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us跑路了吗?
Manus跑路了吗?Manus,真的从国内撤了?4个月前一夜蹿红起飞的AI Agent产品Manus,刚被曝出背后公司一举裁掉国内七成团队。事实上,Manus总部已在5月搬到了新加坡,国内员工何去何从?现在答案终于落定,一言以蔽之:大刀阔斧地裁员。
Manus,真的从国内撤了?4个月前一夜蹿红起飞的AI Agent产品Manus,刚被曝出背后公司一举裁掉国内七成团队。事实上,Manus总部已在5月搬到了新加坡,国内员工何去何从?现在答案终于落定,一言以蔽之:大刀阔斧地裁员。
斯克憋了快半年,终于把 Grok 4 端上了台面。这一次,他的口气依旧不小。早在发布会前就放出狠话,声称 Grok 4 要「重写人类知识库」。等到了发布会上,马斯克再次强调 Grok 4 是目前世界上最聪明的 AI。
硅谷又一位华人AI巨星出世!他就是前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2亿美金薪酬包直接把库克年薪甩在身后。这个薪酬,是苹果给不起的。毕竟,CEO库克的年薪也才7460万美元。
说实话,看到这个项目估值接近 1 亿美金的时候,我有点震惊。这是最近海内外都很火的一款 AI 工具,Same.new。上线 8 周,就吸引了 35 万用户,年化收入做到 200 万美元。创始团队和 Same.new 的产品数据一样叛逆,3 个辍学的大学生,平均年龄 21。
蓝鲸科技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前月之暗面核心产品负责人明超平AI编程项目“新言意码”新一轮融资估值数亿美金,红杉中国参与投资。相较上一轮估值翻了两倍以上。
大家都还记得 00 后韩裔小孩哥三个月前创办的初创公司 Cluely 吗?这家公司凭借极具争议性的口号和病毒式的营销,成为了硅谷最受关注的初创公司之一。
图片也能开口说话了!昨晚,谷歌Veo 3全新升级,上传一张照片即可生成音频和视频,角色一致性更是达到新高度。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Cursor、v0、Perplexity、Lovable、Bold 这些服务数百万用户的顶级 AI agent 产品,竟然都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它们全部都不是基于任何 AI 框架构建的。
2018 年,十方融海旗下的梨花教育观察到了中老年人群体在自我成长、兴趣爱好培养上的精神刚需,发掘了银发教育的蓝海,并以声音培训为切入点,陆续开发了声乐、书法、游学等多个品类的课程产品,SKU 现已超 100 个,服务了超 1800 万用户,仅 2024 年一年,就有超 425 万用户参与在线学习。
只是因为提问时多打了一个空格,患者就被ChatGPT误导不要就医?MIT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患者跟AI沟通的时候,消息中包含拼写错误或者大白话,它更有可能建议你不要看医生。
最近一直在测试大模型来做生物信息,效果还可以,主要使用gemini cli,由于一直还有机会用上claude code,所以只能通过cursor来使用claude 4,这次内容我们来测试一下claud4的生物信息能力。
在AI教育之前,教育行业已经历过多轮技术驱动的变革,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创新是在线教育。此前在线教育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与教育产业变革交织的缩影。
科学,真的在以它应有的速度不断进步吗? 一位顶尖的医学研究者,毕生致力于攻克癌症,他距离最终的答案或许只差一步。然而,那关键的一步,并非藏匿于医学典籍,而是隐藏在另一门看似毫不相干的学科——材料科学的最新突破之中。
谷歌上线AI摘要功能,表面上让搜索更高效,背后却在悄悄摧毁互联网的根基!网站流量断崖式下跌,内容创作者被「白嫖」,得不到回报。一场由AI引发的互联网生态危机,正在逼近。
暑假将至,很多家庭开始给孩子选择辅导班。然而,传统辅导班的弊端让人为难。
最近,Dify 的迭代非常之频繁,继 6 月 25 日发布 1.5.0 版本之后,7 月 2 日又迅速推出了 1.5.1 版本。从 1.4.x 开始,我几乎每个版本发布时都会第一时间尝试升级。社区一如既往地活跃,大家遇到 bug 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官方团队也会及时记录并处理。
这不只是一次产品发布,更是数字办公从「AI ready」走向「AI 真正落地」的时刻。
2025 年,大模型又一次刷新了人类的认知边界,AI 模拟高考成绩大幅跃升,已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但另一方面,这也让人感到些许焦虑。
如果你想知道当自己不再是顶级智慧生物时,生活是什么样子,就去问问一只鸡吧。
AI辅助的中国论文工厂正利用美国NHANES公共数据库大规模生产垃圾论文。这些论文研究单一变量与疾病关联,高度重复且方法雷同,数据疑被操纵,结果常假阳性。
总部位于洛杉矶的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初创公司Moonvalley 团队认为,仅靠文本提示无法完成电影制作。
在AI席卷下,CS专业不再是稳定职业保障。Y Combinator的圆桌探讨揭示,面对颠倒的时代,无论大学生还是在职者,都需思考:在AI时代,什么能力最重要,以及如何选择?
我们先给不知道剧情的朋友回归一下事件事件线:2025年6月30日,华为宣布开源盘古7B稠密和72B混合专家模型。然而发布会后,网络上出现华为盘古大模型抄袭的言论。7月5日,诺亚方舟实验室发布《关于盘古大模型开源代码相关讨论的声明》。本以为官方已经出来站台,这件事到此为止。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法国AI初创公司 Mistral 正在与多方洽谈新一轮融资,金额可能高达10亿美元。本轮融资将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方包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 MGX。
今日,昆仑万维重磅开源多模态推理模型Skywork-R1V 3.0,这是其迄今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参数规模为38B,在多个多模态推理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开源最佳(SOTA)性能。
Cluely 和 Roy Lee,想必大家对这两个名字已经不陌生了。
2025 年已经过半, 文本生成大模型是否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OpenAI 完全不重视 API 市场? Grok3 根本没人用? 「大模型战」未来的走向如何?
AI 助手,向着「低调实用」方向发展。几周前,我为了一份行业深度文章的撰写,在堆积如山的数据分析文件和浏览器标签页中挣扎了整整两天。
今天,飞书终于又开了一年一次的飞书大会。 作为飞书的深度用户和老基友,我自然是也来到了现场。
智元一夜改写了具身智能发展路径和格局。没错,就是稚晖君联合创办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最新完成了一次轰动外界的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