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T-5-Codex 一手实测
GPT-5-Codex 一手实测OpenAI 刚刚推出了新的编程模型 GPT-5 Codex,见前文:刚刚,OpenAI 发布 GPT‑5-Codex 新模型,专为编程而生
OpenAI 刚刚推出了新的编程模型 GPT-5 Codex,见前文:刚刚,OpenAI 发布 GPT‑5-Codex 新模型,专为编程而生
凌晨 1 点,OpenAI 发布了 GPT-5-Codex。
OpenAI Codex编程智能体大升级: 推出GPT-5-Codex特化版模型,支持独立连续编程7个小时。还有IDE插件版,在VS Code、Cursor中都可以使用Codex了。新模型最牛的地方在于“真·动态思考”能力。
我们今天正式开源 jina-code-embeddings,一套全新的代码向量模型。包含 0.5B 和 1.5B 两种参数规模,并同步推出了 1-4 bit 的 GGUF 量化版本,方便在各类端侧硬件上部署。
作为一名有着8年全栈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我最近接手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为某中型服装电商平台开发一套智能商品推荐系统。该系统需要在2个月内完成,包含以下核心功能:
昨晚,腾讯发了他们的CodeBuddy Code,正式也加入命令行编程Agent战场。
大家好,我是袋鼠帝 先给你们看个好玩的东西:隔空手势控制任意网页 食指☝️指向:控制鼠标移动 比耶✌️:进行点击 手掌✋:上下移动页面 这个高难度的手势控制网页功能,被我用腾讯刚刚发布的国内首款AI CLI:CodeBuddy Code搞定了
AI 编程工具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不仅各家产品在补全速度、上下文感知、智能体协作上不断拉锯,在背后的模型层面,博弈同样激烈,甚至出现了全球范围的“准入门槛”和“封锁线”。这意味着工具之争早已不是单纯的产品对比,而是与模型生态、合规和市场战略深度绑定。
故事是这样的,两周前,Anthropic 上周发布一个公告:他们的工程师在后台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异常账户,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7x24 小时消耗着 Claude 模型的算力。公告中提到:”有一位用户,在每月200美元的套餐中,消耗了价值 5 万美元的模型使用量。“ 这个消耗量大到,Anthropic 不得不公开发布声明调整全球用户的速率限制。
你能想象吗?一段 25 年前的 Linux 内核驱动,在现代系统上几乎不可能运行——但一位工程师用了两个晚上借助 AI 助手 Claude Code,让它重获新生。这个驱动曾经服务于老旧磁带设备,如今经过现代化改造,不仅可以在最新 Linux 上编译,还能与真实硬件顺利通信。可谓 AI 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