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总下最近关于 GPT-5 的信息(泄露版)
汇总下最近关于 GPT-5 的信息(泄露版)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 AI 圈像是压着一口锅,所有人都在等一样东西出来。 GPT-5。 不管你是不是 AI 行业的人,这几个字现在都开始有点玄学意味了。只能说 Sam Altman 能不能别在营销上整手段了。跟个搞预告片的导演似的,一边说“我们很快发布”,一边在播客里自爆“GPT-5 的推理速度快得让人害怕”,然后又补一句:“我们会慎重推出”。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 AI 圈像是压着一口锅,所有人都在等一样东西出来。 GPT-5。 不管你是不是 AI 行业的人,这几个字现在都开始有点玄学意味了。只能说 Sam Altman 能不能别在营销上整手段了。跟个搞预告片的导演似的,一边说“我们很快发布”,一边在播客里自爆“GPT-5 的推理速度快得让人害怕”,然后又补一句:“我们会慎重推出”。
在旧金山,一波00后群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AI赛道。他们从MIT、斯坦福果断辍学,扔掉名校光环,带着激情创办AI公司并拿下巨额融资。这帮Z世代CEO们用实力喊话,年龄不是桎梏。
成立仅一年的初创公司Reflection AI 正洽谈融资逾 10 亿美元,用于开发开源大语言模型,与中国深度求索(DeepSeek)、法国 Mistral 及美国 Meta 等企业展开竞争。
就在前几天,OpenAI 又搞了个大动作。 他们要在德州阿比林,新增 4.5GW 的电力接入,并且已经和 Oracle 签好了合同。
当所有人都在用AI提升效率,她却想用AI留住情感。
据申妈朋友圈报道,原阿里通义千问语音团队负责人、前腾讯AI Lab副主任鄢志杰,已于近期正式加盟京东探索研究院
睡不着?用AI给你讲个“麦康纳版”童话吧|Calm助眠神器测评
万众期待的GPT-5并未发布,OpenAI反而在ChatGPT周活用户突破七亿之际,公布了「防沉迷」新理念。这体现了其「助你成事」的核心目标:衡量成功的标准并非用户停留时长,而是问题是否被高效解决。
还在为复杂的 AI 编程工具定价而头疼吗?想象一下,你每月为 Cursor 付费 20 美元,却在输入三个提示后就遭遇速率限制,或者突然发现"无限使用"的套餐增加了额外费用。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 AI 编程工具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问题。就在开发者们抱怨这些"阴暗"和"模糊"的定价策略时,一家名为 Cline 的开源 AI 编程公司却逆势而上,刚刚完成了 3200 万美元的种子轮和 A 轮融资。
2024年5月,英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ve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的C轮融资,这不仅成为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单笔融资,同时也是欧洲人工智能公司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投资之一。