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30万片H100,英伟达欲找英特尔造芯?只因CoWos产能太低
一个月30万片H100,英伟达欲找英特尔造芯?只因CoWos产能太低因为台积电的先进封装工艺产能太低,英伟达准备寻求英特尔来生产AI芯片了。据报道,英特尔一个月最多能提供30万片的H100产能。
因为台积电的先进封装工艺产能太低,英伟达准备寻求英特尔来生产AI芯片了。据报道,英特尔一个月最多能提供30万片的H100产能。
今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正式启动这个庞大的试点项目,让更多美国研究人员和学校(而不仅仅是财力雄厚的科技公司或精英大学及其研究人员)获得计算资源。
AI应用开发者都在替平台打工,平台在替显卡厂打工,最后钱都到了英伟达。
最近,外媒曝出Sam Altman正计划筹集数十亿美元,为OpenAI建起全球性的半导体晶圆厂网络。GPT-5训练严重缺芯,OpenAI誓不让英伟达掌握主动权,干脆自己做新的AI芯片霸主?
昨天,Meta、纽约大学的研究者用「自我奖励方法」,让大模型自己生成自己的微调数据,从而在 Llama 2 70B 的迭代微调后超越了 GPT-4。今天,英伟达的全新对话 QA 模型「ChatQA-70B」在不使用任何 GPT 模型数据的情况下,在 10 个对话 QA 数据集上的平均得分略胜于 GPT-4。
可以低成本代替英伟达?据彭博社消息,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近日再次为一家人工智能芯片企业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希望建立一个范围覆盖全球的晶圆厂「企业网络(network of factories)」,并计划与未具名的顶级芯片制造商合作。
英特尔:撞上了“天花板”作为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厂商,英特尔的技术能力在行业中长期领先。正是由于过往技术面长期领先和垄断式的市场地位,英特尔有了“挤牙膏”的躺平机会。
最近几年,有多款备受瞩目的大作遭遇滑铁卢,其实也多少与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失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CDPR的《赛博朋克2077》、Bethesda的《星空》。
2023年,有超过10家AI初创公司接受了传统科技巨头的大额投资,不断建立并且强化了微软—OpenAI式的合作关系,甚至引发了英美两国的监管机构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