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吴恩达谈DeepSeek:中国AI迎头赶上,扩大算力并不是AI进步的唯一途径
深度|吴恩达谈DeepSeek:中国AI迎头赶上,扩大算力并不是AI进步的唯一途径有时,当某项技术变得更便宜时,反而会促使整体投入增加。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人类对智能和算力的需求几乎没有上限,因此我仍然看好AI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我认为DeepSeek-R1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尚有待厘清,同时它也为AI应用开发者带来了巨大机遇。
有时,当某项技术变得更便宜时,反而会促使整体投入增加。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人类对智能和算力的需求几乎没有上限,因此我仍然看好AI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我认为DeepSeek-R1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尚有待厘清,同时它也为AI应用开发者带来了巨大机遇。
春节假期后的港股市场迎来结构性行情,以AI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再次成为资金追逐焦点,这次的落脚点在AI应用的商业化之中。
DeepSeek会是国内首个挑战ChatGPT,重塑AI助手现有格局的产品吗?从产品数据来看,值得期待。在APP端,DeepSeek上线半个月,就在新增下载量上超越了ChatGPT,并将百万级的领先优势持续至今。截至2月5日,DeepSeek的全球下载量已接近4000万。
AI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肌理。在这个被称为“AI应用元年”的时代,一批敏锐的打工人早已嗅到商机,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码农”或运营,而是AI技术的新一代掘金者。
有人自豪地晒出自己的标准英文口语,被AI认证为美国、英国口音,也有人充满喜剧效果地念着一串磕磕绊绊的英语,通过AI证明了自己“纯血中国人”的身份,更有趣的是那些AI判定出人意料的结果,让网友直呼:“为什么AI说我的英文是咖喱味的?”
从软件工程和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当前的AI落地前景如何?「可解释性」方面的研究,真的能让AI拜托「黑箱」属性吗?
AI硬件能孕育出新的巨头吗2025年初,在AI大模型和AI应用热潮之后,消费级AI硬件也开始逐步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关注,除了手机和PC外,AI也确实正在改变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延和形态。截至目前,我们统计至少已有117家公司入局了AI硬件。这些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眼镜、耳机、教育、陪伴、助理和健康六大领域,其中有超7成为中国公司,除中国之外,美、日、韩、印、以色列企业均有参与。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年中国AIGC应用发展年度大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AI原生APP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同比增长232%,同时,用户粘性也持续增长,整体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33.0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也达到49.6次。
榜单标题:2024年12月全球AI应用流量榜单
在国内,Lovekey键盘、蜜小语、Love键盘均入围12月国内AI应用月活TOP20,年收入均在千万人民币以上,最高甚至能达到3100万。 去年10月,海外“僚机”RIZZ也宣布,月活用户数达到150万,ARR达到450万美金,约328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