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Gartner发布了《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其中生成式 AI (GenAI) 正式进入到了幻灭期。
2018 年 6 月,OpenAI发布GPT-1模型,生成式AI开始向产品化发展。
到2022年的GPT-3.5发布,并且ChatGPT首次向公众推出,一夜之间人工智能崛起之声响彻云霄。
在资本市场上,原本火热的分布式数据库、云数据库瞬间哑火,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生成式AI领域,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数字人、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企业的崛起速度、规模远远超过当初的分布式数据企业。曾经投资几亿美金就能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掀起阵阵热潮,然而类似的投资规模在AI领域简直就像是往海面上的鹅毛,荡不起一丝涟漪...
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好像都被贴上了AI的标签,楼下饮水机流出来的都是“AI+”water;各大科技展会中,AI企业、大模型产品、解决方案占据了整片江山,于是有人感叹这个时代是“大模型遍地走,数据库不如狗”...
那时出差在外,高铁上、飞机上、合作伙伴、客户...所有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各种新闻媒体报道不断,纷纷预测哪些职业将被AI快速替换,打工人到了灭绝的边缘...
然而随着大模型产品的推广使用,很快人们发现当前的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吹嘘的能力。曾经尝试使用某言、某问减轻文章编辑工作,但是发现其生成内容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导致根本无法使用:
1,信息幻觉。通用大模型依赖的训练数据集本身质量低、准确性差,导致产出的内容也大多存在失真。
哪怕只有1%的错误信息,但是这也无法应用在一些严谨的场合中,因为我们不确定这错误的1%具体是哪些信息,也就导致整体内容是无价值的。
例如我曾经随便编了几个数据库名字,和真实存在的几个数据产品混在一起,让某大模型“介绍一下这几款数据库”,结果他把这些不存在产品和相对小众不知名的产品,都“安”给了自家公司,并煞有其事的介绍他们的优秀功能、特性...
2,废话连篇。有一段时间用大模型,发现其生成的内容总是遵循一种固定格式,例如“首先....其次....最后....综上所述...”。
格式其实不重要,仅内容也全是类似“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关键的问题”这种废话,但却远远达不到这句话所展示出的滑稽和幽默效果,总之,就是充斥毫无意义、且平淡的废话。
如今,生成式AI技术从快速上升,达到顶峰,然后又进入幻灭期不过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未来能不能达到曾经的预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验证。
但要说明的是Gartner模型中的幻灭期(或者叫陷入低谷)并不代表这项技术就不行了,而是其“炒作周期”进入了“陷入低谷”的阶段。
新技术从诞生、发展到成熟等不同的阶段周期都是可以预测的,而技术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因素起到了很大作用,就是— 炒作周期(Hype Cycle )。
1995 年, Gartner 就提出了这一观点,并在每年的技术成熟度分析报告中通过 Hype Cycle 来探索、展示某类技术正处于何种阶段。
其中 Hype Cycle(炒作周期) 包括五个阶段:
文章来自于“天下观查”,作者“天下观查”。
【开源免费】Fay开源数字人框架是一个AI数字人项目,该项目可以帮你实现“线上线下的数字人销售员”,
“一个人机交互的数字人助理”或者是一个一个可以自主决策、主动联系管理员的智能体数字人。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xszyou/Fay
【开源免费】VideoChat是一个开源数字人实时对话,该项目支持支持语音输入和实时对话,数字人形象可自定义等功能,首次对话延迟低至3s。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enry-23/VideoChat
在线体验:https://www.modelscope.cn/studios/AI-ModelScope/video_chat
【开源免费】Streamer-Sales 销冠是一个AI直播卖货大模型。该模型具备AI生成直播文案,生成数字人形象进行直播,并通过RAG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寻找后实时回答用户问题等AI直播卖货的所有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eterH0323/Streamer-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