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例:小红书AI博主用Midjourney生图,不受法律保护
国内首例:小红书AI博主用Midjourney生图,不受法律保护小红书博主用Midjourney生图后,商家参考其提示词也用Midjourney生图,然后量产成实物,法院却说商家不侵权?
小红书博主用Midjourney生图后,商家参考其提示词也用Midjourney生图,然后量产成实物,法院却说商家不侵权?
此事的结果,大概率是AI企业最终会选择妥协。
近日,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登记“即梦AI/Dreamina AI”作品著作权,作品类别为美术。即梦AI作为一款面向创意爱好者的AI表达平台,功能丰富。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尚无明确界定,引发广泛讨论。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张力正在持续紧张。OpenAI虽然声称避免复制“个别在世艺术家的风格”,但它一直在践行并推动政策允许AI对版权内容的训练;而小部分能够承担高昂诉讼成本的艺术家,却也因为版权法灰色地带而面临不确定的局面,更不要说那些不知名的艺术家们了。
3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就科学家Stephen Thaler(史蒂芬·泰勒博士,下称泰勒)诉Shira Perlmutter(美国版权局注册官及美国版权办公室主任)以及美国版权局作出标志性判决,认定所有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必须首先由人类创作。尽管AI技术的发展使得非人类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但根据现有的法律框架,这些作品无法获得版权保护。
记者3月11日从常熟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期审结江苏首例、全国第二例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判决明确体现“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的AI生成内容受著作权保护。案件虽已落槌,思考和追问还在继续: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法律该如何界定“创作”?
近日,索尼音乐宣布已采取行动,针对 AI 生成的假冒音乐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下架处理。据报道,索尼已下架超过7.5万条与旗下艺人哈里・斯泰尔斯等相关的 AI 伪造音乐。
2024年12月30日,长沙中院对全国首例AI文生视频侵权案作出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知产库公众号已发布判决书全文。本文对本案的案情和争议焦点简要梳理如下:
腾讯AI助手腾讯元宝APP近期修改用户协议内容一事引发关注,成为热搜。焦点是使用AI应用或者产品的用户上传和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问题。自2月以来,有网友发现腾讯元宝的用户服务协议中,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的部分,包括了用户上传的内容,以及用元宝大模型生成的内容。
本周二,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对“汤森路透”诉法律AI公司Ross Intelligence版权侵权诉讼作出部分简易判决”,汤森路透赢得美国首例AI训练版权诉讼,本案主要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