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创业没有神话
大模型创业没有神话Frank原本做的是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产品。2023年3月,他带着这个想法在奇绩创坛的上海办公室里见到了陆奇。陆奇曾就职于微软,是硅谷地位最高的华人高管,现在专注于创业孵化。
Frank原本做的是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产品。2023年3月,他带着这个想法在奇绩创坛的上海办公室里见到了陆奇。陆奇曾就职于微软,是硅谷地位最高的华人高管,现在专注于创业孵化。
2023 年是当之无愧的「AI+大模型」之年,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的神速进展,让人们甚至认为大语言模型已经有资格被称作「世界模型」——人工智能从未像今天这样离「神性」如此接近。
拾象科技及其公众号「海外独角兽」一直关注海外大模型产品的技术和商业进展,近日,拾象科技 CEO 李广密和商业作者张小珺一起讨论了 2023 年全球大模型竞赛,以及接下来大模型格局会如何演进、GPT-4 的超越难度、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
比互联网时代机会规模大10倍,但三分之二机会可能是大公司的。面对此次以生成式AI掀起的产业创新浪潮,硅谷技术VC——Fusion Fund的创始人张璐给出这样的论断。
今年咱们新硅编辑部最大的困扰,就是面对各种“超越GPT”的大模型,陷入无尽的沉思。
如果要给2023年的人工智能圈大事件做一个回顾盘点,其中很难忽略的必输今年底轰轰烈烈的OpenAI内斗大戏(果然爱吃瓜还是人类的天性)。
最近,关于Altman的风波不断。有人挖出他戴着价值48万美元的奢侈品手表,开着价值上亿的豪车,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就是他奢华无比的硅谷大佬朋友圈了。
这场AI创业的热潮中,有成功的幸存者,也有不幸倒下的炮灰。AI创业者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本文会尽数道来。
大模型的下一场战争:带摄像头的智能眼镜?大模型之战席卷了整个2023年,紧接着的是,各大科技巨头似乎都瞄准了AI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眼镜!
OpenAI的出现,源自马斯克和拉里佩奇的一场争论。那是在2015年,特斯拉刚刚盈利,佩奇还是谷歌的CEO。就是这场争吵的几周后,OpenAI在一次晚饭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