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GPTs来了,基于智谱第4代大模型!模型性能均达GPT-4九成以上
国产GPTs来了,基于智谱第4代大模型!模型性能均达GPT-4九成以上国产大模型玩家智谱AI,交出最新成绩单——发布全自研第四代基座大模型GLM-4,且所有更新迭代的能力全量上线。
国产大模型玩家智谱AI,交出最新成绩单——发布全自研第四代基座大模型GLM-4,且所有更新迭代的能力全量上线。
ChatGPT-3.5 发布于 2023 年 3 月 1 日,短短一年内,AI 已经变成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关注的话题,并且涌现了不少大模型。
今年国产大模型的最后一声枪响,属于百度:发布仅2个月,文心大模型4.0,能力又提升了32%。
今年咱们新硅编辑部最大的困扰,就是面对各种“超越GPT”的大模型,陷入无尽的沉思。
ChatGPT 爆火一年,大模型的竞争走到哪一步了?从微信指数的数据,可以管中窥豹到各家大模型的感知度,ChatGPT 遥遥领先,依然是国内大模型们追赶的对象。
国产大模型刚刚出了一位全新选手:参数670亿的DeepSeek。它在近20个中英文的公开评测榜单上直接超越了同量级、700亿的Llama 2。
2022年11月30日,是ChatGPT面世的第一天。至今整整一年的时间,“人类与AI的未来”撕开科幻的外衣,正式踏入现实。
商业利益的加入,就必然会驱使AI大模型厂商争先恐后去刷榜了。“不服跑个分”这句话,相信关注手机圈的朋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诸如安兔兔、GeekBench等理论性能测试软件,由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机的性能,因此备受玩家的关注。
云巨头大模型「抢客战」开撕!谁将捧出「中国版OpenAI」?国内公有云巨头的大模型“抢客战”已经白热化。
前不久,原阿里首席AI科学家贾扬清的一条朋友圈截图四处流传。贾扬清说,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某国产大模型不过是LLaMA架构,只是更换了几个变量名而已。 很快有好事者发现,在大模型、数据集开源社区Hugging Face上,就有一位开发者发出了类似质疑:“该模型使用了Meta LLaMA 的架构,只修改个tensor(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