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谣、色情、诈骗...AI正在污染全球互联网
造谣、色情、诈骗...AI正在污染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两手都要抓。
发展和治理,两手都要抓。
每天,全球有数亿人在向AI产品倾诉他们的想法、困惑、创意,甚至秘密。但鲜有人意识到,这些对话正在以“帮助训练下一代AI模型的”的名义,突破着过往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数据使用界限。
AI在某些领域,其实应用已经很广泛了,比如游戏行业,比如广告设计,因为AI最早火起来就是在生图领域,而且相对来说,图片又在各种设计领域使用率比较高,所以这方面就发展得比较迅速。
70分以下的人类编剧饭碗不保?
2024年,UGC平台的内容悄然迭代,头部效应不再明显,AIGC成为UGC平台最重要的玩法之一。
昨天晚上,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条热搜。
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提出的AI内容检测器ImBD涵盖多任务检测(润色、扩写、改写、纯生成),支持英语、中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主流语言;仅需500对样本、5分钟训练时间,就能实现超越商用检测器!
实在有点憋不住了,AI生成的一些垃圾,已经对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造成极大的困扰了。
AI时代,人的创意能力在贬值 在人与AI的长期角力中,力图证明人类还有独特性的一方,可能又失了一城。 从2023年5月开始,人类就因为担心AI使他们失去工作,而发起了长达5个月的好莱坞大罢工。
如果从今年10月份开始算,截止到现在,视觉中国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有点2022年底GPT概念股的架势。不过,视觉中国的涨停可不是靠概念,而是靠AI项目合作换来的。基于社区、场景和数据优势,目前国内包括智谱、通义千问、可灵AI、即梦AI、生数科技(Vidu)、爱诗科技(Pixverse)等几乎所有主流文生视频平台都接入了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