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未来,都在这三个故事里
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无数人陷入深思:AI应用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模样?它将如何颠覆我们的生活,重塑商业格局?
这个问题宛如一个复杂的谜题,难以一语道破。不过,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捞出三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窥探未来的轮廓。
1969年,人类的脚步首次踏上月球,这一“小步”震惊了全世界。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发明悄然诞生,却在日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这就是拉杆箱。1972年,“箱体+4个轮子”的设计获得了专利,仿佛给了行李箱一双腿。
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直到1991年,我们才迎来了现在随处可见的“箱体+4个轮子+拉杆”的完全体设计。
这一“姗姗来迟”不仅展示了技术从萌芽到普及的漫长历程,更让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设计,竟然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将这个有趣的故事放到当今沸沸扬扬的AI大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发人深省的思考:
首先,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再到商业化,往往需要一段漫长得令人发指的时间。
就像AI技术其实早就萌芽,但直到大模型横空出世,才真正引起普罗大众的关注,开始被寻常百姓所使用。而大模型充其量只是AI进化的第一步,未来还有通用人工智能(AGI)等更多令人兴奋的新事物在等着我们。
其次,技术必须与现实场景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绽放价值之花。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考验创意的“艺术活儿”。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的重要性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普通用户才不会关心大模型是如何生成内容的,更不会在意Transformer架构是如何驱动大模型的——这些尖端技术对他们来说就像天书一般。
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更加柔和、更易接受的方式,将这些高深莫测的技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精心设计的用户界面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不仅是必须关注的重点,更是技术应用能否快速落地的关键所在。
回到19世纪末,电力这个神奇的新事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电力、电线这些新鲜玩意儿就像是外星科技,既陌生又无用 。
即便是当时的电力巨头爱迪生公司(即现在的通用电气,GE)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普通老百姓仍然觉得电力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
直到灯泡这个伟大的发明横空出世,电力的价值才真正被点亮。因为,你不再是给家庭引入一根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线,而是带来了驱散黑暗的光明——稍加润色,这简直可以成为一条媲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传世广告语。
在这个过程中,灯泡成为了电力的“杀手级应用”,让电力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照亮了每个人的生活。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电力是基础设施,灯泡就是杀手级应用;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社交是杀手级应用;而在今天,大模型是基础设施,那么,AI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电力时代,发明电灯泡的人一定会发大财,难道只有发明电灯泡才能分一杯羹吗?不,这个故事还有更有趣的后续:在电力普及后,各种五花八门的电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电器又是如何接入电力的呢?你可能想象不到,当时的人们竟然是把灯泡拧下来,然后把新的电器插在灯泡座上——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电插座这种“高科技”产品。
故事还没完,你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关掉灯泡的吗?因为没有开关,所以他们必须把灯泡拧松才能关灯。也就是说,你还可以发明开关,成为照明界的救星。
将这个有趣的故事放到当今风起云涌的AI大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发人深省的思考:
首先,基础设施本身并无价值,除非你能让它(通过某种神奇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说,必须找到那个令人惊叹的杀手级应用。目前AI领域还没有这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杀手级应用出现,这依然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其次,围绕核心服务周边的创新同样能产生巨大红利。就像你虽然没有发明灯泡,但你发明了电插座或者电开关,一样可以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分得一杯羹。在AI时代,提供各种奇思妙想的工具、平台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都可能成为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如果我问用户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这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对创新的独到见解,堪称一语道破天机。当用户习惯于现有的事物时,他们往往无法想象未来产品的模样。
福特没有满足于制造更快的马车,而是大胆创造了汽车这个划时代的产品。这种颠覆性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铸就了福特汽车的传奇。
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上一个成功复制这种“魔法”的人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智能手机和iPhone画上了等号,彻底改变了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那么,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AI时代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用户往往无法预见全新的解决方案。AI的未来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是需要打破常规思维的桎梏,找到全新的应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预见未来”的远见卓识。
其次,你要学会“读心术”,深入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他们要的是“更快”,至于是不是马车,如果他们只见过马车,自然也就只能说出马车。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用创新来满足“更快”这个本质需求,而不是执着于马车这个具体形式。一定要避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思维定势——如果你是个马车厂家,就只会想到马车,那么当科技大潮来临时,你很可能就会成为第一批被无情淘汰的“恐龙”。
从拉杆箱的“姗姗来迟”,到电力照亮千家万户,再到福特汽车的革命性创新,这些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对实际需求的洞察。
AI技术的未来,或许同样需要经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探索和完善过程,但最终,它必将以一种全新而令人惊叹的方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上,谁能找到那个令人惊艳的杀手级应用,谁就能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科技变革中脱颖而出。正如历史上的每一次伟大变革一样,AI的未来需要的不仅是冰冷的技术,更是理解和引领时代需求的非凡能力。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将成为下一个"照亮世界"的发明家!
文章来自于“零售威观察”,作者“零售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