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时候真觉得,AI总结和“三分钟看电影”没啥区别。
有些时候真觉得,AI总结和“三分钟看电影”没啥区别。我好像有点,越来越不喜欢AI总结这件事了。
我好像有点,越来越不喜欢AI总结这件事了。
恶搞也要有底线!
这是一个信息悖论的时代。
Sora 2的迅速走红,让肖像权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一段“AI换脸”的不雅视频,让一位高校导师突然陷入诈骗危机;一张“近乎复刻”的AI克隆照,让白领小雅担心自己的照片被用来制作色情内容;青岛保时捷女销冠和台球运动员王思诺则深陷恶意AI造“黄谣”风波……他们都是AI技术被滥用的受害者。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AI生成的内容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觉得AI正在"污染"互联网,到处都是没有灵魂的机器文字。
屡遭 AI 伤害的泰勒·斯威夫特,最近却因 AI 被粉丝「围攻」了。 起因是一场全球营销活动。 为了宣传她的第十二张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昵称霉霉)
去年九月,中国香港动画公司 ManyMany Creations Limited 的几位年轻主创立下了一个几乎「逆天」的目标—— 拍一部真正的剧情短片,至少十五分钟长,而且每个镜头都必须由 AI 生成。
《Critterz》讲述了一群森林生物在村庄受到一个陌生人打扰后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该片是OpenAI创意专家Chad Nelson的创意。2023年,导演兼编剧Chad Nelson与Native Foreign团队完成了《Critterz》短片,并尝试首次使用OpenAI的DALL-E完成美术与场景风格设定。
我一个 AI 圈的,为啥会关注到电影圈呢?倒不是因为我爱看电影,而是因为电影节的放映单元,突然冒出来了我们圈子里几个“老熟人”:Seedream(图像创作模型)、Seedance(视频生成模型)、即梦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