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7647点击    2025-07-14 15:50

家人们,先来开个脑洞:


一款功能贼复杂、UI 巨精美的 macOS 应用,从一个空文件夹到上架 App Store,只花了一周。


这个项目总代码量超过 2 万行,95% 是 AI 写的。


这是不是听起来像某书上哪个人编的爽文?


但这确实是来自一位资深 Mac 开发者的亲身经历,刷新了我们对 AI 编程能力的上限。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这位开发者名叫 Indragie Karunaratne,从 2008 年开始就开始搞 Mac 软件开发。


最近,他用 AI 编程工具 Claude Code,从零撸了个叫“Context”的 App,并且都上架了。最后统计发现,他自己手写的代码,竟然不到 1000 行,95% 的开发工作,都是 Claude Code 完成的。


“整个过程几乎没怎么写代码,反而像是在给一个特别聪明的远程实习生发指令。”


听起来挺暴力的,Indragie 把整个过程写成了博客,直接在开发者圈子里炸了锅。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他摸索出了一套“人机协作”的教科书式开发教程,教大家如何把“代码工具”调教成一个能扛起整个项目的“主力”,人全程只需要负责动嘴和审查。


下面一起看看他完整的开发历程,包括如何选择工具,这些工具的优缺点,以及最重要的,你该如何利用它们,最大限度地提升代码产出质量,特别是当你也想构建一款原生应用时。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AI 编程,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这个“Context”的 App,是一款用于调试 MCP 服务器的原生 macOS 应用,基于苹果的 SwiftUI 框架。


作者 Indragie 察觉到目前构建和测试 MCP 服务器的体验相当繁琐,所以想要尝试构建一个原生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Context”便诞生了。


Indragie 摸索出的这套工作流,核心思想就是是:人类负责思考和决策,AI 负责执行和试错。


Indragie 只下达指令,不纠结代码细节;Claude 会根据指令,迅速生成一整块、甚至一整个文件的代码。Indragie 拿到代码后,几乎不审查逻辑。他只做一件事——全选、复制、粘贴到 Xcode 里,然后“编译”。Indragie 再把所有错误日志,原封不动地再“甩”回给 Claude。Claude 立刻理解错误道歉,然后提供修复后的新版本代码。


“下指令 -> AI 编码 -> 运行 -> 甩回错误 -> AI 修复”的循环,是整个项目的推进主轴。


Indragie 也给出了最直接的评价:


搭载了最新 Sonnet 4 和 Opus 4 模型的 Claude Code,代码能力极为出色。虽不及“顶尖 1%”的人类程序员,但其输出质量已“明显高于普通开发者”。


面对一个功能需求,Claude 能做到的事情,几乎覆盖了开发的完整闭环:


  • 阅读理解: 自主定位并阅读项目源码,理解相关上下文和代码风格。
  • 学习消化: “喂”给它外部文档或 API 规范,它能自己啃下来。
  • 代码生成: 根据需求实现功能,生成配套的测试用例。
  • 构建测试: 自主编译程序、运行测试。
  • 自主修复: 遇到编译错误或测试失败能像人一样反复迭代、尝试修复,直到通过。
  • 视觉调试: 通过分析截图或控制台日志,来定位并修复 Bug。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AI 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能自主迭代,人类最大的功能是给 AI 建立反馈闭环。


最让 Indragie 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完成这一切所花的时间,仅仅是人类开发者的一小部分:


“这就像让一个对项目零背景的新员工,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整交付一个功能。”


一句“Make it more beautiful” 就能让 UI 升级


作者选择了最新的技术栈:Swift 6.1 和 SwiftUI。想看看在训练数据远少于 Python 或 JavaScript 的情况下,Claude 写 Swift 代码的表现如何。


好消息是,Claude 能胜任 Swift 5.5 之前的大部分语言特性。


但对于之后引入的 Swift Concurrency(并发),它就有点抓瞎,比如会固执地用老 API,或者第一次写的 UI 丑得不忍直视。


但好消息是,它的学习和纠错能力极强。你只需提点几句,经过几次迭代,它就能写出设计精良的现代化代码。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更惊人的是,它甚至在遇到 Swift 编译器那个著名的“类型检查超时”错误后:


The compiler is unable to type-check this expression in reasonable time


能够自主将复杂代码重构成了更小的部分,在不破坏原有逻辑的前提下,完美解决问题。


提升产出的核心:上下文工程


此外,Indragie 发现,AI 越聪明,瓶颈就越不是“怎么问”,而是“它能记住多少”。“上下文窗口”是有限的,高效利用这有限的“记忆”,才是关键。


他总结了三个核心技巧:


1. “预激活”(Priming):先让 AI 学习,再让 AI 工作


别直接派活!


在让 AI 开始工作前,先让它“预热”——阅读额外的上下文,以提高输出质量。比如,先抛给它这样的指令:


“阅读 文件A.swift, 文件B.swift这篇网页上的文档,然后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它会先去阅读和学习,这个“总结”的动作能强迫它思考,并将关键信息保留在上下文中,对后续任务的质量有极大提升。


Claude 还会贴心地显示剩余上下文容量的提示条,当 token 耗尽时系统会启动"对话压缩"机制。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2. 强制让 AI“深度思考”(Ultrathink)


Claude 有时会跳过充分思考,直接“莽”上去写代码,结果自然不理想。


Indragie 发现,Claude 有一个“隐藏技能”,你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让它进行更深度的思考。这些关键词是:think < think hard < think harder < ultrathink


ultrathink 会消耗最多的 Token,但能产出最好的结果。在指令中加入这个词,它会先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而不是直接动手写代码,这能有效避免走弯路。


3. 给 AI 清晰的“需求文档”


“一句话造应用”的梦还没照进现实。想让 AI 构建真正可用的复杂功能,前提是你能给一份清晰的需求文档。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花点时间把想法写清楚,绝对比后面花大把时间调试它写的烂代码要划算得多。”


垃圾进,垃圾出,这铁律在 AI 时代依然有效。


建立反馈循环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与 AI 相处的技巧,那下面这点,则是 Claude 最让 Indragie 震撼的“执行”能力。


它能够独立驱动一个“构建 -> 测试 -> 修复”的反馈循环。


这意味着,AI 可以自主地完成一个迭代周期:


全自动能力:


  • 构建 (Build): Claude 能直接运行 swift build 来编译 Swift 包。对于复杂的 macOS 应用,开发者需要预先配置好 xcodebuild 等工具,AI 可以调用这些工具。
  • 测试 (Test): 同样,它可以自主执行 swift test 来运行单元测试。


半自动化能力:


  • 收集、修复 Bug: AI 知道通过日志进行调试,但它无法自行操作应用界面来复现一个特定的 Bug。因此,开发者需要手动操作应用,并将相关的控制台日志或错误信息粘贴给 AI,AI 才能进行分析和修复。
  • 修复 UI 问题(迭代): 对于 UI 的调整,也需要开发者先将应用运行到需要修改的界面,然后提供截图给 Claude。开发者通过在截图上标记或用文字描述,来指导 AI 进行界面元素的调整和优化。


让杂活变得“免费”


除了核心编码,AI 在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杂活上,同样表现惊人。


  • 秒级生成模拟数据:手动创建高质量的模拟数据(Mock Data)足以扼杀许多 UI 探索的灵感。而 Claude 能在几秒内生成以假乱真的数据,让他能快速迭代 UI 原型。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 “免费”的自动化发布流:对独立开发者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打包发布。代码签名、软件公证、生成更新日志、上传版本…一套流程下来,身心俱疲。过去 Indragie 只能勉强拼凑一个简陋脚本,而这次,他通过与 Claude 迭代,生成了一个近 2000 行的 Python 发布脚本。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这个脚本功能全面、界面美观,能自动完成从生成更新日志到打包签名、发布到 GitHub、上传调试符号等所有繁琐工作。这个过去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任务,现在成了“一次点击,喝杯咖啡”的享受 ~


结语


Indragie 算了一笔账:AI 带来了“每天凭空多出 5 个小时”的感觉,让他重新找回了将项目打磨并成功发布的掌控感和乐趣。


获得这种开发“超能力”的代价呢?仅仅是每月 200 美元。。。


Indragie 的实践并非个例。


最近,Reddit 上一个热帖《开发工作即将迎来彻底变革,而没有人做好准备》也引发了热议。发帖者激动地宣称,AI 让他一周内完成了拖延十年的项目。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当然,评论区的反响并非一边倒的赞歌。许多开发者在肯定 AI 潜力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AI 生成的代码依然存在大量冗余,上下文管理仍是巨大挑战,离真正高质量、可维护的大规模生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这让网友们联想起了传奇程序员肯特·贝克(Kent Beck)的观点。


2万行代码,Claude Code完成95%!一位独立开发者发布APP的实录


“你 90% 的编码技巧正在迅速贬值,但你 10% 的架构远见、设计品味和复杂性管理能力,正被放大 1000 倍。”


这一点,奶茶我是非常认同的!


人类程序员的价值正在从“如何写”,转移到“写什么”和“为何写”。


所以,朋友们,真正的问题已经不是“AI 会替代我吗?”,也不是“我该去学哪门新语言?”。


而是:


你那 10% 不可替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以及,你准备好如何用 AI,将它放大 1000 倍了吗?


文章来自于“夕小瑶科技说”,作者“付奶茶”。

关键词: AI , Claude Code , claude , AI编程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AI工作流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