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等提出「中国版GPT-Zero」!毕业论文AI率自查神器|AAAI 2025
复旦等提出「中国版GPT-Zero」!毕业论文AI率自查神器|AAAI 2025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提出的AI内容检测器ImBD涵盖多任务检测(润色、扩写、改写、纯生成),支持英语、中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主流语言;仅需500对样本、5分钟训练时间,就能实现超越商用检测器!
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提出的AI内容检测器ImBD涵盖多任务检测(润色、扩写、改写、纯生成),支持英语、中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主流语言;仅需500对样本、5分钟训练时间,就能实现超越商用检测器!
"机器究竟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具备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这个困扰人工智能领域数十年的根本性问题,在2024年末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
继电动车、消费品之后,中国团队又在AI领域上演了一出“成本屠夫”的好戏。
就在刚刚,噩耗传来:年仅41岁的谷歌DeepMind天才科学家Felix Hill英年早逝。
2025 年即将到来的三大技术突破。
但咱觉得吧,显卡还是很重要的
过去一段时间,“预训练终结”成为了 AI 领域最热烈的讨论之一。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此前大踏步的前进,预训练是核心推动力。而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预训练和scaling law(规模定律)最忠实的倡导者,却宣称预训练要终结了、scaling law要失效。由此,引发了大量争议。
在 2024 年的 NeurIPS 会议上,Ilya Sutskever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性观点,尤其集中于 Scaling Law 的观点:「现有的预训练方法将会结束」,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自然演进,也可能标志着对当前「大力出奇迹」方法的根本性质疑。
近年来,视觉语言基础模型(Vision Language Models, VLMs)大放异彩,在多模态理解和推理上展现出了超强能力。现在,更加酷炫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s, VLAs)来了!通过为 VLMs 加上动作预测模块,VLAs 不仅能 “看” 懂和 “说” 清,还能 “动” 起来,为机器人领域开启了新玩法!
量化是使AI模型更高效的最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但它存在局限性——并且业界可能很快就会碰到这些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