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人工智能 GPT4 伦理 生成式 医疗 监管 安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强化学习 模型 算法 应用 开发 研究 工具 平台 框架 数据集 训练 部署 安全 合规 培训 投资 LLM,llm AI,ai,Ai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制图 生图 绘图 文生图 文生视频 生成式AI AGI 世界模型 sora chatGPT,chatgpt,ChatGpt claude openai Llama deepseek midjourney 红熊猫模型 Red panda,panda Stable Diffusion,StableDiffusion,stable DALL- E 3 DALL E DALL Flux,flux 扩散模型 混元大模型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 可灵 Pika PixelDance 豆包 月之暗面 零一万物 阶跃星辰 搜索增强 MiniMax Talkie Agent prompt fastai LangChain TTS 微调 提示词 知识库 智能体
# 热门搜索 #
搜索
没翻车的AI广告,都做到了这一点
3210点击    2024-09-13 14:54

我想,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论调:


“技术扼杀了人的创造力!”


“摄影机剥夺了人们用眼睛体验那些独一无二的时刻的能力!”


“在广告中使用AI创作的作品是对人类设计师的侮辱!是审美降级!”


尤其是AI应用井喷,且出现了一些“滥用”的情况之后,创意和技术似乎被推向了对立的两极。


如果有品牌在广告中应用了AI制作的画面,好像就意味着它要被钉上“敷衍潜在消费者”、“不尊重人类设计师的智慧”的耻辱柱。


对技术的反思和警觉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或许也应看到:


选择采取何种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美学决策。


当我们说“讨厌”AI广告, 我们到底在讨厌什么?


美国传播学者南希·拜厄姆曾经说过一句犀利的话:“人们总是喜欢责备技术,因为只有技术不会还嘴。”


AI广告也是同理,人们大多数时候“抵制”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以下几类问题:


1、创意同质化


最近日本麦当劳发布的这支AI制作的视频引起了热议,在X上获得了千万级的曝光量。但是评论区的大部分网友却不买账,骂声一片,比较一致的反对意见是:

“日本麦当劳一向以精彩的创意闻名,现如今也沦落到要用尸块拼接的AI画面敷衍消费者了吗?”


《日本麦当劳AI广告》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AI的应用的确还有进步的空间,但也不至于被谩骂。


一片骂声中,马斯克“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转发并评论了“cool”。



顺着马斯克的转发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支短片是由日本知名AI艺术家Kaku Drop 架空飴创作的,使用的AI工具是之前爆火的Sora的竞品Luma。这位艺术家擅长人像类作品,创作的形象AI味比较淡,有一定的质感。


Kaku Drop的其他作品(部分),可以看出除了一些手部细节,AI味已经很淡了,也不算太恐怖谷


我个人对这种风格接受程度还算良好,但是日本麦当劳这支视频让我感到有点乏味的是——


“瞬息全宇宙”式的镜头切换方式,似乎成了AI视频的标配。


我认为是共性问题,以下截图仅作为举例说明,不针对任何品牌




想必你一定在AI视频里看到过类似的画面,它们和以量取胜的“AI生成xx条文案”、“AI生成xx张海报”,以让人眼晕的方式形成了恐怖谷效应之外,“AI味”的另一环。


2、缺乏人情味和真实感


如果你只是想用AI制作一张质量要求不高的人物图,耗费的成本可能只有打开电脑的电费。所以,许多小企业主似乎是直接自己亲自上阵了,让地铁站铺满了许多让人无力吐槽的AI广告。


尤其去年AI火爆之际,随处可见这种质量不佳的AI广告



最近的“翻车”案例,品牌的道歉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



它们被网友吐槽的点也比较一致:


“广告看起来都如此廉价,这些品牌的产品、服务真的能让人放心吗?”


这类没有质感的AI广告,首先给人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是不真实,还会让人自动脑补一个“无良老板为了省成本裁掉设计师”的故事,人情味也没了。


3、质量控制不佳


AI渲染的画面质量不佳,会把广告片直接变成恐怖片。(十分好奇这些明显有质量问题的广告,为何可以出街。)





这样的质量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敷衍和糊弄,会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4、过度个性化


能做到“千人千面”,一向是AI技术的优势。


但是如果广告过于个性化,反而会让人感觉自己被过度追踪或分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情感和隐私的内容,会给人带来被窥探的负担感。


 技术,是一种美学工具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这些“负面”案例大多发生在去年AI刚火爆之际,过去一年也沉淀了一些创意精彩、AI使用得当的案例。而且我发现,这些案例之所以出彩,是因为它们都把技术当做了一种美学工具,用它来创造美、表达美、以及改变人们体验美的方式。


1、创造美


如果照相机从未诞生,摄影艺术也不会存在。


新技术让艺术家在创作时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目前艺术工作者在用AI创作时,主要有两类形式:


第一种是由计算机自己去决定最终生成的作品,人类只负责修改代码、调整模型。


另一种则是使用AI去合成作品,人类就像使用相机和画笔一样,使用AI工具进行创作。


选择哪种形式去创作,本身也隐含了价值表达,比如第一种方式往往会传达对“智械时代”的思考,第二种方式则传达先进、进步,探索前人暂未涉足的领域。


最近看到一了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用技术创造美的案例——阿里云奥运期间的《永不失色的她》。


《永不失色的她》



短片通过AI修复技术,重绘并讲述了三位杰出女性运动员的故事。


照片由阿里云AI技术修复


当黑白的历史影像变成跳动的彩色,不仅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杰出女性运动员的风貌,也让人能更加理解技术的意义。


2、表达美


对技术的思考,还可以辅助表达我们对美的理解。


联合利华旗下个护品牌多芬Dove,有一项坚持了20多年的品牌活动“Real Beauty”(真美行动)。它起初来自于当年的一组调研数据——只有 2% 的女性认为自己美丽。


20多年间,多芬以不同的形式演绎这一主题,鼓励女性提高自尊水平,拥抱真实、多元的美,不因“数字美”焦虑,也不被“流行审美”绑架。2024年,AI技术的繁荣时刻,多芬承诺将永远不会在广告中使用AI生成的女性图像来替代“真正的身体”。


《The Code》



但是,多芬并不是要“抵制”使用AI,在品牌发布的《AI生成报告》里,多芬写道:


建议大家避免使用“美丽的头发、好身材、可爱脸蛋”等刻板印象中对女性的审美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如果能更多地带着主动意识去使用AI,未来AI生成的结果就更有可能被我们今日的行为改变。


多芬是在通过对AI技术的反思,表达品牌的理念。


AI不是只能用来创造同质化和缺乏真实感的内容,也可以用来增强美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3、体验美


技术可以改变我们体验美的方式。


去年,LV集团打造了名为Dream Box的创意科技展台,只需佩戴好设备,观众从世界的任何地方传送到法国Louis Vuitton的古老住宅,探索传统的手工制作工坊;还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一枚独特虚拟珠宝,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看到上面的装饰如同有生命一般动起来。




通过技术的加持,观众可以在虚拟艺术画廊中,走近每一件作品,从不同角度欣赏细节,甚至可以“触摸”作品,感受其质感和深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虚拟环境中的光线、色彩和布局,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美学空间。


 写在最后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技术如何服务于人类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如何增强而非削弱人类的创造力。


无论是AI还是其他任何技术,它们都应该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延伸,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更深刻地体验世界,更广阔地探索美的可能性。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作者“Edith”



关键词: AI , AI营销 , AI广告 , AI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