇安信、麒麟软件等软硬件厂商兼容互认。
其产品平台国产化、高效软件栈、全场景适用,场景适用于加固笔记本、嵌入式计算机、pc桌面办公、服务器显示、工业控制卡等场景,支持高性能计算服务器与图形工作站。
芯瞳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22年在GPU架构体系和设计方面获百多项专利,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集成电路”“创芯大赛”一二等奖“信科种子独角兽企业”和“西安未来之星Top100”等殊荣。但很可惜,他也曾经因为资金问题,无奈进行了一些调整,不过目前从其公众号来看,芯瞳已经重回正轨。
曾被曝烧光3亿融资,处于破产边缘的国产GPU厂商砺算科技,在今年迎来了转机。
8月20日,东芯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2亿元向国产GPU厂商——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砺算)增资,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
本轮除东芯股份外,另有其他投资人以相同的投前估值,共同向上海砺算增资,其他投资人拟以合计12800万元向上海砺算增资,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合计320万元,上海砺算此次获得了东芯股份及其他投资人的融资总额共计3.28亿元。
虽然上海砺算目前尚未有营收,且处在持续亏损当中,但东芯股份表示,上海砺算拥有成建制团队,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强,产品和市场目标明确,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估值相对合理,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东芯股份与标的上海砺算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该公司基于自研"盘古"架构,成功研发出国内6nm GPU芯片,性能可与英伟达等国际大厂高端显卡媲美。然而,由于融资问题,砺算一度面临破产困境。而现在,这家厂商又开启了涅槃重生,又有了一次发展机会。
在GPU艰难爬行之路上,也有曙光。最近,燧原科技IPO辅导备案就引发了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
证监会官网显示,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燧原科技从成立之初就自带光芒。腾讯的连续投资更使其成为炙手可热的AI独角兽,资本的宠儿。在成立六年时间内,公司已完成十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70亿元。
燧原科技的产品的核心竞争点只有一个——AI算力。
比如说,其研发的推理加速卡,如云燧i10和云燧i20,不仅独具特色,算力也很强劲。在推理训练领域,燧原科技研的云燧T10可以适用于多种训练场景,进阶版的云燧T20和T21,可支持更高性能计算需求,适合大规模AI模型的训练。此外,燧原科技数据中心GPU的产品性能逐渐向英伟达逼近。
总之,这家厂商已经走到聚光灯下,上市之路牵连着每个行业人士的心。
AI大模型来临之际,GPU更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缺货涨价。
多家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英伟达的数据中心GPU价格贵得惊人,国产还难以替代,此外今年6月起,英伟达就曾多次涨价。
如果一个市场,完全由一两家企业所掌握,那必然是畸形的。因此,发展国产GPU,代替相关厂商产品,是当下必行之径。
据统计,国内既在研发独立GPU(Discrete GPU,dGPU),也在发展集成GPU(Integrated GPU,iGPU)。
一方面,如国产CPU厂商龙芯7A2000内部集成的自研GPU;另一方面,芯动科技、摩尔线程、天数智芯、壁仞科技均布局独立GPU/GPGPU,独立显卡属于高性能器件,不仅能够在用在家用电脑中,也可以作为人工智能中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设备。
实现GPU并非易事,从技术方面看,GPU是一种比CPU还要难开发的芯片,国内缺乏领军人物和工程师,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至少要在大厂锻炼10年以上。目前来看,国产GPU厂商创始团队基本均有英伟达、AMD相关的工作经验。
生态也是GPU的另一个门槛,CUDA、NVLink都让英伟达更加坚不可摧,因此国产GPU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发展。目前来看,国产GPU企业均有类似CUDA的自研软件生态,同时兼容CUDA代码,方便开发者直接切入国产GPU。
除此之外,制造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毕竟GPU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制程节点,这些也都是国产厂商绕不开的问题。
超越英伟达并非一两日之事,国产GPU道阻且艰,但在追求国产化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止。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作者“ EEWorld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