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fyonline.app这类AI工作流产品,凭啥月入流量几十K?
comfyonline.app这类AI工作流产品,凭啥月入流量几十K?一个这样的 AI 产品,居然每个月也能搞到几十 K 流量,还在稳步往上走。基本上就是躺着赚的节奏。对那阵子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当时 ComfyUI 很火。但本地部署真不省心,对电脑硬件要求也高,所以很多人干脆租云电脑来用 ComfyUI。
一个这样的 AI 产品,居然每个月也能搞到几十 K 流量,还在稳步往上走。基本上就是躺着赚的节奏。对那阵子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当时 ComfyUI 很火。但本地部署真不省心,对电脑硬件要求也高,所以很多人干脆租云电脑来用 ComfyUI。
不用在建模、UV、贴图软件之间反复横跳,一个工作台就能得到:这是腾讯专为3D设计师、游戏开发者、建模师等打造的专业级AI工作台混元3D Studio。
2022年10月,Comfyanonymous 偶然接触到 Stable Diffusion 并深深着迷。当时这并非因为什么“让 AI 更易用” 的宏大使命,而是出于对图像生成的纯粹热爱。他最初的尝试,仅仅是想生成一位耳廓狐形象的动画角色的图片。。出于对这个想法的执着,ComfyUI 由此诞生。
Vibe Coding(Claude code、Cursor、Lovable) 把原本8周的开发周期压缩成2天 现在,同样20倍的加速在营销圈上演—— Vibe Marketing: 一个人➕n 个AI Agent和自动化工作流,几小时就能把营销想法落地了,杠杆效应大到离谱。
OpenAI 在 AI 领域引领了一波又一波浪潮,想必很多人好奇,这些创新背后的研究人员是如何通过面试的? 尤其是现在,OpenAI 已经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 AI 公司之一,吸引了无数顶尖人才投递简历。想要加入这个团队,着实不容易。
研究人员分析了20万条AI对话、整合了近3万项职业任务数据,通过计算覆盖率、成功率和影响范围三个维度,为每个职业算出了AI适用性分数。
最近,Dify 的迭代非常之频繁,继 6 月 25 日发布 1.5.0 版本之后,7 月 2 日又迅速推出了 1.5.1 版本。从 1.4.x 开始,我几乎每个版本发布时都会第一时间尝试升级。社区一如既往地活跃,大家遇到 bug 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官方团队也会及时记录并处理。
如果你想知道当自己不再是顶级智慧生物时,生活是什么样子,就去问问一只鸡吧。
随着时间推移,AI工作负载中推理的比重会持续增加。每个应用程序都将内置推理功能——实际上这一趋势已初现端倪。我们视其为新型基础设施组件,如同计算、存储和数据库一样不可或缺。
大家好,我是袋鼠帝,最近陆陆续续分享了不少关于n8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