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月收入翻4倍后拿下500万融资,两个哈佛MIT学霸如何用AI撬动医疗行业最大痛点
三个月收入翻4倍后拿下500万融资,两个哈佛MIT学霸如何用AI撬动医疗行业最大痛点想象一下,医院和诊所里三分之一的员工不是在治病救人,而是在接电话、填表格、追保险理赔。这不是什么小问题,而是一个让整个医疗体系运转缓慢、成本高昂的巨大黑洞。
想象一下,医院和诊所里三分之一的员工不是在治病救人,而是在接电话、填表格、追保险理赔。这不是什么小问题,而是一个让整个医疗体系运转缓慢、成本高昂的巨大黑洞。
OpenAI的后训练负责人和DeepMind的另一位AI4S大佬,双双离职并成立了一家AI4S公司Periodic Labs,专注于用AI Agent改造传统科研,助力攻克室温超导等世纪难题。目前该公司已获3亿美元融资。
Alex 是一家开发 AI 招聘官的初创公司,该公司表示其技术已帮助企业进行视频面试和电话初筛。约18 个月前联合创办 Alex 的王亚伦(图中下排居中)向 TechCrunch 透露,该公司的语音 AI 工具能在求职者投递简历后立即开展自主面试。"我们的 AI 招聘官每天进行数千场面试,帮助求职者进入全球顶尖企业工作,"他说道。
成立仅四个多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浩海星空,斩获汽车密封条龙头浙江仙通的4000万战略投资。引人瞩目的是,上市公司创始人李起富亲自下场,与浩海星空联手操刀设立合资公司,共建机器人整机生产基地。
近日,暗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暗壳科技/暗壳AI)宣布完成新一轮近千万融资,此次由福田引导基金旗下子基金集福基金投资。据暗壳科技CEO黄燕虹透露: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暗壳AI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产品迭代和生态建设,保持产品在垂直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加快推进暗壳AI全球化市场。
本周,我们邀请 3D 大模型公司 VAST 的创始人和 CEO 宋亚宸(Simon),和我们聊聊 VAST 最新 3D 生成大模型 Tripo 3.0 背后的故事。这位 97 年的创业者短期内连续融资三轮、每轮数千万美金,积攒了足够的子弹,在闷头苦干一年后,Simon 今年首次上播客,和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的战略问题:
一家来自印度苏拉特的创业公司 Rocket.new 却声称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刚刚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Salesforce Ventures和Accel联合领投,Together Fund跟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从beta版上线到完成融资仅用了3个月时间,目前已经拥有40万用户,分布在180个国家,年收入达到450万美元。
这家名为Howie的西雅图创业公司刚刚完成了6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背后的故事比融资本身更值得关注。Superhuman的CEO Rahul Vohra用它来"减少日程安排时间,,All-In播客的Jason Calacanis用它来控制自己的会议节奏,
AI投资热潮是否形成泡沫?作者提出一个实用框架,用五个指标(经济压力、行业压力、收入增长、估值热度、资金质量)分析当前状况,对比铁路、电信和互联网历史泡沫。结论显示AI投资尚未泡沫,属于需求驱动的繁荣,但需警惕GPU快速折旧和数据中心融资风险。未来需监控收入增长是否能持续覆盖投资。
最新案例显示,由三位前OpenAI 员工于五月创立的 Applied Compute 公司,在完成上一轮估值 1 亿美元的融资仅三个月后,正以 5 亿美元估值洽谈新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