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计算一哥首度牵手OpenAI,大模型「选择」自由,才是终极胜利
云计算一哥首度牵手OpenAI,大模型「选择」自由,才是终极胜利昨天是个热闹的日子,OpenAI 和 Anthropic 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自家的新款模型:前者是自 GPT-2 以来重新开源的两款模型 gpt-oss(120b 和 20b),后者是 Claude 系列最强的 Opus 4.1。
昨天是个热闹的日子,OpenAI 和 Anthropic 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自家的新款模型:前者是自 GPT-2 以来重新开源的两款模型 gpt-oss(120b 和 20b),后者是 Claude 系列最强的 Opus 4.1。
2023年,当整个AI行业都在为“最强大模型”争得头破血流时,亚马逊云科技却洞察到一个关键事实:AI的价值不在于谁的模型最强大,而在于能否为不同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模型。
刚刚,AWS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被曝解散!AI研究院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在朋友圈中写道:「过去六年领导这个团队,正值外国研究机构在中国的黄金时期。」
红杉美国合伙人 Konstantine Buhler 预测 2025 年将成为 AI agent 的“群体协作”时代,标志着 Agent 元年的到来。
80分钟的一场活动,Agent的“出镜次数”竟能高达217次。 解锁平均20多秒就提一次Agent的,正是云计算一哥,亚马逊云科技。
亚马逊最近发布了Kiro IDE,网址是 https://kiro.dev 。这是他们自己的开发平台,设计理念很明确:让Vibe编程应用能够顺利进入生产环境。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当今大多数Vibe编程平台都还没解决的核心问题,原型很炫酷,但距离真正可用的生产系统总是差那么一截。
随着时间推移,AI工作负载中推理的比重会持续增加。每个应用程序都将内置推理功能——实际上这一趋势已初现端倪。我们视其为新型基础设施组件,如同计算、存储和数据库一样不可或缺。
“AI是一次改变我们所知一切的历史性机会。”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4月10日,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发布2024年度致股东信时,不遗余力地盛赞AI。
这一创新背后既有战略布局的深意,同样还暗藏诸多挑战。
亚马逊今年的资本支出达1000亿美元,大部分用于与AI相关项目。亚马逊内部正开发1000多种生成式AI应用,涵盖编程、搜索、购物等领域。美国当地时间周四,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发布了2024年度致股东信。他在信中预测,尽管许多公司正“大举”投资AI,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芯片市场竞争加剧,AI的使用成本最终将会下降,而推理成本将占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