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就全球首个AI监管法达成初步协议,有哪些干货?
欧盟就全球首个AI监管法达成初步协议,有哪些干货?12月8日,在经过一周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和激烈争论后,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代表就《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达成初步协议,新法案涉及包括ChatGPT在内的通用目的AI系统。
12月8日,在经过一周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和激烈争论后,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代表就《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达成初步协议,新法案涉及包括ChatGPT在内的通用目的AI系统。
本文介绍了第一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举行的情况,讨论了人工智能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各国在监管和创新之间的博弈。
当地时间周一(10月30日),拜登政府发布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的行政命令,旨在控制这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这是美国政府发布的首个关于AI的行政命令。
本文讨论了AI技术在色情内容、诈骗勒索和侵权等方面的滥用问题。通过AI合成的色情图片被用于勒索和敲诈勒索,AI对话产品存在灰色地带的使用,AI生图被用于制作低俗内容,AI技术也被用于生成深度伪造的图片和声音。文章还提到了AI技术的失控问题以及对AI技术的治理挑战。
管理人工智能风险,再引AI界大佬联手全力呼吁。
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生成式AI服务提供者需遵循的安全基本要求,涉及语料安全、模型安全、安全措施、安全评估等方面,给出了语料及生成内容的主要安全风险共5类31种。
9 月 25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 AI 技术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