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Wu,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健康应用Manifest的创始人,对下一波科技有一个大胆的预测。
“除了人工智能的趋势,我认为很多人都看到了 Z 世代正在发生的孤独疫情,”她说。“我毫不怀疑,会有独角兽从这些领域中出现,以应对孤独疫情。”
Manifest 还不是一个独角兽——它仅处于种子阶段,刚刚从 a16z Speedrun 和其他一些投资者那里筹集了 340 万美元。但吴将她的公司视为一批新产品的一部分,这些产品试图缓解孤独感的上升。
Wu 已经接近三十岁,正处于千禧一代和 Z 世代之间模糊的边界,但她理解年轻一代的挣扎。一份来自信诺的报告发现,五分之三的成年人表示他们有时或总是感到孤独;在 18-22 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数字甚至更高,达到 73%。Manifest 是她希望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时拥有的应用程序,那时她第一次独自生活,面临着竞争激烈、令人畏惧的环境。
“我真的感觉现实世界狠狠地打了我一拳,”Wu 对 TechCrunch 说。“我觉得学校教你所有这些东西,比如如何在 Facebook、Google、Microsoft 或高盛找到工作,但却没有教你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情感工具箱。”
当你打开 Manifest 应用时,你会看到屏幕中央有一个柔和渐变的圆球。你可以按住按钮说话,或者轻触它输入,回应一些提示:“你在想什么?”,“你在担心什么?”或者“我们聊些什么会有帮助?”
然后,应用的人工智能将反映您的语言并将其转化为肯定句,您可以将其转化为个性化的音频冥想。
图片来源:在 App Store 上的 Manifest
例如,如果你告诉应用程序,在跑完 5 公里后因为在你所在的年龄组中获得最后一名而感到难以为自己感到自豪(完全不是在借鉴个人经验……!),它会给出几条肯定的话,比如:“我努力欣赏自己的进步,无论多么微小,”或者,“我相信我对这个过程的承诺将促进我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成长。”
也许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智慧之言有所帮助,也许没有。但 Manifest 并不是一个终极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也不是实际心理健康治疗的替代品。相反,Manifest 旨在成为你每天可以使用几分钟的工具,让你感到更加踏实。
“我们是一个健康应用,实际上是为了迎合 Z 世代的需求而设计的,”Wu 说。“Manifest 的核心理念是,我们能否让与健康的这些小互动变得非常简单和愉快,让人们不会觉得去使用 Manifest 是一种负担?”
在年轻人被社交媒体的持续噪音所淹没的时代,利用技术——更不用说像人工智能这样可能显得冷漠和模糊的东西——来解决孤独问题似乎是违反直觉的。但吴认为,如果 Z 世代已经沉迷于手机,那么健康也需要在这里发生。
“Z 世代的面对面交流大大减少,”她说。“所以,给一个我们已经这样对待的世代什么呢?比如,告诉那个人去外面和朋友一起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飞跃,那么你如何给他们一些他们已经处于的东西呢?”
Manifest 在这个夏天悄然推出,到目前为止,用户在应用中生成了 1870 万次“显现”。
与任何此类应用程序一样,Manifest 必须应对围绕制作没有医学支持的消费者心理健康产品的伦理挑战。吴表示,Manifest 的人工智能中嵌入了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如果用户提到自残,会将其引导至自杀热线。对于一些此类话题,Manifest 将拒绝参与。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这对 Manifest 来说可能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利用实验性人工智能作为帮助预防自残这样严肃问题的工具是危险的。但其他与孤独作斗争的初创公司,如聊天机器人公司Nomi AI,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当 Nomi AI 的用户谈及自残的想法时,AI 伴侣不会停止对话——相反,他们会通过与用户讨论他们的感受来尝试缓解局势。
亚历克斯·卡尔迪内尔,Nomi AI 的创始人,认为仅仅停止对话并提供自杀热线号码可能会让正在寻求联系的人感到疏离。
“我想让那些用户在他们的黑暗时刻感到被倾听,因为这就是让人敞开心扉、重新考虑他们思维方式的方法,”卡尔迪内尔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中告诉 TechCrunch。“我真的想关注与用户一致的东西,而不是与最严格的律师损失缓解策略一致的东西。”
Wu 认为,Manifest 或任何消费应用程序都不是人们在需要合法医疗帮助时应该去的地方。但年轻人在寻求真正的医疗护理时,转向这些工具是因为无法获得帮助。因此,如果吴关于即将出现的独角兽初创公司能够应对孤独症流行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公司——以及 Manifest——就需要谨慎行事。
本文翻译自:TechCrunch, https://techcrunch.com/2024/10/17/can-ai-make-us-feel-less-alone-the-founder-of-manifest-thinks-so/
编译:ChatGPT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Z Potentials”,作者“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