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 AI 创业,正在重复《苦涩的教训》
今天的 AI 创业,正在重复《苦涩的教训》「70 年的 AI 研究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道理:依靠纯粹算力的通用方法,最终总能以压倒性优势胜出。」如今,似乎可以重新再聊下这个话题。比如前两天我们发的 Agent 文章里的观点:未来 AI 智能体的发展方向还得是模型本身,而不是工作流(Work Flow)。
「70 年的 AI 研究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道理:依靠纯粹算力的通用方法,最终总能以压倒性优势胜出。」如今,似乎可以重新再聊下这个话题。比如前两天我们发的 Agent 文章里的观点:未来 AI 智能体的发展方向还得是模型本身,而不是工作流(Work Flow)。
在拾象团队的 2025 的 AI 关键预测中,我们提到:随着 Agent 时代到来,OS 才是 LLM 厂商们最高的护城河,从 computer use 到 MCP,Anthropic 构建 OS 的决心是 AI labs 中最强、最明显的。
随着AI智能体的爆发,Browser Use异军突起,刚刚融资1700万美元。它能让AI智能体轻松地「读懂」网站并自动完成复杂任务,引领了一波AI应用热潮。
每天是全新的一天
“大模型未来一定会经历几轮大的技术范式迭代。但比拼商业化能力,是足够确定的事。”
2024年对我用AI来做独立开发,最大的意义就是回本了。谈到“回本”,主要是指我们作为Apple Developer,每年需要支付99美金的会员费。第一年的99美金,相当于我的学费。当时我发布了一个名为“裁切大师”的应用,带来了约40多美金的收入
罗永浩“背水一战”。
去年,Sam Altman曾做过一个预测: 有了AI,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第一家估值10亿美元,但只有一个人的AI公司。
零基础逆袭!2年靠AI自学编程打造3款千万级APP,揭秘TikTok流量红利+9.9美金订阅制,如何用百元营销撬动百万利润?
Pauline Clavelloux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一个在全职工作压力下,通过AI技术打造成功应用的典型案例。以下是她从IBM全职员工到创建年收入约10万美元的AI应用IA Crea的详细过程,涵盖了从想法生成到市场验证、开发与推广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