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
20 岁大学生靠 Vibe Coding,把课程作业卷上 GitHub 热榜第一今天翻 GitHub Trending 的时候,看到一个不怎么眼熟的项目占据榜单第一。 仔细一看,是个多 Agent 舆情分析助手,名字叫「微舆 BettaFish」。再往下拉,发现它 star 已经过万了,而且还是最近十几天突然暴涨。
今天翻 GitHub Trending 的时候,看到一个不怎么眼熟的项目占据榜单第一。 仔细一看,是个多 Agent 舆情分析助手,名字叫「微舆 BettaFish」。再往下拉,发现它 star 已经过万了,而且还是最近十几天突然暴涨。
Gambo 称自己为 “世界上第一个 Game Vibe Coding Agent”。用户只需描述游戏类型、主题或风格,AI 就会自动生成场景、角色、交互与音效,并把这些内容编织成一个可玩的世界。
短视频的游戏规则,彻底被改写了!9月25日,Meta突然扔出一张新牌——Vibes。刷到的不是别人拍的,而是一条条AI秒生的视频:熊猫骑摩托、猫咪打篮球,你看完还能一键remix,立刻变成你的版本,再发到全网。创作门槛被拉到最低,人人都能拍大片。但这股狂潮,是全民狂欢,还是混乱的开始?
这不是科幻,这是 Anything 正在发生的真实故事。这家刚刚完成 1100 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 1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在上线两周内就实现了 200 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的用户已经开始用这个平台做出真正赚钱的生意。我深入研究了这家公司后,发现他们不只是又一个 AI 编程工具,而是在彻底改变软件开发的游戏规则。
您修过Bug吗?在Vibe coding的时代之前,当程序员遇到自己写的 Bug 时,通常能顺着自己的思路反推问题所在。但当面对 AI 生成的 Bug 时,情况变得复杂得多,我们不清楚 AI 的“思考
一家来自印度苏拉特的创业公司 Rocket.new 却声称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刚刚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Salesforce Ventures和Accel联合领投,Together Fund跟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从beta版上线到完成融资仅用了3个月时间,目前已经拥有40万用户,分布在180个国家,年收入达到450万美元。
采访时间不到1小时,信息密度却堪称爆炸! OpenAI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和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开启同台爆料模式:氛围编码的下一步或许是氛围研究(Vibe Researching);
烫,实在是烫!如果要给2025年九月的北京选一个“最热地段”,那非海淀莫属。如果要选一个“AI最热事件”,那一定是2025 AI创造者嘉年华——就在海淀,就在中关村创业大街。
最近一张 AI「罢工」的图片冲上了热搜。当网友让 AI Vibe Coding 时,它果断拒绝人类的 PUA,淡淡回了一句「太晚了,我明天再处理吧」,这种敷衍和疲惫感,让我一度以为屏幕另一边真的坐着个打工人。
“氛围编码”留下的烂摊子,终究要让那些被裁掉的人回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