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搜索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6028点击    2024-11-28 10:03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师兄主讲的《法律人如何使用AI系列讲座》第二期。讲座中提到,GPT不仅能够优化工作流程,还可以帮助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人编写代码。恰巧近期立案工作增加,需要逐一准备大量的立案材料(如所函、授权委托书、合同、介绍信等)。


按照以往做法,这项工作通常需要在模板中逐项填入委托人姓名、嫌疑人姓名、罪名等信息,操作重复且容易出错。有时因工作量大或疏忽,可能会导致所函或介绍信上的信息出错,影响案件的后续办理,甚至可能错过关键时间节点。


为了应对这一痛点,笔者在完全没有编程基础的情况下,通过GPT成功编写了一个程序。该程序只需一次性输入信息,就能自动生成所需的多份委托材料。


本文将分享这一实践的具体过程,希望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向同行们推荐这种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文章末尾附有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和源代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研究。)


01

分析核心需求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编程的第一步,如同产品设计,必须明确目标需求。对于立案材料的制作,核心需求可以概括为:在多个文档的特定位置批量填入相应信息,实质上是一种批量化的「替换」。程序的目标是将这一重复过程自动化,以提高效率。


明确需求后,笔者开始设计具体的实现方案。最初的思路是批量调用文档的「替换」功能,但实现这一功能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确认替换的位置:可以通过在文档中的特定位置设置标记关键词(如「嫌疑人1」)来指示替换内容。


确认替换的内容:设计一个输入窗口,让使用者逐一输入关键词及对应的替换内容。


为实现这些功能,笔者向GPT提出了具体需求,并生成了相应代码。在完成初步编写后,笔者对程序进行了测试,发现替换后的文本格式(如字体和大小)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又补充了“替换后保持原有格式和字体”的代码。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提前填入特定的词语来特定化对应的替换位置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向gpt提问获取输入窗口的代码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向gpt提问获取「更换后的词语保持原词语的格式和字体大小」的代码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此为事后复盘的提问)从事后复盘来看,其实笔者的思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建议读者在编程之处可以先把核心需求向gpt提问获得对应的思路,往往会比自己想到的更好一些


02

代码的迭代与优化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通过上述步骤,笔者完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核心需求的基础程序,但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


1、手动输入待替换词语耗时较长:优化程序以提前输入待替换词汇,进一步提升效率。


2、无法识别子文件夹中的文档:当前程序仅对主目录文件生效,需要额外完善以支持递归处理子文件夹内的内容。


3、程序是修改原文档而非生成新文档:优化程序,使输出结果保存到新文件夹,避免覆盖原始模板文件。


4、适配doc:部分模板文档系doc格式,程序仅能处理docx格式的文档


5、依赖特定运行环境:现阶段程序依赖特定环境配置(必须安装python框架),需改进为更易部署的可执行文件便于团队其他成员直接使用,无需额外配置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逐一向GPT咨询解决方案,并进行代码改进,使程序更适合实际工作需求。最终,原本需要约15分钟的立案材料准备时间缩短至1分钟。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提前将待替换词语输入程序中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识别子文件夹中的文档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输出到另一个文件夹,使得输出结果不会直接覆盖原文件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发现支持doc的工作量显著高于把doc文件转换为docx的工作量,遂决定把所有的doc文档重新输出为docx(有的时候消除问题比解决问题简单多了.jpg)


03

一些插曲


bug是编程的特色,不得不体验。 在测试过程中,笔者发现某些文档中的文字未能成功替换。经过与GPT沟通并优化代码,问题仍然存在。笔者猜测可能是由于某些特殊格式导致的替换失败。于是,笔者决定将未替换的部分删除并重新输入一次,尝试通过重打文本来消除特殊格式。结果,这一方法果然奏效,所有文字都成功替换,bug顺利解决。(至于到底是什么特殊格式导致替换失败?别问,代码能跑就算赢x)


04

结语 

通过这次尝试,笔者深刻体会到了AI工具在法律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即使没有编程经验,只要善加利用GPT等工具,法律人同样可以创造出实用的自动化程序,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案件核心问题的处理。希望我的经验分享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启发,让更多人了解并尝试将AI引入日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程序及源代码的分享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JcKY2uJEmwE_lITNnl4pQ


提取码:gpt4


顺带一提,读者朋友们可以直接将代码发送给GPT,询问每个结构的具体功能,以及需要修改哪些部分来满足个性化需求。(如果读者问我要如何修改,我的建议也是:去问GPT吧)


文章来自于“AI合规圈”,作者“陈兆楠”。


应用指南|一分钟完成立案材料准备——基于GPT和编程

关键词: AI , AI法律 , chatGPT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AI工作流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