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和海外游戏发力,腾讯重回 7000 亿美金
AI 和海外游戏发力,腾讯重回 7000 亿美金今年上半年,围绕 AI 的讨论,正在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技术如何赚钱」。 当「模型参数」竞赛和「能力演示」热潮逐渐褪去,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都开始更严苛地审视 AI 投入的真实回报。
今年上半年,围绕 AI 的讨论,正在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技术如何赚钱」。 当「模型参数」竞赛和「能力演示」热潮逐渐褪去,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都开始更严苛地审视 AI 投入的真实回报。
以前创投圈有句名言,叫VC/PE的尽头是放贷。这背后的逻辑非常朴素:无论任何产业都需要金融支持,而贷款是最直接、最明码标价的金融工具;与此同时,贷款又是金融服务中最依赖人力、最陈旧、最碎片化的领域之一,目前大多数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仍然依赖孤立的系统、耗费大量人力的流程以及被动的合规方法。
AI Coding背后的争议,正在升级。 有人说它是写代码的“自动驾驶”,有人说只是个“聪明的实习生”;有人觉得它能让0基础小白一键出成果,有人则坚持它应该精准到不改一行多余的代码。
假如你还没有尝试用AI来提升效率,那一定要抽点时间来研究下,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你用过,但觉得AI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不妨看看今天的文章,或许能帮助你更得心应手的驾驭AI。
从 AI 教育、AI 游戏,到具身智能、AI玩具,甚至是生命科学等行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 AI 工具落地的可能性。
Token危机真的要解除了吗? 最新研究发现,在token数量受限的情况下,扩散语言模型的数据潜力可达自回归模型的三倍多。
你搜索"铯原子有多少个质子"时,Google一分钱都赚不到。但当你搜索"最好的网球拍"时,它就开始印钞票了。这种不对称性定义了整个搜索经济的本质。现在,随着AI的崛起,这个平衡正在被彻底打破。
最近体验了一个 AI 工具的内测版本,确实跟之前见到的AI产品不太一样。 它做的事情是:一句话,生成一个完整可玩的3D游戏。
Notion 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在产品内落地 AI 的公司了。 2023 年 2 月就上线了 Notion AI,甚至早于 GPT-4 的发布。后续又陆续了发布了 Q&A 、Meeting Notes、企业搜索、AI for Work 等功能。
相信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和发票打过交道,有不少人都体验过报销时整理票据的烦恼。
2025年被视为 AI Agent元年,各家科技巨头也纷纷出手,谁都不想错失这个火热的赛道。
年初,DeepSeek 前脚带来模型在推理能力上的大幅提升,Manus 后脚就在全球范围内描绘了一幅通用 Agent 的蓝图。新的范本里,Agent 不再止步于答疑解惑的「镶边」角色,开始变得主动,拆解分析需求、调用工具、执行任务,最终解决问题……
当AI竞赛进入深水区,一批新物种企业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他们手握AI「通关密码」,在游戏、具身智能、可穿戴等赛道上跑出了光速增长曲线。更劲爆的是,百度智能云还甩出了亿级算力补贴福利包。
前些天,OpenAI 少见地 Open 了一回,发布了两个推理模型 gpt-oss-120b 和 gpt-oss-20b。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kool荣登2025年度“Inc. 5000”榜单榜首,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私营企业。
我最近深入研究了一家名为 StackOne 的伦敦创业公司,他们刚刚完成了由 GV(Google Ventures)领投的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融资消息,而是整个企业软件生态系统即将迎来根本性变革的信号。
好家伙,AI领域独角兽,已经高达498家。 其中100家是在2023年成立,到现在也不到2年。 它们的总估值达到了恐怖的27000亿美元,已经超过谷歌24400亿美元市值。
一面是Meta豪掷143亿美元下注Scale AI,一面是OpenAI紧急切断合作——当全球目光聚焦硅谷之时,一家藏身首尔的初创公司悄然撕开了AI安全市场的裂口。
最近 AI 界的大新闻是 GPT-5 和谷歌的世界模型 Genie 3。然而,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微软悄悄把 Edge 进化成了了 AI 浏览器。
马斯克宣布旗下公司取消「研究员」头衔,强调「工程师」的重要性,掀起与AI先驱LeCun关于研究与工程本质区别的激烈争论,引发业界对科技创新与组织管理战略的深入思考。
制作一个视频需要几步?可以简单概括为:拍摄 + 配音 + 剪辑。 还记得 veo3 发布时引起的轰动吗?「音画同步」功能的革命性直接把其他视频生成模型按在地上摩擦,拍摄 + 配音 + 粗剪一键搞定。
随着AI时代的到来,上一代取得巨大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在紧密地结合大模型的能力,为用户提供焕然一新的服务和产品体验。这其中,部分产品走在了变革前沿,不仅利用大模型完成了产品重塑,还借助AI开启了产品的第二增长曲线。
AI应用又爆出大冷门事件。 成立仅三年的AI初创公司Perplexity正式向谷歌发出收购要约,计划以345亿美元全现金形式收购Chrome浏览器业务。
战火升级!马斯克还在X上和奥特曼口水战,奥特曼反手就密谋支持一家脑机接口公司,与马斯克的Neuralink正面对决。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科技战争,已经从AI蔓延到了你的大脑!
GUI 智能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有望彻底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然而,这一领域的进展正面临瓶颈:现有数据集大多聚焦于 10 步以内的短程交互,且仅验证最终结果,无法有效评估和训练智能体在真实世界中的长时程规划与执行能力。
首次实现“训练-推理不对称”,字节团队提出全新的语言模型训练方法:Post-Completion Learning (PCL)。 在训练时让模型对自己的输出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估,推理时却仅输出答案,将反思能力完全内化。
危险!ChatGPT存在“零点击攻击”安全问题。 用户无需点击,攻击者也能从ChatGPT连接的第三方应用窃取敏感数据,甚至窃取API密钥。
一场创业公司对大厂产品的反向收购,罕见地发生在了AI搜索战场。 2025年8月12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AI搜索领域的“顶流”初创公司Perplexity,正在计划全现金收购谷歌的Chrome浏览器,报价高达345亿美元。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AI领域尤其如此。当行业热议大模型走向时,商汤早已锚定「多模态通用智能」——这是商汤以深厚研究积累和实践反复验证的可行路径。今天,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家林达华特别撰写的万字深度长文正式发布。文章剖析了商汤为何将「多模态通用智能」视为技术战略的核心引擎,也探索性阐释了在组织及战略层面的诸多思考。通往AGI的拼图中,多模态是缺一不可的基石。
具身智能,成了这个夏天最炙手可热的创业赛道。 量子位独家获悉,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刚刚创办了一家具身智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