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AI资产重估?
如何理解AI资产重估?2025年国内AI技术突破推动资产重估,资源向头部企业高度集中,形成“赢家通吃”格局。高端制造受政策与资本驱动,龙头优势扩大,但就业市场与科创投资错位,加剧通缩压力。政策转向结构性调控,聚焦科技与安全资产,投资者需关注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及防御性配置。
2025年国内AI技术突破推动资产重估,资源向头部企业高度集中,形成“赢家通吃”格局。高端制造受政策与资本驱动,龙头优势扩大,但就业市场与科创投资错位,加剧通缩压力。政策转向结构性调控,聚焦科技与安全资产,投资者需关注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及防御性配置。
红杉资本连续三年关注AI应用的盈利压力,指出当前AI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美元但面临挑战:智能体技术受限于串行任务瓶颈,行业渗透率差异显著,初创企业需深耕垂直领域或整合人工环节。大模型厂商向下游扩张挤压初创空间,部分企业通过收购强化竞争力,AI应用需从工具转向交付结果以突破盈利困境。
红杉索尼AI大会:AI市场潜力超云计算,应用层与智能体经济成焦点
没必要为了某个「新范式」去创业。
2025年4月29日凌晨,距离通义千问Qwen3正式发布还有5小时,X和GitHub上的开发者们已经搬好小板凳蹲守发布。开源社区的技术爱好者们熬夜刷新,等待第一时间测试和体验这款备受期待的中国大模型新作。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今年第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相关融资事件共37笔,涉及33家企业,融资金额约35亿元。相比于2024年前11个月人形机器人领域的49笔融资事件,第一季度的融资事件数量就已经达到去年11个月的70%。
4月18日,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宣布:追加投资智谱(Z.ai)2亿元人民币。随后这一消息引发市场热议,因为这笔投资有点“特殊”。此次投资明确指向"开源模型研发与开源社区生态建设",而非通常的技术研发或商业扩张。
4月17日据《金融时报》周四报道,OpenAI和Oracle(ORCL.N)为其重要项目“星际之门”权衡英国未来投资,因为它正在探索海外地点以建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AI是一次改变我们所知一切的历史性机会。”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4月10日,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发布2024年度致股东信时,不遗余力地盛赞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