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资讯新闻榜单内容搜索-训练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搜索: 训练
图像编辑太慢太粗糙?全新开源自回归模型实现精准秒级修改 | 智象未来

图像编辑太慢太粗糙?全新开源自回归模型实现精准秒级修改 | 智象未来

图像编辑太慢太粗糙?全新开源自回归模型实现精准秒级修改 | 智象未来

AI图像编辑技术发展迅猛,扩散模型凭借强大的生成能力,成为行业主流。 但这类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始终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只想修改一个细节,系统也可能影响到整个画面;二是生成速度缓慢,难以满足实时交互的需求。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968 点击    2025-09-03 10:56
性能逼近闭源最强,通义实验室开源Mobile-Agent-v3刷新10项GUI基准SOTA

性能逼近闭源最强,通义实验室开源Mobile-Agent-v3刷新10项GUI基准SOTA

性能逼近闭源最强,通义实验室开源Mobile-Agent-v3刷新10项GUI基准SOTA

覆盖桌面、移动和 Web,7B 模型超越同类开源选手,32B 模型挑战 GPT-4o 与 Claude 3.7,通义实验室全新 Mobile-Agent-v3 现已开源。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852 点击    2025-09-03 10:47
无惧AI失业潮的「铁饭碗」,微软揭秘了!能干到退休

无惧AI失业潮的「铁饭碗」,微软揭秘了!能干到退休

无惧AI失业潮的「铁饭碗」,微软揭秘了!能干到退休

22-25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业率同比已经下降了13%,AI带来的就业冲击愈发严峻。一些老板们也开始冻结招聘,将AI能力不足的求职者直接拒之门外。AI造就的新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哪些岗位是很难被AI取代的呢?

来自主题: AI资讯
8734 点击    2025-09-03 10:29
“FP8 精度”如何赋能国产AI?

“FP8 精度”如何赋能国产AI?

“FP8 精度”如何赋能国产AI?

当前AI大模型(LLM)训练与推理对算力的巨大需求,以及传统计算精度(如FP16/BF16)面临的功耗、内存带宽和计算效率瓶颈。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774 点击    2025-09-02 12:47
DeepSeek、GPT-5都在尝试的快慢思考切换,有了更智能版本,还是多模态

DeepSeek、GPT-5都在尝试的快慢思考切换,有了更智能版本,还是多模态

DeepSeek、GPT-5都在尝试的快慢思考切换,有了更智能版本,还是多模态

当前,业界顶尖的大模型正竞相挑战“过度思考”的难题,即无论问题简单与否,它们都采用 “always-on thinking” 的详细推理模式。无论是像 DeepSeek-V3.1 这种依赖混合推理架构提供需用户“手动”介入的快慢思考切换,还是如 GPT-5 那样通过依赖庞大而高成本的“专家路由”机制提供的自适应思考切换。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763 点击    2025-09-02 12:27
Nano Banana为什么能秒杀GPT-4o成为新晋AI图像王者?创始人下场解答

Nano Banana为什么能秒杀GPT-4o成为新晋AI图像王者?创始人下场解答

Nano Banana为什么能秒杀GPT-4o成为新晋AI图像王者?创始人下场解答

GPT-4o发布才过去半年,Nano Banana这种「下一代」的生图模型就出来了。 这难道是AI界的摩尔定律?不敢想再过半年后,会是什么样的「魔鬼级」生图模型来屠Nano Banana

来自主题: AI资讯
7419 点击    2025-09-02 12:10
深度|a16z对谈SemiAnalysis创始人:AI真正的天花板不是芯片,而是电网,美国缺电,而中国缺效率

深度|a16z对谈SemiAnalysis创始人:AI真正的天花板不是芯片,而是电网,美国缺电,而中国缺效率

深度|a16z对谈SemiAnalysis创始人:AI真正的天花板不是芯片,而是电网,美国缺电,而中国缺效率

这期对话把火力对准了一个不体面的真相:更聪明的“路由”和更苛刻的“成本”正重写 AI 商业化的脚本。

来自主题: AI资讯
7131 点击    2025-09-02 11:50
苹果最新模型,5年前的iPhone能跑

苹果最新模型,5年前的iPhone能跑

苹果最新模型,5年前的iPhone能跑

智东西9月1日消息,苹果又公布了大模型研发新进展! 8月28日,苹果在arXiv发布新论文,介绍新一代多模态基础模型MobileCLIP2及其背后的多模态强化训练机制,同天在GitHub、Hugging Face上开源了模型的预训练权重和数据生成代码。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330 点击    2025-09-02 11:04
Nano-Banana 核心团队首次揭秘,全球最火的 AI 生图工具是怎么打造的

Nano-Banana 核心团队首次揭秘,全球最火的 AI 生图工具是怎么打造的

Nano-Banana 核心团队首次揭秘,全球最火的 AI 生图工具是怎么打造的

在图像生成上,Google 其实已经有 Imagen 4 这样的文生图模型,为什么 nano banana 最后还是由 Google 带来的?但这确实不是偶然或者瞎猜的,nano banana 是结合了 Google 多个团队的项目成果。首先就是 Gemini 强大的世界知识与指令遵循能力,其次就是 Google 内部顶尖文生图模型 Imagen,所提供的极致图像美学与自然度追求。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498 点击    2025-09-02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