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是泡沫吗?一个实用框架来回答科技界最大的疑问
AI是泡沫吗?一个实用框架来回答科技界最大的疑问AI投资热潮是否形成泡沫?作者提出一个实用框架,用五个指标(经济压力、行业压力、收入增长、估值热度、资金质量)分析当前状况,对比铁路、电信和互联网历史泡沫。结论显示AI投资尚未泡沫,属于需求驱动的繁荣,但需警惕GPU快速折旧和数据中心融资风险。未来需监控收入增长是否能持续覆盖投资。
AI投资热潮是否形成泡沫?作者提出一个实用框架,用五个指标(经济压力、行业压力、收入增长、估值热度、资金质量)分析当前状况,对比铁路、电信和互联网历史泡沫。结论显示AI投资尚未泡沫,属于需求驱动的繁荣,但需警惕GPU快速折旧和数据中心融资风险。未来需监控收入增长是否能持续覆盖投资。
搜集整理了Top15的投资人在AI领域的代表性投资案例。希望能给关注AI的读者朋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我们的观察和整理,Top15的天使投资人押注的项目,并非散点式的“随缘下注”,而是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共性和清晰的趋势。
最新消息,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则要用这笔钱构建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全用英伟达的系统。10GW,相当于400-500万个GPU了,并且,黄仁勋8月份曾表示,建成1GW的数据中心的成本大约在500-600亿美元。
世界顶级风投 a16z 这两年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AI投资者,他们对于行业的判断非常准确。我在 X 上关注了很多 a16z 的投资人,这样能方便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最新的趋势是什么,以及有哪些我没注意到的好 AI 应用。
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有AI创业者选择播客赛道。 音频播客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小宇宙日活只有几百万,基本只有一线城市白领收听。就算是海外市场,Spotify都不能靠播客盈利,播客只会拖累其利润。 AI播客更是一个纯粹的、非常伪的伪命题。
微软公司上季度创下了242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纪录 ,本季度计划投入超过 300 亿美元。亚马逊公司同样花费了 314 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并维持这一投资水平。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今年将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 850 亿美元。还有Meta :这家社交网络巨头上调了 2025 年资本支出预测区间的下限,并预计明年成本将以更快速度增长。
企业的生成式AI支出从2023年的23亿美元暴增至138亿美元,表明从试点阶段向规模化落地转变。超过70%的决策者预计生成式AI在短期内将被更广泛采用,日常工作中已广泛应用。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结束,美团、淘宝、京东转而聚焦AI投资,尤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机器人)。巨头面临硬件自研困境,多通过投资机器人公司协同创新,而非内部孵化。京东侧重提升物流仓储效率,美团覆盖本地生活场景,阿里专注大模型与智能中枢。这源于外卖市场饱和与低估值压力,巨头寻求新技术突破以创造增量。
下半年刚开始,美国AI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继英伟达的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之后,微软的市值也一度突破了4万亿美元。美国四大AI巨头的资本支出,各自都将达到每年上千亿美元。美国的AI独角兽企业的估值,达到数千亿美元。AI原生企业的年化收入突破百亿美元。硅谷挖一个AI顶级人才,价码飙到了10亿美元。
硅谷 AI 投资人 Elad Gil 昨天发布了自己对 AI 领域投资的总结回顾与预测。在他看来,过去四年 AI 经历了从 “技术迷雾”到“商业马拉松” 的变化: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过去 12 个月里一系列 AI 应用落地的细分场景在得到验证,头部公司浮现,一定程度上,未来 1-2 年的市场格局初定,AI 应用层正进入收敛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