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AI独角兽Character.AI,核心团队被谷歌打包带走了。
不仅两位创始人——Transformer“贡献最大”作者Noam Shazeer(诺姆·沙泽尔)和Daniel De Freitas(丹尼尔·德·弗雷塔斯)宣告回归,研究团队部分成员也追随其后。
尽管明面上的说法是:
Character.AI大部分团队将留下来,继续构建Character.AI产品,并为不断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服务。
而谷歌方面已经和该公司签署了一份非独占许可协议。就是说,谷歌给钱了。
具体多少钱?据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谷歌将按照25亿美元(约合179亿元人民币)估值收购Character.AI的投资者股票——
这高于Character.AI此前公布的10亿美元估值,但仍只有去年该公司与投资者早期谈判中50亿美元的一半。
网友们还是发现了华点:这不就是留下一个壳了嘛。
还有不少人联想到,另外两家明星AI创企Inflection和Adept,也是通过这样“雇佣式收购”的方式,分别投入了微软和亚马逊的怀抱:
微软给钱得到了Inflection的技术授权,而Inflection创始人携大部分员工直接加入微软,成立了一个新部门。
同样,亚马逊和另一家Transformer作者创办的初创公司Adept也有类似操作,还因此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调查了:这怕不是在通过技术授权的形式规避反垄断调查。
事实上,尽管用户数超过了2000万,但Character.AI近来频传融资不顺的消息,收购传闻不断。
这不,马斯克昨儿才刚辟谣了一个:
目前,沙泽尔和弗雷塔斯回Google DeepMind具体干点啥,还没有具体的说法,不过欢迎队列已经排了起来:
我们先来完整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2021年,沙泽尔离开谷歌和同事弗雷塔斯创办了Character.AI。
还在谷歌时,他俩主要负责构建LaMDA,这是一种用于AI对话的语言模型。
沙泽尔更是Transformer八位作者之一,还被公认为“贡献最大”——他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编写了整个项目代码,把系统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使得Transformer项目“拉开了冲刺的序幕”。
而创办Character.AI,主要也是想进一步研究更加个性化的超级智能。
这不,经过两年多发展,Character.AI以“各式各样的AI角色”攒了2000多万用户。
创始人背景和快速增长的流量吸引了投资者关注,2023年3月,Character.AI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1.5亿美元融资,a16z领投,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Elad Gil、A Capital 和 SV Angel参投。
不过在此之后,这家明星AI独角兽开始陷入困境:
这次融资4个月后,有消息传出Character.AI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谈判,但后来再没有下文。
今年来,Character.AI更是频频传出融资不顺的消息。就在7月4日,Character.AI被曝考虑卖给谷歌和Meta。
核心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其一,变现难。
尽管Character.AI在美国拥有媲美ChatGPT的流量,有统计显示日活用户一度高达900万,但其中付费用户比例并不高。
据Sensor Tower统计,2024年7月,Character.AI在移动端的总收入大概在20万美元左右。2024年该公司的预计收入仅为1670万美元。
其二,太烧钱。
Character.AI在官方声明中提到,一开始,Character.AI是在自建模型的基础上打造产品的。
但在过去两年中,自建模型变得不再有优势:选择第三方大模型,将更多资源用于优化产品体验,成为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VFX作者、TED主持人Bilawal Sidhu对此分析说:
就像许多处于生成式AI第一局的初创公司一样,沙泽尔和Character.AI别无选择,只能从基础模型出发构建产品。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Character.AI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在训练基础模型方面面临着高昂的成本,而风投们越来越不愿意补贴这些费用。
对于谷歌来说,这场合作能更好地挖掘人才并获得模型许可(类似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同时与Character.AI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价格战的持续,有大量的基础模型可供选择,Character.AI这样的初创公司可能被迫转变为一种”包装型初创公司”。
Character.AI可能建立在Llama 3.1或谷歌开发的任何模型之上。
另外,Character.AI主打的角色扮演、情感陪伴类大模型产品,也面临着用户需求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如今,Character.AI的问题总算是靠谷歌出手找到了一条出路:
Character.AI的两位联创将带领部分员工加入谷歌DeepMind。
同时,Character.AI总法律顾问Dominic Perella已出任临时CEO。
这里简单介绍下Dominic Perella,他毕业于纽约大学法学院,曾在Snap Inc.担任高管七年,核心参与了Snap IPO的准备工作,2023年9月加入Character.AI后一直处于核心领导层。
除了人员流动,Character.AI与谷歌还在合作协议中约定:
Character.AI将为Google提供他们当前LLM技术的非独占许可。
作为交换,Google需要向Character.AI提供资金
顺便一提,Character.AI变动前把其中一项核心技术Prompt Poet开源了,这是一个通过模板化的方法简化提示设计和管理过程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不仅是已经“卖身”的Character.AI,以及同款操作的Inflection、Adept。
创始人和核心团队通通跑路的Stability AI,AI搜索扛把子Perplexity……都有寻求收购的传闻流传坊间。
新一轮的洗牌期,已开始显露端倪。
不少业内人士关注到:
似乎AI初创公司在没有实际收入的情况下,开始崩溃了。
诚然,每家难念的经各不相同,有Character.AI这样资金困难的,有Humane那种产品远不如预期的,还有人才流失严重的……
但归结共性,其实就是Databricks CEO的那句话,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
做的事有多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下来吗?
一方面,以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力的这波AI创业,烧钱烧出了新高度,真正能挣钱的却仍寥寥,现阶段还是以烧融资为主。
另一方面,估值炒得太高,往后每一轮融资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卖身巨头,或许是活下来最好的途径了。
毕竟,巨头们手握资源,更关注的还是聚拢人才和核心技术。
量子位智库分析,AIGC产业投资正在呈现方向性转移:模型层投融资雪球效应明显,资源向头部聚集,潜在资本重点看向应用层。
这种趋势不仅是在国外集中爆发,国内亦已显露迹象。
不在第一梯队的玩家,资金、盈利的压力,会越来越明显。在第一梯队的玩家,随着资源需求变大、商业化变现短时间难以规模化,最后还是得通过融资为继…
洗牌和淘汰赛就会继续,并购也一定会在国内同步上演。
你觉得呢?
文章来源于“量子位”,作者“关注前沿科技”
【开源免费】DeepBI是一款AI原生的数据分析平台。DeepBI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来探索、查询、可视化和共享来自任何数据源的数据。用户可以使用DeepBI洞察数据并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eepInsight-AI/DeepBI?tab=readme-ov-file
本地安装:https://www.deepbi.com/
【开源免费】airda(Air Data Agent)是面向数据分析的AI智能体,能够理解数据开发和数据分析需求、根据用户需要让数据可视化。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itsz-ids/airda
【开源免费】MindSearch是一个模仿人类思考方式的AI搜索引擎框架,其性能可与 Perplexity和ChatGPT-Web相媲美。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MindSearch
在线使用:https://mindsearch.openxlab.org.cn/
【开源免费】Morphic是一个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该项目开源免费,搜索结果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AI搜索所需要的必备功能。相对于其他开源AI搜索项目,测试搜索结果最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urla/morphic/tree/main
在线使用:https://www.morphic.sh/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