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到底有多强大?Anthropic产品经理亲自为你讲述Claude Code究竟带来了怎样的AI开发范式革命,让你一人成军!
开发者的世界,正在被一款工具彻底重塑。
它不是IDE,不是GitHub Copilot,而是Anthropic的Claude Code。
我们见证了一个史诗级的时刻——Claude Code迭代到SDK层面,AI Agent开发彻底进入快车道!
在最近和主持人Alex Albert的访谈中,Catherine Wu做了Claude Code的台前幕后大揭秘。
Catherine Wu,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目前她在Anthropic全面领导Claude Code的产品工作
主持人Alex开门见山:「我几乎每次打开Claude Code,都能看到新东西。新的命令,新的功能,新的小工具。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种迭代速度的?」
Cat笑着说:
Claude Code的团队,几乎每个人都是产品思维极强的工程师。
我们不写长篇大论的产品文档,而是直接用Claude Code来原型化。
在她的叙述里,Claude Code的内部节奏仔细想想其实堪称残酷:
工程师自己想要一个功能,就直接造出来。
造出来之后,立刻推送给内部员工——他们在Anthropic内部被称作「Ants」。
如果「Ants」们蜂拥而上,用得不亦乐乎,那几乎就是「可以直接上线」的信号。
如果没人用呢?那就推倒重来。
这种循环,Anthropic内部有个专门的说法:「dogfooding」。
在Cat看来,Claude Code迭代飞快的秘诀就在这里——真实场景的自我打磨。
Alex继续追问:
除了疯狂的迭代,我听说过一个现象——multi-Clauding。
有人居然一口气开六个Claude?这是真的么?
Cat点点头:「不仅是真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还要常见。」
画面是这样的:
一位开发者电脑上同时开着六个终端,每个终端都是一个Claude Code会话。
第一个Claude,只回答问题,不改动代码;
第二个Claude,专门在repo里写代码;
第三个Claude,跑在一个Git分支上做实验;
第四个Claude,盯着日志;
第五个Claude,负责写测试;
第六个Claude,追着Bug满地跑。
这一幕,看上去就像开发者在指挥六个远程实习生。
区别在于,这些「实习生」不会喊累,不会摸鱼,也不用下班。
Cat说,「最神奇的是,他们之间甚至可以互不干扰。你完全可以把不同的Claude当成不同的角色,分工协作」。
multi-Clauding的背后,也折射出不同规模公司的差异。
在小公司,工程师们人手紧张,但需求永远堆成山。于是他们干脆开足马力:
Claude开着「auto-accept模式」,自动修改代码、自动提交,不需要人类一条一条点确认。
一位初创公司创始人甚至说:
我只要在关键节点给点反馈,剩下的时间Claude自己干活。
就像我突然多了三个工程师,却一分钱都不用付工资。
但在大公司,情况不同。
大企业的工程师们,最喜欢的是「plan mode」。
Claude会先扫描整个代码库,理解架构,拟定一份详细的工程方案,然后再去修改。
在Cat看来,「小公司追求的是速度,大公司追求的是稳健。Claude Code同时满足了这两种需求」。
从极客花招到主流趋势
最初,Anthropic内部也以为multi-Clauding只是少数极客的玩法。
毕竟,谁会真的愿意在一台电脑里开六个Claude?
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主动采用这种模式。
他们把Claude Code当成一个「可复制的工程师」,像组建团队一样,开出多个实例,让他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
Cat承认:「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惊喜。原本以为是个小众爱好,结果成了主流趋势。」
这也让Anthropic内部开始重新思考:
Claude Code变成了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无限复制和扩展的「数字开发团队」。
Alex忍不住好奇:
「当工程师们在定制Claude Code的时候,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是造出新的小Agent吗?是造出新的小Agent吗?还是写配置文件?」
Cat立刻给出答案:「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写CLAUDE.md」。
这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Claude Code的「记忆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团队会告诉Claude:
Cat说:
CLAUDE.md写得越好,Claude的输出就越精准。
很多团队后来发现,这是最值回票价的投资。
除了记忆文件,开发者们还有两大武器:
第一,Slash命令。
把常用的Prompt写成命令,就像给Claude装上快捷键。
更妙的是,你可以把这些命令提交到repo里,整个团队都能用。
第二,Hooks。
想在commit之前自动跑lints?写一个hook。
想Claude完成任务后自动发Slack通知?再写一个hook。
Cat笑着说:
其实Slack提醒就是我们最早做hook的灵感来源。
有人真的需要Claude干完活喊一声:我搞定了!
Alex顺势追问,「Claude Code SDK呢?我听说很多人已经用它来造自己的Agent了」。
对此,Cat做了一个形象比喻,「SDK就是一座Agent工厂」。
它提供了所有核心构件:
换句话说,你不用再操心底层循环,而是可以直接在SDK上加上自己的「特殊配方」。
举个例子,Anthropic在GitHub上开源的Claude Code集成,就是完全基于SDK做的。
开发者们已经用它造出了安全Agent、SRE Agent、事故响应Agent、法律Agent、公司合规Agent等。
这让她下了一个更大胆的结论:
Claude Code已经不只是一个开发工具,而是一套通用的Agent开发框架。
更让人惊喜的是,SDK里的功能全都像乐高一样,可拆可拼。
Cat表示,这是他们最兴奋的地方。
开发者可以像组装积木一样,挑选自己需要的功能。
Claude Code里好用的东西,都会在SDK里开箱即用。
他们花了一整年打磨这个框架,它就是Claude Code本身的运行内核。
用SDK,半小时你就能跑起来一个强大的Agent。这是目前最快的原型路径。
在访谈的尾声,Alex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自己平时用Claude Code,有什么心得能分享给开发者?」
Cat的回答干脆利落:「不要把Claude当作魔法,而是与它平等沟通。」
她解释道,「很多人以为prompt是某种黑科技,其实不然。Claude就像一个团队里的工程师」。你必须清晰地告诉它:
只要沟通清楚,Claude要么直接完成,要么会坦率告诉你「做不到,并给你备选方案」。
Cat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技巧:如果Claude做了奇怪的事,不要急着生气。
直接问它:你为什么这么做?
Claude往往会回答:
因为我在CLAUDE.md里看到某条信息。
因为我读到某个文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等于开发者可以把和Claude的对话,当成debug的一部分。
Cat笑称:
这就是用Claude来debug Claude。
就像你和人类同事pair programming时,会问一句: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Claude也会给出理由。
访谈结束时,Alex感叹:「用Claude Code debug Claude Code,这真是我听过最有意思的循环。」
而Cat认真地回应:「Claude Code不只是在帮工程师写代码,它正在重塑工程师这个职业本身。」
这是一个史诗级的拐点。
回顾Claude Code的整个发展路径:
Claude Code不再只是工具,它是下一代开发范式的雏形。
当你能同时「雇佣」六个Claude、随手定制一个安全Agent,用SDK在极短时间内搭出一个全能AI助手时:
开发的未来,已经完全不同。
Claude Code,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角。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QJvGjlgVM&ab_channel=Anthropic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